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加强校风建设,是提高学校道德建设水平和改善育人环境的重要保证,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教风,学风是建设优良校风的关键所在,建设良好的校风使学校的发展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3.
“教书育人”是教育领域内的一个古老面又时兴的命题。言其古老,是因为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充分注意到教育功能这一基本定向,且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中国传统教育更是以“智”与“德”的合一性为突出特色,以至于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影响着几千年来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1开展教学改革的缘由我校汽修专业在实施教学改革之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低,毕业生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脱节,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低。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后,能够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学习,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也提升了就业稳定率和企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书院制改革是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书院和西方住宿书院优点基础上构建的现代大学育人模式,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升育人实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复兴书院以书院制改革为抓手,通过深化内涵建设、探索双院协同育人、建立四支导师队伍,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施党建引领、德育筑基、文化浸润、社团培优、心理帮扶、资助保障“六大育人工程”,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化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工程,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新时代实践育人的基本内涵与任务要求,分析了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构建“四元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探索符合新时代高校实际情况的实践育人创新路径,提升实践育人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江海燕 《航海教育研究》2011,28(3):75-77,93
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育人功能,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其在育人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必须保证课程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要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使工学结合更为紧密,途径有很多,其中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通过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对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尽快融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四条途径"和"十二种方式"入手,就如何将企业文化引入到职业学校校园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强调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校风,必须坚持宣传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坚持物质环境建设和精神环境建设相结合,坚持干部作风建设,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教学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实施等。这些要求的落脚点是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