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76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判方法论系法官的必修课业,中国司法审判经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司法文明一脉相承。其中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渔船源远流长,由原始浮具发展为筏与独木舟,而后又发展成为“木板船”、“木帆船”。我国北线的沙船和南线的福船两大基本船型,主要是由筏和独木舟演变发展而来,对世界造船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对我国渔业、航海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到我国汽车的发展。追溯其渊源。可以从原始社会讲起。在那时。人们的生产劳动都是靠肩扛手提。后来在实践中发现。将圆木置于重物下拖着走。可以轻松地将重物由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便是早期的木轮运输。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较快,于是木轮直径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带轴的轮子。这就是最早的车轮雏形。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早出现的“档案”概念 “档案”一词最早见于清代。现存清代档案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起居注册》(汉文正本)中就有“部中无档案”之语。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杨宾《柳边纪略》中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日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日档案,日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泛系理论的十法五论七十言来论述兵法,权谋,对策,决策,运筹,C^3I的理法,这时泛系理论的十法是:五互八悟大善法,竞标层标联简化,结合显生泛对称,强化相对论万家,泛系理论的五论是:广义系统的泛系理论,泛系相对论,泛系控制论,泛系对策论,泛系数学,泛系理论的七十言是:表里变变蕴机理,集散观控生克力,供求因缘敏应需,三层八悟统筹宜,宏微五互悟三易,多源五转巧剪辑,简化容悖速次优,自我非我变同异。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军事视角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指出郑和下西洋虽将海权从西太平洋拓展到印度洋的广阔海域,但其远航仍然是和平之旅。然而,由于经济、文化、地缘、制度、模式等诸重因素的制约,中国明朝初年的远洋海权昙花一现,海上力量盛极而衰,迅速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7.
《西部交通科技》2014,(2):100-F0004
<正>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沟壑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文化文明传播古道——茶马古道,这是一条完全由马蹄和赶马人的脚步踏出来的古道,在很多地段,都是以羊肠小径的形式出现。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大理州剑川县的沙溪古镇、普洱市的那柯里是保存较  相似文献   
8.
辛元欧 《中国航海》2000,(2):94-100
本文以古代中朝海上交通为主线,论及华夏文明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以及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对朝鲜的影响.频繁的海上贸易导致黄海两侧中朝港口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习俗以及美丽的自然风景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同时,作为东方文明发祥地,她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姜充根,一位来华工作时间不长的韩国企业家,现为和承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说,他很喜欢中国文化,尤其对于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名篇名著非常感兴趣。“《三国演义》我看过几遍,其中的一些故事总能让我回味无穷”,在与时代汽车杂志社社长王裕平的对话中,他谈得最多的就是三国故事。当然,他看的是韩文版的《三国演义》。“等我瓜汉语学好了,我再看中文版的《三国演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古代海洋意识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海洋意识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具有强烈的本土文化特征。本文试从审美欣赏体验,天人合一思想,宇宙时空观念,内在超越意识以及开放进取精神这5个方面进行挖掘和审视,以期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