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8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2361篇
综合类   581篇
水路运输   1483篇
铁路运输   892篇
综合运输   8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简谐激励条件下,应用轴系颗粒阻尼纵振抑制模拟试验装置研究了旋转工况下的颗粒阻尼减振比;探讨了单腔体多颗粒和多腔体多颗粒时的轴系模拟系统加速度变化,讨论了颗粒的材料、粒径、质量填充比、腔体数量、转速、激励频率与位移等参数对系统减振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腔体多颗粒条件下,填充有铜、钢、橡胶包钢颗粒的系统减振比处于7.83%~8.91%,橡胶颗粒的系统减振比接近于0;铜、钢、橡胶包钢颗粒有明显的抑振效果,颗粒的材料密度和阻尼比越大,抑振效果越好;当颗粒质量填充比为15%时,系统减振比最高为13.77%,但当质量填充比超过15%时,减振比有所降低,故质量填充比一般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15%左右;粒径、转速、激励频率与位移幅值的变化对系统减振比的影响分别为1.76%~8.68%、6.77%~12.50%、4.41%~10.12%与2.19%~7.05%;在多腔体多颗粒工况下,当颗粒总质量填充比和转速一定时,腔体数量对系统减振比有明显影响;当腔体数量为3时,转速为100 r·min-1和质量填充比为25%的最佳系统减振比为22.5%;在多腔体多粒径颗粒工况下,当总质量填充比为10%,转速为50~150 r·min-1的系统减振比波动不大,平均为14.18%,这表明多腔体多粒径组合对转速不十分敏感,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可拓宽转速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3.
丁勇  邬卡佳  曾庆松 《船舶工程》2020,42(12):48-51
针对自航绞吸船在艏部设置辅钢桩定位系统存在的影响航速等问题,“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提出了在艏部设置钢桩门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保持完整的艏部线型,减小航行阻力,而且还可以减小辅钢桩甲板作业空间。本文介绍了“天鲲”号辅钢桩门装置的设计方案,以及辅桩钢桩门结构设计,最后提出了辅钢桩门开闭油缸等关键设备的选型计算方法及选型结果。本文可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辅钢桩门装置的设计分析提供参考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减振地段与非减振地段的刚度过渡段进行研究,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仿真分析,在各级过渡段减振垫刚度按双倍递减的情况下,讨论过渡段范围每一级过渡长度和过渡级数对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过渡级数一定,每一级过渡长度采用3块轨道板长度(约15 m),轮轨力幅值、过渡段与减振地段交界面板缝两侧扣件下压力差值、车体垂横向加速度幅值、脱轨系数及轮轨减载率均最小,且钢轨挠曲变化率、列车运行品质和稳定性满足相关限值要求;当每一级过渡长度一定时,过渡级数采用3级,轮对垂向位移突变值、轮轨力幅值、钢轨挠曲变化率幅值、板缝两侧扣件下压力、过渡段与非减振地段交界面板缝两侧的错台量和扣件下压力差值均最小,且钢轨挠曲变化率、列车运行品质和稳定性满足相关限值要求;过渡段范围内,列车在经过轨道板缝时存在较大的轮轨冲击作用,尤其在各级过渡段的交界面,轮轨冲击作用更加显著,建议加强对板缝、各级过渡段交界面附近扣件系统的养护和核查。  相似文献   
5.
汤伟毕  李然  陶然  刘应 《水运工程》2020,(2):172-176
针对船闸人字门检修时传统的顶落门施工工艺复杂情况,设计了机械液压连锁同步升降装置,分析了装置的结构原理及受力工况。采用解析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装置中主要受力件螺纹活塞杆和安全齿形螺母进行理论强度校核,并基于Ansys软件分析装置在载荷物以重力下坠极限工况下的情况。结果表明:装置的理论强度满足要求,有限元分析的局部区域存在最大等效应力接近材料屈服极限情况。结合分析结果和装置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改造建议,进一步优化了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五十铃载货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主要有制动效能不良与制动拖滞等,现将其诊断与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电液控制设备由电气控制回路和液压控制回路两部分组成.电气回路控制液压回路完成该设备所承担的任务.由于电气回路和液压回路的复杂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连性,一旦出现故障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那么怎样尽快地排除故障呢?在此谈一点处理此类故障的体会,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湖北襄十高速公路K353+330处高架桥全长325.8 m,双向四车道,墩柱高25m,桥的上部构造采用5×20m+5×20m+6×20 m共三联16跨预应力宽幅空心板。该桥采用预制吊装,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施工方案。拆除临时支座后,使体系转换成连续结构,该桥中梁重29.7 t,边梁重33.0 t。  相似文献   
9.
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立冬  喻浩  王暖 《中国造船》2002,43(2):44-49
本文针对某型号测量船主要噪声振动源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减振降噪综合治理研究,其中主机采用低频大载荷隔振器的单层隔振、辅机采用浮筏隔振装置、机座采用局部阻尼处理等措施。由于该船采用了先进的浮筏技术及其他隔振措施,在提高船上测量系统读取数值精度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船上水声设备测绘工作环境和船员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该船的设备使用寿命和船员体力极限。本船自噪声在低航速时已淹没在海洋背景噪声之中。特别是该船减振降噪装置在系统的声学匹配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经实船验证,效果良好,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对减振降噪技术在各型舰船上的工程应用开发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解东川 《汽车杂志》1997,(12):18-19
液压转向机是重型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对汽车安全行驶,维修费用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较长期的生产实践,验证了油泵最高限定油压,供油量,滑阀顶开缝隙,最大密封重合度等参数调整改进的必要性及改进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