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银芝  卢春阳  吴宇  杨志刚 《汽车工程》2018,(10):1179-1184
本文中通过整车气动声学风洞试验,分别采用A计权声压级、响度和语音清晰度3种指标,对不同风速和不同偏航角下,车内气动噪声的变化以及后视镜密封和雨刮器对车内噪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车内气动噪声的频谱特征相似;随着风速的增加,车内的A计权总声压级和响度几乎呈线性增加,而语音清晰度呈线性降低。不同偏航角下,车内风噪水平也有明显变化。随偏航角绝对值的增加,A计权总声压级和响度增大,而语音清晰度下降,但上升或下降的线性度稍差。此外,后视镜密封在0. 5-3kHz的中高频段对车内噪声的影响较大,而雨刮器的影响则主要在3-6. 3kHz的高频段。从数值上看,无论对后视镜的密封还是雨刮的影响进行分析时,语音清晰度都比响度和A计权总声压级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试验测试和分析表明,驾驶室地板振动不仅会导致座椅振动,恶化驾乘舒适性,并且会产生噪声,影响车辆的NVH性能。本文对驾驶室地板的振动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某重卡驾驶室地板的传递路径响应和模态贡献量,并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经过校核的仿真模型,对驾驶室地板结构进行了优化,提供了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的分析显示,在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下,座椅导轨的振动加速度峰值降低了3.1dB,NVH性能获得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车辆从动齿轮在普通滚齿机上滚制大质数斜齿轮时调试困难、操作繁琐和测量不便的情况,通过设计制作机床附件、工装夹具和改进装夹方式、改变测量方法等手段,解决了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运输问题和生产计划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建立运输模型,并根据生产计划的层次分别建立了综合生产计划优化模型、主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和车间作业计划优化模型,将生产计划逐层分解.最后,对运输问题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并应用MATLAB编程求解对应模型.原来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一天的劳动现在只需数秒钟就可以由一般工作人员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抽吸气体回送方案对整车风洞试验段流场的影响,运用Fluent软件对两种回送方案的流场进行模拟,计算了边界层位移厚度、静压因数和总压损失.结果表明,抽吸气体回送位置在边界层厚度控制效果方面几乎没有差别,而在静压因数分布以及总压损失上则差异较大,方案1的静压因数分布较方案2均匀,总压损失却比方案2大,至于两个回风口流量比例,它只对静压因素分布有影响,但在方案2中其影响小于方案1.  相似文献   
6.
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运输问题和生产计划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建立运输模型,并根据生产计划的层次分别建立了综合生产计划优化模型、主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和车间作业计划优化模型,将生产计划逐层分解.最后,对运输问题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并应用MATLAB编程求解对应模型.原来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一天的劳动现在只需数秒钟就可以由一般工作人员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8.
针对我国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的强制性标准,研究了乘用车后碰撞安全的一般设计方法。通过某车型三厢改两厢的改型开发案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验证了改型车的燃油系统安全性。从中总结了乘用车后碰撞安全结构设计的一些原则与要点。  相似文献   
9.
混动重卡上冷却系统更为复杂,共有三套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各自控制温度不同。统一由整车控制器VCU控制,三套冷却系统温度控制逻辑都在VCU中提前定义,在整车设计时要分别设计计算各系统的冷却能力进行最终整车温度控制。电池热管理系统(Battery Temp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BTMS)后续还要进行智能化,全天候的开发,已经成为汽车总成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数值仿真与模型风洞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典型工况下两车队列中尾车发动机舱盖气动特性和两车间隔区域的流场,对比了缩比模型和实车模型对应雷诺数下车辆队列的流动形态。缩比模型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采用数值方法的可行。对比不同雷诺数下车辆队列气动特性发现,缩比模型与实车模型发动机舱盖表面平均静压分布基本相同,但在纵向对称面上,实车模型的前车尾迹比缩比模型更加上扬,底部区域气流速度更高。非定常条件下,实车模型前车尾涡相对尺度明显小于缩比模型,且扩散得更充分,尾迹区涡的分布状态更加混沌,发动机舱盖表面脉动能量的分布更加混乱。涡在两车间隔区域的运动并非简单的移动,而是一个由涡破裂、涡配对和涡融合构成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