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53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世信 《路基工程》2006,(3):135-136
介绍贵昆铁路增建第二线沾益至昆明一段路堑,紧邻既有线响水河2号明洞,在施工中,为保证明洞和运营安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淮河蚌埠船闸的现状 现在的淮河蚌埠闸是在1959年初由国家投资在淮河中游蚌埠市建造的,包括拦水坝和船闸一座,闸室总长105米,宽15.4米,门槛水深1.9米,是根据当时水运物资流通情况和船舶载重能力等方面因素而设计建造的与500吨级船舶配套的船闸.  相似文献   
3.
《铁道知识》2005,(2):30-30
济南铁路局临沂工务段是国家维修铁路轨道、桥涵的常设专业机构,管辖兖州至日照铁路复线300多公里,其中桥隧建筑物2000余座。工务段机制健全,组织严密,管理规范,标准齐全,管理人员专业,施工力量雄厚,几十年来,已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独特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公路》2007,(7):190-190
天津港南疆复线公路桥工程2007月6月19日实现全线贯通。作为天津港“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南疆复线公路桥的贯通,将有效缓解南疆港区的交通压力,为大宗散货集疏港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畅通的交通保障。南疆复线公路桥位于塘沽海河入海口,全长1 208 m,宽26.5 m,设计荷载为公路一级并增加特殊荷载与之同步运营。公路桥按双向六车道布置,其单向为三车道,其中两个车道为标准荷载车道,车辆按55 t控制;另一车道结合港口实际需要,设计为特殊荷载车道,车辆按75 t控制。该桥在施工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浇筑工艺,并创造了海河内水上施工最深基坑…  相似文献   
5.
介绍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株六铁路复线物资部贯彻标准、强化基础、提高项目物管理水平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6.
全面介绍了衡广复线沿线的地质特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复杂程度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工程地质工作重点回顾,阐明工程地质工作实践中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与实际效果.同时,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和取得的收获及体会.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计算机编制上区段列车运行图存在的不足,把编图研究从单区段推进到由多个区段组成的某段或整条一路,并结合枢纽条件进行,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首先对复线货物列车运行图进行了数学描述,接着阐述了求解该问题的算法和步骤,最后给出了实际应用的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SS3型电力机车9个接地继电器上的恢复线圈惯性烧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措施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朔黄线复线自动闭塞开通运营后,在大机养路作业、钢轨放散施工中,一般需封闭一条线路,将出现列车逆向运行。由于朔黄线没有逆向自动闭塞设备,这时只能按站间闭塞办理,影响区间通过能力。如果在相邻两站间增设1架逆向通过信号机,将提高区间1倍的通过能力。经过反复的研究、探讨和试验,确定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200km/h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中广泛采用。随着运量的快速增长,复线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能力已按满足同型列车以最小追踪间隔时分连续追踪运行进行设计,从而使牵引网电气负荷呈现出周期性。本文从周期性负荷的等效原理出发,对复线牵引网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与计算,求得牵引网负荷合成的内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效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复线直供牵引网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追踪间隔数与上行(或下行)列车平均电流的乘积;并联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分开供电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的3/4加上分开供电下行(或上行)等效电流的1/4;上下行并联供电对供电臂载流能力的改善程度,随上下行电流的差距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改善程度为单面坡负荷条件下降低1/4;分区所等效电流主要与上下行列车电流的差距有关,当上下行列车电流大小相等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小,当有一个行车方向无车或列车电流为零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大并近似等于有车方向分开供电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