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38篇
公路运输   289篇
综合类   344篇
水路运输   126篇
铁路运输   53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液货船舶数量不断增多,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日益增多。文中试图分析两起发生在天津港的操作性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浅谈目前液货船在装卸作业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提出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在避免液货船操作性污染事故发生以及减少海洋环境损害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港口设备钢丝绳断绳事故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丝绳断绳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措施,诸如通过钢丝绳的选用、维护、保养、检测等,来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付春南 《中国水运》2007,7(10):196-197
询问调查与海事工作关系十分密切,水上交通事故和海事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取证都离不开询问调查,本文从询问前、询问过程和询问后三个方面谈了询问调查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在铁路运输中,安全行车是第一位的。一旦出现行事事故,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往往十分棘手。采用黑匣子技术能够准确地记录列车运行中的各种信息,但巨大的语音存储量需求是黑匣子技术的一个难关。若采用传统的语音压缩技术,则理论和实现都很复杂,并且成本太高。采用神经网络不仅简单易行,还有提高信噪比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如何更加实际地评价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核心子系统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通过研究欧 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标准中风险模型的构造,给出风险降低因素(RRF)的定义;通过定义的风险降低 因素,建立可容忍事故率(TAR)与可容忍危害率(THR)的换算关系,进而评估出 FAO 系统核心子系统功能次级危 害的可容忍危害率;最后通过其与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对应关系,得到核心子系统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应用结 果表明:结合实际的 FAO 工程项目应用成果,给出风险降低因素中各要素的具体示例,可供借鉴;与直接采用 可容忍事故率保守估计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方法相比,在考虑风险降低因素后评估得到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更接近实 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与筑路机械相关的施工事故占道路施工事故中的绝大部分。因此,建立合理的筑路机械事故隐患分析与预防体系关系到施工企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从筑路机械的设计拆卸安装、调试及使用中的各方面对事故隐患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事故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7.
车辆碰撞事故空间模拟再现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完成了车辆碰撞事故分析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汽车三维四轮动力学计算模型,并引入OpenGL标准图形库与VisualC 编程环境相结合的三维真实感图形技术,开发了针对实际车辆碰撞交通事故的空间模拟再现系统。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江苏省有关交通事故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对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交通事故年时间分布规律的波峰曲线,得出江苏省交通事故发生数量开始振荡变化,逐年上升的势头有望于近期遏制。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月、周、小时时间分布曲线,得出交通事故高峰小时出现在交通量高峰小时之后的9~12h、14~16h,两者不重合。死亡高峰时段(危险时段)多发生在18~21h的3h内。研究结论对不同时间内如何采取不同的安全对策来降低江苏省交通事故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The 2010 Manila amendments to the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Code (STCW) was adopted by the idea to render the profession more attractive to the seafarers, particularly to cadets. It is possible to ensure greater attraction only by providing suitable and safe working conditions on board to cadets. This study analyses occupational accidents and near misses encountered by ocean going deck cadets, who received A-II/I training, during their sea train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causal factors influencing work accidents and to propos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safety of deck cadets. A total of 857 officer candidates, who received maritime education at university level in Turkey, were interview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ethod was used in the study to analyse the occupational accidents. As a result of this study on deck cadets, the most risky areas for work accidents were found to be the deck (39.9%), cargo areas (35.7%), areas used for manoeuvring operations (including winch areas and areas in which berthing, unberthing, and anchoring operations take place) (16.1%), and accommodation areas (8.3%). The most important root causes for occupational accidents were identified as not using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24.2%), haste (22.6%), and presence in inappropriate places (13.6%). This study offers some important insight into th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s, and includes suggestions and advisory opinions of sector representatives. As a result of this study,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ccident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