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98篇
综合类   111篇
水路运输   66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橡胶液体复合弹簧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橡胶减振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金属橡胶液体复合弹簧的发展与应用,着重介绍了铁路车辆用的金属橡胶液体复合弹簧的性能,最后简述了这种弹簧今后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改性淤泥做码头填筑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新型固化剂对江底淤泥的改性作用,使得江底淤泥达到作为堤岸码头填筑材料的技术要求,同时使得淤泥改性后淤泥改性土在抗剪强度指标上达到C≥30Kpa、内摩擦角f>25°,成为工程用土。一方面可以减少江底清淤工程量;另一方面,可以将淤泥作为填筑材料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结合料为乳化沥青、水泥乳化沥青以及水泥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以及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混合料为这3种结合料的情况下各自的强度增长规律和力学特性,得出了水泥乳化沥青复合结合料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公共交通乘务调度问题是一个将车辆工作切分为一组合法班次的过程,它是NP难问题,许多求解方法的效率都与班次评价密不可分,本文通过裁剪TOPSIS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设计了TOPSIS班次评价方法.此外,通过裁剪变邻域搜索算法使之适合求解乘务调度问题,提出了基于变邻域搜索的乘务调度方法(Crew Scheduling Approach Based on Variable Neighbourhood Search,VNS),其中,并入了TOPSIS班次评价方法在调度过程中进行班次评价,设计了两种带概率的复合邻域结构以增加搜索的多样性,帮助跳出局部最优,在VNS中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局部搜索.利用中国公共交通中的11组实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VNS优于两种新近提出的乘务调度方法,且其结果关于班次数接近于下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柴油机独立减压缓速、排气缓速性能进行研究,获取了二者在循环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区域和性能提升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组合二者最优方案形成了复合缓速系统,进一步分析独立缓速性能改进方法在复合缓速中的适用性,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缓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缓速装置,合理匹配后可在柴油机运转转速范围内获得与柴油机标定功率相等的制动功率,同时柴油机排温仍然可控制在限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复合梁试件模型和实体桥面铺装模型中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表面的受力特性及其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梁模型和实体桥面铺装模型中的沥青铺装层表面的受力状态相同,变化趋势一致,采用试验可控性较好的复合梁试验能够模拟不同结构组合的桥面铺装层受力特性,为大跨径桥梁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组合钢模板因体积小、重量轻、拆装方便而得到广泛使用,但也因使用其浇注的混凝土外观质量差而受到限制。该文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桥梁组合钢模板设计方案的改造和贴模方法,介绍了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A virtual test rig is presen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elasto-kinematic behaviour of a vehicle. A general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to determine the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main parameters which influence the handling of the vehicle. For the design process, the variable input data are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the curve radius, which are defined by the user as a design goal. For the optimisation process, once the vehicle has been built, the variable input data are the travel of the four struts and the steering wheel angle, which is obtained through monitoring the vehicle. The virtual test rig has been applied to a standard vehicle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has been proven.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结构中的应用。应用BISAR分析软件分析应力吸收层模量及厚度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随着应力吸收层厚度的增加,层间剪应力减小,层间剪应力随着应力吸收层回弹模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结合实体工程介绍了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与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云良  潘维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09-210,222,329,330
该文列举复合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的质量通病,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