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97篇
  免费   349篇
公路运输   13151篇
综合类   9593篇
水路运输   5649篇
铁路运输   5993篇
综合运输   1360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457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44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824篇
  2014年   2175篇
  2013年   1865篇
  2012年   1965篇
  2011年   2168篇
  2010年   2081篇
  2009年   2365篇
  2008年   2441篇
  2007年   1906篇
  2006年   1866篇
  2005年   1792篇
  2004年   1904篇
  2003年   1905篇
  2002年   1368篇
  2001年   1250篇
  2000年   1051篇
  1999年   680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554篇
  1996年   516篇
  1995年   364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受力特点,将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分为高桩结构、板桩结构、重力式结构和岸坡。根据对各种结构地震反应特性的分析,参考国内外有关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考虑我国水运工程特点和规范继承性,结合标准走出去需要,给出水运工程不同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议,可为我国《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简谐激励条件下,应用轴系颗粒阻尼纵振抑制模拟试验装置研究了旋转工况下的颗粒阻尼减振比;探讨了单腔体多颗粒和多腔体多颗粒时的轴系模拟系统加速度变化,讨论了颗粒的材料、粒径、质量填充比、腔体数量、转速、激励频率与位移等参数对系统减振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腔体多颗粒条件下,填充有铜、钢、橡胶包钢颗粒的系统减振比处于7.83%~8.91%,橡胶颗粒的系统减振比接近于0;铜、钢、橡胶包钢颗粒有明显的抑振效果,颗粒的材料密度和阻尼比越大,抑振效果越好;当颗粒质量填充比为15%时,系统减振比最高为13.77%,但当质量填充比超过15%时,减振比有所降低,故质量填充比一般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15%左右;粒径、转速、激励频率与位移幅值的变化对系统减振比的影响分别为1.76%~8.68%、6.77%~12.50%、4.41%~10.12%与2.19%~7.05%;在多腔体多颗粒工况下,当颗粒总质量填充比和转速一定时,腔体数量对系统减振比有明显影响;当腔体数量为3时,转速为100 r·min-1和质量填充比为25%的最佳系统减振比为22.5%;在多腔体多粒径颗粒工况下,当总质量填充比为10%,转速为50~150 r·min-1的系统减振比波动不大,平均为14.18%,这表明多腔体多粒径组合对转速不十分敏感,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可拓宽转速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2020年12月11日,连接江苏连云港和镇江的连镇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经济大省江苏实现高速铁路南北互通。连镇高铁全长约304 km,设计时速为250 km,于2015年9月全线开工建设,其中连云港至淮安段已于2019年12月开通运营。连镇高铁全线通车形成了纵贯江苏南北的铁路主通道,成为江苏铁路的脊梁骨,为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明确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排放执行标准和排污系统主要的设计参数。通过对重庆地区部分已建服务区排污系统运行现状的调查,对服务区常用的几种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最适合服务区的污水处理工艺。同时针对目前服务区排污系统的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上述探讨以求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排污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乘用车领域已获得突破性发展;为提高通行效率和出行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自动驾驶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有望较好解决高昂的人力成本和难以提高的效率等问题。然而,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货车的应用大多采用跟乘用车同样的标准进行规范,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在FCW和AEB功能中货车在相同车速的制动距离要远大于乘用车,而其所采用标准规定的碰撞预警时间却并无多大不同,这在实际场景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1,2]。此外,货车质量和体积较大,且较多应用于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会经历包括高温、严寒、山区等多种复杂气候场景,这些都将对货车自动驾驶技术在车辆制动效能、能耗以及多场景应用等方面提出更有针对性规范的要求。本文针对货车的应用场景特点,为其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