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397篇
综合类   145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124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影响客车生产准时化的因素及如何实现客车生产准时化。  相似文献   
2.
3.
4.
遂渝铁路边坡种植基材配比对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遂渝铁路重庆枢纽边坡喷混植生种植基材的配比进行了探讨,结合现场试验,说明种植基材的不同配比对该地区岩石边坡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为以后的铁路边坡绿色防护种植基材的配比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钢-混预应力桁梁新结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钢桁梁设计受到强度、稳定、疲劳、构造及冶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桁高与跨度存在合理比例关系,所以跨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建造就有困难、有风险,为克服强度、稳定等问题而变得经济上不合理。提出的钢混预应力桁梁是将上弦杆做成钢管混凝土结构、下弦杆做成钢与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增大其压杆稳定,减小杆件的应力幅,削减下弦杆的最小长细比限制,增强横向刚度,使桁梁这一古老结构形式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混苯接触工人尿中马尿酸和甲苯马尿酸的排出量,同时,测定车间空气中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结果提示尿中代谢物浓度与车间空气浓度和接触时间的乘积有高度相关性,认为可以作为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高,中速旅客列车混行条件下的行车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中速旅客列车混行条件下的客流情况及行车组织的优缺点,并着重对高、中速旅客列车混行条件下的中速旅客列车行车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述在钢混组合梁计算中,规范中按实体梁横向弯曲剪应力计算,没有扭转剪应力计算的规定。曲线组合梁的扭矩较大,讨论是否需要考虑扭转剪应力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自由扭转剪应力,按闭口薄壁构件和实体梁分别计算弯曲剪应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供一种第二轴采用传统驱动桥作为主驱动、第三轴采用电驱动桥作为辅助驱动的驱动力复合并联混合动力三轴车型方案,结合提升轴空气悬架控制技术,该方案在运营经济性方面比传统双后轴驱动车型更优。  相似文献   
10.
提高人类驾驶人的接受度是自动驾驶汽车未来的重要方向,而深度强化学习是其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解决人机混驾混合交通流下的换道决策问题,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自主换道行为。首先介绍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强化学习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来自真实工况的NGSIM数据集中的驾驶数据,通过自动驾驶模拟器NGSIM-ENV搭建单向6车道、交通拥挤程度适中的仿真场景,非自动驾驶车辆按照数据集中驾驶人行车数据行驶。针对连续动作空间下的自动驾驶换道决策,采用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构建换道模型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换道驾驶行为。在所提出的TD3换道模型中,构建决策所需周围环境及自车信息的状态空间、包含受控汽车加速度和航向角的动作空间,同时综合考虑安全性、行车效率和舒适性等因素设计强化学习的奖励函数。最终在NGSIM-ENV仿真平台上,将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换道行为与人类驾驶人行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车辆其平均行驶速度比人类驾驶人的平均行车速度高4.8%,在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上也有一定的提升;试验结果验证了训练完成后TD3换道模型的有效性,其能够在复杂交通环境下自主实现安全、舒适、流畅的换道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