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欧洲各国在铁路、电力等基础工业领域纷纷推行改革。英国铁路行业也在这个时期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因准点率差、过分拥挤和年度涨价幅度高于物价涨幅等问题,英国铁路止步不前,面临进一步改革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底.绵阳市公交公司1044辆公交车都将全部安装GPS系统,实现实时远程监控。这意味着绵阳公交真正跨入了智能化管理时代。公交车全部安装GPS系统,将有效从技术上保证公交车在运行中的准点率,改善全市居民的出行条件。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化》2007,18(3):14-14
德鲁里海运咨询公司(DrewryShippinmgConsultants)对全球集装箱班轮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4月到9月期间,被检测的船舶中只有52%是准点到达的(船期表的当日或之前日期),而2006年上半年的统计结果为55%。德鲁里的1位研究人员对此评论道:这个结果令他们很失望,公布上半年结果时,被调查的公司都说那个时期作测试不好,因为许多船公司或联营体(大联盟、新世界联盟)都在调整船期表,现在看来,显然不是这个原因。从统计看,迟到1天的比例较高,为21%,迟到2天的为8%,而迟到3天的为5%。南美东海沿岸港口的状况是导致船期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船期准点方面表现最好的班轮公司是麦特森(Matson),最差的是MaritimeCarrierShipping(MACS)。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在大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下线路流体化系统的结构框架,提出了流体化的具体运作流程,分析了流体化的技术支撑条件.以位于巴黎市区的全欧洲交通密度最大的一段线路为试验,对流体化系统进行效果评估,从而为提高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准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陆续设置公交专用道路,通过实现公交优先通行来切实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通过从线路总体来分析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对公交准点率的影响,对沿线车站的准点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一些关于公交专用道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交运行准点率是评价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促进公交优先发展,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分析多水平模型的基本原理,然后按照公交线路分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阴市运营中的公交车作为样本,以公交车个体为观察单位,充分考虑研究数据的层次结构特征,采用多水平模型建模分析公交站间准点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证明多水平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映影响公交站间准点率的因素,不同因素对准点率的影响大小以及影响因素间的交叉作用。  相似文献   
7.
准班准点是对公交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准班准点的考核,长期以来只停留在抽查阶段,监管不到位,因此准班准点率不够理想,公交车间隔时间不均匀,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招至乘客投诉。对此,我公司经过多方考察,选择引进原应用于安保行业的巡更设备进行准班准点的考核,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世界银行“为人和货的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石家庄市的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运行效率得到提高”的总目标,在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本着“少花钱,多办事,见实效”的原则,对石家庄市公交线网最为集中的中山路进行改造,实施公交优先试点。实践证明,公交优先的实施,提高了公交设计车辆的客运能力和通行能力,把使用个人交通工具的人有效地吸引到了公共交通上来,促使了石家庄市出行方式结构的良性转变,塑造了合理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  相似文献   
9.
公交若要能吸引客源,其中一项重要的服务策略是保持高的准点率。市民若能知道公交下何时到站,何时抵达目的地,即使车况略为不尽人意,也不会影响对公交车的好感。公交车准点因此是城市公交管理上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我国城市的公交车以不准点出色。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0.
1引言近年来,铁路长途客运在德国越来越受欢迎,逐渐成为替代私家车和短途航空运输的重要交通方式。这归因于铁路基础设施的扩建、与长途公交竞争过程中价格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作为环保交通方式吸引力的增加。然而,铁路在德国长途运输中所占市场份额仅为24%,有63%的长途旅客从未或者很少乘坐列车,其原因在于列车准点率难以保证,而且通常需要换乘(这一点对于携带行李的旅客而言非常不便)。并且许多线路和枢纽的通过能力和换乘能力已经饱和,根据目前的运营理念很难再扩大供给,导致列车时常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