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09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灾害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讨论库区岸坡防护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的基本原则,探讨在有库岸地质灾害地段进行港口码头建设时合理的码头结构型式,供库区港口码头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
洪水对桥梁结构的压力测试试验与桥梁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测试系统测试了洪水对桥梁结构表面测点(主要集中在桥梁上部结构)水压力的分布情况、水压力的时均值以及水压力脉动的均方根;分析了桥梁结构(主要指上部结构)的竖向水流受力及最不利情况;并对桥梁的安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北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机遇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迫切要求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4.
焊接工艺广泛运用在高速列车中,然而焊接工艺在应用中会在构件表面产生较大的拉伸残余应力,直接关系到安全运营。由于焊接构件存在较大拉伸残余应力,采用高频冲击振动的方法消除构件的焊接残余应力。首先采用Nd:YAG脉冲式激光设备对AISI 1045钢进行表面处理,制备具有初始拉伸残余应力的实验试样,用以模拟实际的焊接残余应力;然后采用电磁式激振器系统对试样局部区域进行高频冲击振动处理,并采用小孔法测试高频冲击振动前后试样的表面残余应力。结果表明:高频冲击振动处理后构件x、y轴向的平均残余应力的释放量分别为145.7、136.0MPa;高频冲击振动在消除构件焊接残余应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高频冲击振动处理方法能够被用来消除高速列车焊接构件的残余应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汶川地震引发的滑坡为研究对象,以震中距、地震烈度、坡度、前缘高程、坡高和岩性等影响坡体稳定性的因素为切入点,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实际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有效预测坡体的稳定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工程实践中使用的三种控制标准,即经验法、借鉴法和计算法,分析了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制定控制标准的动态法及其应用流程,以期为隧道施工对建筑物影响的控制标准制定,提供具有可参考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7.
将模拟计算分析做为活塞设计阶段的依据,通过强度模拟分析和运动分析,达到减轻活塞重量和降低活塞敲缸噪音的目的。模拟计算分析预测技术做为设计人员的一种手段已进入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重力式挡土墙稳定性分析中存在模糊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论的理论,提出了重力式挡土墙稳定性分析的模糊优化设计方法,从而使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更加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助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西南地区常见的修建建筑物的岩质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揭示了不同的建筑自重和基础埋深对坡体安全系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人的因素在诱发交通事故的诸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汽车驾驶员的信息处理和判断操作方面进行剖析,构建驾驶员感知信息、判断以及操作全过程的框架图,并着重进行分析。结合交通运营中驾驶员存在的问题,对驾驶员自身素质及管理提出相应安全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