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41篇
综合类   57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71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大坪山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现场实测地应力,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反演得出隧址区的初始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隧道轴线纵剖面处于中等应力水平,有发生中等岩爆的可能性.以此为依据,结合室内岩石试验,采用Russenes判据、Turchaninov 判据、R b/σ1判据及陶振宇判据等4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判别方法进行综合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较深埋的硬岩段将产生低—中等岩爆,埋深900 m附近坚硬完整白云岩段可能出现强烈岩爆.  相似文献   
2.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区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区的交通运输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震后,各军区、各级驻铁路沿线军交部门、铁道兵各部迅速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实施对灾区交通设施特别是铁路设施的紧急抢修和救灾人员、物资及伤员的突击抢运,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关于深埋长大隧道高地应力问题,业界存在许多理论和判据,不同行业、不同项目采用的判据各有不同。究竟如何预判岩爆地质灾害,有效指导安全施工。通过秦岭翠华山特长隧道勘察预判和施工验证,研究隧道高地应力问题及如何预判岩爆灾害。研究结论:秦岭翠华山特长隧道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隧洞轴线方向夹角偏大,发生岩爆是不可避免的;基于地应力参数和岩石参数计算得出洞身开挖时存在岩爆可能性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翠华山隧道施工实践证明,在众多理论和判据中,应该多采用几种判据,综合分析后评价岩爆问题,更能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4.
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及岩爆烈度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及岩爆烈度分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工程实践为典型实例,对高地应力条件下岩爆的形成机制及岩爆烈度分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各级岩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某船舱用升降装置的振动试验与分析情况,分别使用频域计算方法对升降装置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振动加速度和振动烈度计算分析,使用有限元方法对升降装置进行模态分析,计算了升降装置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对比分析了升降装置在激振频率低倍频与模型固有频率的关系。计算分析表明,升降装置的振动强度小、振动特型符合优良的工作要求,说明升降装置的固有频率与转动频率各倍频接近时,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力,对产品控制振动特性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TBM施工技术进展、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立杰 《隧道建设》2017,37(9):1063-1075
总结我国近30年来TBM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以下5个阶段:1)研发探索和试用阶段;2)以国外施工承包商为主体,采用国外设计制造TBM施工我国隧道工程阶段;3)独立进行TBM招标采购和选型设计,并建立起自主的TBM施工队伍阶段;4)与国外厂家联合设计制造TBM,工程应用和自主施工快速发展阶段;5)实现TBM国产化,面向国内外TBM工程市场自主施工阶段。通过我国不同时期TBM施工的典型工程,介绍我国在复杂地质、大坡度、高海拔、不同直径、不同机型、超长隧洞TBM施工方面取得的经验、技术积累和业绩,展示我国TBM在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弱变形、岩爆、涌水等不良地质洞段取得的一系列施工新技术,以及最高月进尺1 868 m、平均月进尺超过600 m和掘进作业利用率超过40%的掘进技术水平。分析TBM在极硬岩、大断层破碎带、软弱大变形围岩、强岩爆围岩、涌水突泥洞段、高地热隧洞和超长隧洞工程中施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期望这些措施和对策在未来大量实际工程中进一步得到实践验证、优化和改进,不断积累和创新TBM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钱七虎 《隧道建设》2017,37(3):251-263
复杂的不良地质条件是制约隧道安全高效建设的主要因素,要实现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建设,首先要提高地质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及其信息化程度。1)介绍我国复杂不良地质隧道超前预报的方法进展及其应用,包括突水突泥灾害源超前探测方法与设备、断层破碎带超前预报、城市地铁溶洞和孤石等探测的进展及应用等;2)介绍我国隧道岩爆监测预警方法及其应用,预报清楚之后就要加强安全风险过程监控;3)介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物(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监控最新进展,包括安全风险实时感知系统和实时预警系统;4)指出隧道工程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TBM/盾构施工的分析与控制研究以及数字隧道向智慧隧道(建设和运营维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作业方式不同,用于计算FPSO与不限定航线条件下船舶设计载荷的规范计算公式不一样,如何将现有的关于普通海船的规范用于FPSO的设计评估是FPSO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基于现有常规钢质海船规范,文章采用环境烈度因子(ESF)对用于计算运营于无限航区船舶设计载荷的规范公式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公式作为FPSO设计载荷的计算公式。利用所得FPSO载荷计算公式计算某30万吨FPSO设计载荷,并采用薄壁梁理论对船体梁强度进行校核。将校核结果与未经ESF修正的船体梁校核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未经ESF修正的船体梁校核结果明显偏大。同时,采用薄壁梁理论进行船体梁剪切强度评估,可以避免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10.
《西部交通科技》2011,(7):J0005-J0005
近日,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海拔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在高海拔严寒地区节理裂隙岩体隧道以及高烈度地震区隧道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方面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