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等负荷运动对急性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单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癫痫大鼠在中等负荷运动后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元的5-溴脱氧尿核苷(BrdU)表达情况;应用RT-PCR半定量分析癫痫大鼠在中等负荷运动后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eurotrophic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情况。结果运动组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的表达比未运动组癫痫大鼠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组癫痫大鼠海马NGF基因表达比未运动组癫痫大鼠也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海马NGF基因表达与齿状回BrdU的表达变化相一致。结论中等负荷的运动可减少急性癫痫大鼠海马新生神经元BrdU的表达,而NGF对急性癫痫大鼠神经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对不同年龄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单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年龄大鼠在中等负荷运动后海马新生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不同年龄大鼠在中等负荷运动后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运动组幼年大鼠与青年大鼠海马齿状回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表达均比相应年龄段未运动组大鼠增加,且运动组幼年大鼠比青年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表达增加,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组大鼠海马BDNF基因表达上调,以幼年运动组上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海马BDNF基因表达与齿状回BrdU的表达规律基本一致。结论中等负荷的运动可增加海马新生神经元的表达,而年龄因素可影响运动对海马新生神经元的增殖效应;海马神经发生的快慢与年龄依赖的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人神经生长因子的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克隆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编码区。方法 由人末梢血白细胞中提取细胞总DNA ,利用PCR法 ,从DNA中扩增出人神经生长因子编码区基因DNA片段 ;将获得的基因片段插入 pGEM T Easy质粒中 ,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挑选阳性克隆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经质粒DNA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 ,获得了人神经生长因子DNA片段序列。结论 首次由人白细胞DNA中克隆获得了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 ,为神经生长因子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致哮喘大鼠肺内病理改变及被拮抗后肺内表达的变化,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48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抗NGF干预组,每组均16只。取肺组织在光镜下测量支气管基底膜厚度并计数黏膜下成纤维细胞的数目,HE染色观察气道病理改变并测量呼吸道平滑肌厚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NGF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组织N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NGF的表达与呼吸道平滑肌厚度有明显相关性;哮喘组呼吸道平滑肌厚度、网状基底膜厚度、黏膜下成纤维细胞数目及NG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和抗NGF干预组(P<0.05);抗NGF干预组显著缓解上述变化(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组织中NGF表达显著增加,并与呼吸道平滑肌厚度等有关,同时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有明显相关,予抗NGF干预后可以抑制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6.
离体培养条件下神经生长因子对毛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NGF)对离体培养条件下的人头皮毛囊生长的影响。方法 在离体人头皮毛囊培养模型中 ,加入 10 0 μg·L -1的NGF ,测量毛囊长度的变化以及 2 4hDNA合成率。结果 目镜测微器观测 10 0 μg·L -1的NGF与 12 5mg·L-1的米诺地尔一样能明显地促进游离的人头皮毛囊生长 (P <0 .0 5 ) ,尤以前 8d较为明显 ;3 H TdR掺入检测的DNA合成率亦明显增高。结论  10 0 μg·L -1的NGF对游离的人头皮毛囊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葛根素保护神经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葛根素干预组,采用间隔3 d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模型;术后2周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平均荧光强度来表示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 葛根素干预组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海马BDNF表达量显著增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对VD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降低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上调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硒对体外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微量元素硒对神经细胞形态学及其表达NSE、NGF蛋白的影响。结果 ①中低浓度的硒能增加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最长突起长度和细胞平均直径 ;②硒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表达NSE蛋白 ;③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NGF的表达减弱 ,与对照组比较 ,在培养的第 5、6、7天 ,硒能促进神经细胞NGF的表达。结论 硒可能是通过促进、增强NSE、NGF蛋白的表达 ,进而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 ,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神经生长因子成熟蛋白基因片段(hNGFβ)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 将 NGFβ目的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BV220的BamHI- BamHI位点,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株通过热诱导表达NGFβ蛋白,利用溶解包涵体和重折叠使表达产物复性,将复性后的蛋白质加入体外培养的鸡胚背根神经节及 PC12 细胞BrdU掺入实验,观察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 pBV220/NGFβ。使用该质粒转化 DH5α宿主菌,使用热诱导方法表达了NGFβ蛋白,SDS PAGE结果提示表达蛋白主要存在于包涵体中。通过肝素亲和层析可以获得纯度大于90%的 NGFβ。每升表达菌可以获得 1.8~2.0 mg NGFβ。鸡胚背根神经节突起生长实验和PC12细胞培养生长刺激BrdU掺入实验表明原核表达的 NGFβ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它的生物活性按生物制品鉴定章程判断为1×105 BU/g。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可以表达出有活性的NGFβ蛋白。  相似文献   
10.
神经节苷脂M_1介导神经生长因子对运动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GF)、神经节苷脂M1 (GM1 )及NGF和GM1 混合液对桥接面神经的硅胶管腔中面神经管状化移植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大白兔 40只 ,4只作正常对照 ,其余 3 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 ,将其双侧面神经下颊支与腮腺前缘相同平面造成 8mm长缺损 ,用 1 5mm的硅胶管进行桥接 ,然后作以下处理 :A组 ,左侧硅胶管内加入NGF ,右侧加入生理盐水 ;B组 ,左侧加入NGF +GM1 ,右侧加入NGF ;C组 ,左侧加入NGF +GM1 ,右侧加入GM1 。于术后 2 0周进行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左右侧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显著性 ;B、C两组左右侧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且两组左侧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目、直径、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均高于对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A组以上指标均无差异。光镜及电镜观察试验各组均有较明显的神经再生。结论 ①NGF能够促进运动神经元再生 ,但这种能力有限 ;②GM1 能够介导NGF促进运动神经元再生 ,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