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中简要介绍了载人深渊器的概念;阐述了我国研制载人深渊器的意义;总结了"蛟龙号"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我国载人深渊器的发展策略并综述了目前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交通技术》2008,5(6):98-98
盐灌船闸工程是盐河人海沟通的先导性工程,位于灌南县境内的盐河与灌河支流武障河的交汇处。该工程沟通苏、皖、豫三省经淮河、盐河、灌河人海的东西方向主通道,是沟通盐河、灌河两条干线航道实现海河联运的关键工程,也是我省内河干线航道网规划“二纵四横”主通道的一纵(连申线)和一横(淮河出海航道)关键交汇点之一,对沟通盐河和灌河实现海河联运、加快盐河和灌河流域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连云港港集疏运体系和拓展港口辐射范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潜水器(ROV/AUV)是进入深海进行科学研究和调查作业必不可少的运载作业装备。随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ROV/AUV的作业深度在不断增大、作业时间也在不断边长。然而,由于水面和水下环境的异常复杂,ROV/AUV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甚至导致它们丢失在深海大洋中。本文以日本海沟号ROV、美国Nereus号HROV、美国ABE号AUV和英国Autosub-2号AUV等4台潜水器为例,探讨了它们在深海/冰下作业时的丢失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4.
易家康 《航海》2004,(2):42-42
人类现已涉足西太平洋纵深洋面下约7英里的玛丽亚娜海沟。首次深海远征发生在1960年,当时雅克·皮卡德驾驶美国海军潜艇"特里斯特号"下潜到漆黑的海底。35年后又进行另一次故地深海探险,日本一艘耗资数百万美元的遥控潜艇Kaiko号历经数次尝试,返抵那里。由于极端的深度和超常的水压,科学家无法研究海洋低洼的深渊。一项创新尝试不久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5.
赵叶 《航海》2005,(2):18-19
据统计,全球80%的地震都发生在幽深的海底,特别是在太平洋周围平均深度4000米以上、终年暗无天日的海沟里以及群岛区的深渊中尤为多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玛丽安娜D”轮的特涂工程,较详细地叙述了特涂工程的主要工艺过程和技术要求,同时对专用设备,检测仪器通用设备等作了必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陈建钊  Royai  Denship 《游艇业》2009,(9):74-81
以浪漫之名 “玛丽安娜公主”(Princess Mariona),美丽轻盈童话般的名字,属于一艘来自童话故乡——丹麦的超级游艇。  相似文献   
8.
易家康 《航海》2003,(6):28-28
玛丽安娜海沟中的挑战者深渊是世界大洋的最深地点,它纵深海面下达10900米。这个裂缝据悉是由2个海洋板块垂直错动形成的,不过研究人员现已掌握的事实更具有戏剧色彩。迹象显示一个板块正被推向另一板块下,挤压作用力正把下沉板块劈成两半。 挑战者深渊的陷落沟渠地区坐落西太平洋,是卡罗琳板块和玛丽安娜小板块之间的界标。地震记录表明这里沟渠中的大多数地震显然震源都靠近地表,因此地震学家认为两个板块一定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