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02篇
综合类   80篇
水路运输   75篇
铁路运输   135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节省列车车厢内部空间、方便快捷地安装配置设备的电气线路和空气管路,高速列车普遍将车辆设备安装布置到车体底架下部。文中结合车下设备的紧固和检修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锁紧装置,该装置有效提高了锁闭系统的疲劳寿命,有效地保护列车的行车安全,并降低了生产和劳动成本。  相似文献   
2.
系统归纳与剖析了国内外耐候钢桥的研究新进展及工程应用情况, 总结了稳定耐候锈层的形成机制、选材标准、腐蚀与疲劳损伤机理、耐候构造、耐候螺栓研发以及锈层检测与评价技术等方面的关键科技成果, 梳理并完善了耐候钢桥的适用范围和腐蚀余量设计指标, 提出了耐候钢桥锈层稳定化处理及施工技术要点; 评析了耐候钢桥锈层损伤检测与评价技术、腐蚀损伤养管技术, 结合美、日耐候钢桥工程事故经验教训和中国首批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建设技术创新成果, 探讨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耐候锈层由外层的γ-FeOOH、α-FeOOH以及内层的非晶态FeOOH化合物与Fe3O4构成, 稳定耐候锈层能否形成与保持, 主要受氯离子、积水和积尘等因素的影响; 建议编制中国高性能耐候钢桥选材区划图谱, 完善稳定耐候锈层构造设计准则; 现代耐候钢桥具有高性能和长寿命的技术特征, 带锈层构造细节的面内应力疲劳、面外变形疲劳试验和数值断裂力学模拟, 以及耐候高强螺栓长期耐损性能研究的推进, 将为建立完善的耐腐蚀、抗疲劳设计准则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推动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智能运维技术的重大进步; 应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设计、建造和运维标准规范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4.
论述了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技术在在长珲公路合作高架桥施工中,对连接形式、连接方法、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程芳玲 《四机科技》2007,(1):11-13,25
通过对200EMU空气管路管螺纹滚压加工工艺的分析,结合国外管路滚压螺纹的加工经验,介绍滚压管螺纹与普通切削管螺纹的不同,其优势、特点,以及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利用三维光弹试验探讨偏心荷载对沿螺纹紧固件根部螺旋线的应力分布的影响。在本研究中,轴向和弯曲应力的比率与那些通常在工程部门所发现的相似。结果表明,随着偏心水平的增加,在螺纹根部螺旋线上的最大应力没有较大的改变,但经受高应力的螺旋线的长度增加了。偏心荷载的存在将导致裂纹产生和扩展概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9.
传统的螺纹加工方法主要为采用螺纹车刀车削螺纹,丝锥、板牙机械攻丝手工攻丝及套扣等。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轴联动数控加工系统的出现,使更先进的螺纹加工方式——螺咎的数控铣削得以实现。通过工艺分析,试验验证,内螺纹铣削加工工艺成功地在200公里动车组转向架构架M36螺纹加工上应用,并获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滚压螺纹表面存在粗糙度低,螺纹牙齿破碎、产生裂纹,螺纹中径超差,螺纹乱扣,滚丝轮牙齿崩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严格控制滚压前坯件直径及公差、坯件的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合理选择滚压参数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