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1.
中国在加入WTO后,面临的首要法律问题就是WTO规则如何在我国国内适用的问题。章通过对WTO规则在国际条约中的个性进行剖析,结合我国的法律环境,对WTO规则在我国境内的适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化》1999,(3):14-15,22
1893年.美国首开先河制定了世界第一部专门规范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哈特法》。在它的带动下、其他国家相继效法,纷纷制定自己的海上货物运输法律.从而导致了1924年《海牙规则》的问世。1936年.美国通过了《海上货物运输法》(美国法典第46类第1300条及以后诸条等),把《海牙规则》略加修改后并入为国内法。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化和国际海运立法的频繁更新,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海事委员会执行委员会1997年11月的会议上,国际海事委员会通过了美国海商法协会的提议,决定建立一个工作组来起草关于海盗的示范法。然后,国际海事委员会就积极与有关国际组织联系准备建立工作组,最终在执行委员会1998年5月的会议上批准组建一个国际联合工作组,成员由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国际航运公会(ICS)、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国际保陪协会集团(IGP&;amp;I)、国际商会国际海事局(ICC-IBM)、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国际海上保险商联合会(IUMI)和联合国法律事务办公室海洋事务和海洋法部(UNOLA/DOALOS)的代表组成。联合工作组经过认真细致的商讨研究,制定了《关于海盗和海上暴力行为的示范国内法》(以下简称示范法)。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示范法。  相似文献   
4.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璠  于静 《中国海事》2006,(5):38-42
在我国,石油等能源大多是通过海洋进行运输,随着能源运输量的大幅度增加,海上油污事故时有发生。石油等有害物质不仅严重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而且会对海水养殖、沿海港口作业、沿海运输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从保护海洋环境、制裁污染责任人角度对责任人行政性处罚方面的规定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却没有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方面的专门立法。我国海事法院在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时应适用什么法律目前争议极大。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包括: 《1969/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下简称 CLC)、《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相似文献   
5.
王慧  陈刚 《水运管理》2012,34(2):32-34
为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分析导致跨国海域海洋环境不断恶化的诸多因素,认为陆源污染是首要因素。针对由于主权纠纷和经济利益纠纷等原因而使跨国海域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不理想的现状,从保护我国近海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我国一方面应该向他国释放诚心解决海洋环境陆源污染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应该完善国内法以防治海洋环境陆源污染。  相似文献   
6.
《航海教育研究》2011,(2):50-50
国际海事组织法律委员会第98次会议于2011年4月4日—4月8日召开。会上各国一致同意通过促进遵守2006年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在海上事故中公平对待海员指南的大会决议草案。该决议草案要求各缔约国修订其各自国内法以给予公平对待海员指南全面和完整的效力,并要求各国政府在海员被扣留的其他情况下也要考虑到指南的原则性规定。决议草案注意到自2006年指南通过以来已经  相似文献   
7.
王璠  于静 《珠江水运》2006,(5):35-37
针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文章重点分析了三个问题:一是涉外因素的含义;二是CLC能否适用于无涉外因素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三是我国国内法在无涉外因素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中的适用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有涉外因素的船舶油污损害及虽无涉外因素但航行国际航线,载重2000吨以上散装货油的船舶造成的油污损害应适用CLC;其他无涉外因素的船舶油污损害应适用我国国内法。  相似文献   
8.
阐述《2007年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意义,分析该公约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为保障我国沿海水域船舶残骸的有效清除,加强对专属经济区的管辖,维护船舶航行安全和保护环境,提出履约对策:完善我国沉船管理法律法规;加强港口国监督;做好公约实施的相关工作;船舶保险企业应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