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轻度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多能源动力总成提出了基于模式划分的控制策略,并以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为控制目标,进行了能量优化分配算法的研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总成控制器模型,并与Cruise软件结合,进行了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在维持原有动力性的条件下,提高燃油经济性并降低排放.  相似文献   
2.
基于"6 Sigma"理论的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策略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电混合电动汽车中影响功率型铅酸电池循环寿命的主要参数,结合制定的“功率跟随式 开关式”的基本控制策略,利用“6 S igm a”严谨、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数据为依据,提高电池寿命为开发目标,对基本控制策略进行开发。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整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较之传统车得到明显提高,电池工作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为电池寿命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EQ6110并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动力总成系统结构和控制系统的分析,研制开发了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的动力总成控制器设计开发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详细介绍了动力总成各个部件仿真模型的建立,包括发动机模型、电机模型、动力电池模型以及传动系统模型等;通过Matlab/Simulink的建模,运用dSPACE实时计算系统成功地构建了PHEV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最后进行了PHEV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的测试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计及行驶工况影响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小行驶工况波动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引入行驶工况比例系数。应用遗传优化算法,以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为优化目标,在不同比例系数的行驶工况下对控制策略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总结了行驶工况比例系数与控制策略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行驶工况的比例系数进行识别,建立了一个计及行驶工况影响的混合动力汽车智能控制策略。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减小了行驶工况波动对电动汽车性能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都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  相似文献   
5.
对《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 2 0 99所推荐的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进行研究后 ,发现《规程》所推荐的公式是一极值函数 ,意味着该公式的应用只有在界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进而通过相关量分析 ,提出了界限含水层概念 ,继而通过拟合得出了界限含水层的计算方法 ,并提出了在厚有限含水层中结合札马林公式进行井点水力计算的方法与适用性条件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dSPACE数字信号处理与应用系统,通过运用快速控制原型技术(RCP)对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单元选择3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进行了实时仿真和系统台架试验.应用快速原型控制技术的仿真分析与台架试验表明,在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中,采用兼顾电池充电安全与系统能量需求的控制策略比功率跟随型和能量补偿型更适合实际系统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深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分析了传统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的缺陷。通过对基坑底隔水层抗承压水破坏机理和模式的分析,利用力学原理和三轴试验原理推导了对判断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判别的简化公式。最后将成果应用到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工程中。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靠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吹填围堰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对吹填围堰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吹填技术在实际工程中亟待解决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采用土钉技术、挂网喷浆的边坡支护结构的机理、设计计算、施工工序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用于控制仿真分析的天然气发动机动态模型 ;利用所建立的动态模型 ,进行了天然气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的动态仿真 ,分别采用PID控制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进行控制 ,并对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 ,比较分析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在空燃比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