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2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赛汉塔拉的工程实例,介绍了GTM混合料设计方法的特点,以及根据当地的气候、交通状况确定工程级配范围和室内采用GTM完成混合料的设计及技术性能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结合GTM法技术在河北省张石高速公路中的实践应用,介绍GTM法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尤其是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和沥青路面最大密实度标准的研究分析,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施工费用,提高了路面的服务寿命。  相似文献   
3.
GTM方法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丹拉公路张家口段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路面组成设计采用GTM法,中表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这样做可以很好地解决高速公路夏季高温车辙,冬季低温开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普通的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湿热地区很难满足超长陡坡、大跨径桥梁、超长隧道路面等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要求高的特点。利用环氧沥青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层间结合能力强及优良的抗疲劳等特性来满足这些特殊路段路面的对沥青性能的要求。采用体积法进行FAC-13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结合GTM法来解决沥青混凝土通车后在重载交通碾压下产生"二次压实"现象的难题。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TM的FAC-13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体积特性,设计过程对解决特殊路段沥青路面病害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GTM法设计的沥青混凝土密度高、空隙率小、沥青用量少.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能有效地解决高速公路因重载交通过多而出现的车辙问题。通过GTM试验的过程和结果,设计出了抗变形能力较强的沥青混合料,可为相关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TLA改性沥青在石家庄一黄骅黄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运用GTM法对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研究。实践表明,该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强的抗车撤能力,渗水系数非常小,抵抗水损害能力较好,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马歇尔方法和力学性能方法(GTM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特点并指出了马歇尔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机(GTM)的设计原理、原则及其设计方法与要求,通过GTM试验与马歇尔试验的对比,揭示出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的优越性。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及碾压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仝刚 《交通标准化》2012,(11):70-72
通过实例论述GTM与Superpave沥青砼配合比的设计及应用,对两种方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分析,以便施工人员选择适宜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控制施工。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分析和对比GTM与M arshall试验方法和标准的基础上,侧重论述了GTM试验数据与施工应用二者之间的结合问题。GTM试验方法和理论设计表明,加大压实功(垂直压强)可以进一步提高压实密度,降低最佳油石比;在实际应用中,提出了高温碾压、保热压实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