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借鉴广深线开行准高速、提速列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拟在初、中期采用高、中速列车混行方式,对高速列车既在高速线又在既有线上运行的方案与中速列车上、下高速线运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后一方案较为经济,从而探讨了中速列车上、下高速线的条件和运输组织措施,并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速线与既有线列车运行图衔接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在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高、中速列车混行的条件下,合理衔接高速线与既有线列车运行图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编制步骤,以及铺画设备用列车运行线的必要性及备用线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陈应先 《中国铁路》1996,(12):13-16
在分析高速车底上既有线运行和中速列车上高速线上运行可能产生和带来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组织高、中速旅客列车在高速线上共线运行的运输模式及其合理实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研究高速铁路高、中速列车混跑模式下,利用区间渡线和反向线路组织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待避或越行对线路我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定量分析了三种不同越行方式对高速铁路本线通过能力和反向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得出了增设区间渡线组织列车越行对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随高速铁路站间距离、中高速列车速差、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列车越行方式以及运行图结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当双向行车量不均衡,某一方向行车量较大时,在长度接近或超过60km的区间设置渡线,利用渡线和反向线路组织列车区间越行,可提高行车量较大方向的区间通过能力,当双向行车量较大且较均衡时,为避免降低反向线路的通过能力,一般不宜组织这种越行。当中速列车利用区间渡线和反向线路车待避高速列车时,使增设越行点所产生的中速列车额外扣除时间降至零在最小区间距离,以及有关铺图结构、计算方法等,同样适用于高速铁路越行站的合理分布的研究和距离的确定。  相似文献   

5.
中速列车晚点对京沪高速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思继 《铁道学报》1997,19(2):28-34
研究“高,中速客运列车共线运行”模式下京沪高速客运专线的理论列车运行图结构及其运行列车组平均列车间隔时间,并以当前京沪线跨线旅客列车晚点状况为依据,研究列车运行晚点参数,列车运行质量指标,必要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可能提供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以及列车运行较适应中速列车晚点水平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6.
铁路给水如何适应铁路大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列车行车密度高、停站时间短、列车供应水质的高标准,给我国铁路给水系统变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课题。本文以适应铁路提速和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为目标,从战略角度,研究了适应中国铁路发展的给水结构调整途径;从技术角度,重点探讨了与快速旅客列车相适应的给水技术方案。对于运行时间长或站停时间短的高等级、快速旅客列车,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旅客列车给水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土面积大,客流大,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采用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的模式,夜间仍会有部分中速车上高速线运行,因此必然要形成一线行车、一线维修的局面。为了保证行车及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京沪高速铁路运行图的高速路网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采用高、中速列车混行的运营模式决定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不能脱离既有路网单独编制,论文从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角度,提出了两层网络表示法构建基于京沪高速铁路的高速网状线路理论,宏观层用来描述网状线路的结构和线路衔接关系。计算高,中速列车的运行径路;微观层以轨道电路,道岔等单元计算列车的接,发车进路以及平行,敌对进路,仿真结果证明该理论可以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提速及高速列车影响环境噪声的评价分析及噪声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铁路客、货列车混跑的现状,在影响列车提高速度、行车密度和牵引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对铁路边界噪声限制提高速度区间的能力作出评价分析。同时预测评价分析将来在高速线上运行高速列车或高速、中速混跑列车的情况下,不同列车速度、不同对数对环境的噪声贡献量。最后讲述如何在设计和管理上控制列车的辐射声级,使之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单向阻塞条件下的行车交路方案、交路特点、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结合天津轨道交通2号线的运营实例,对“单侧小交路+单线双方向”、“双侧小交路+单线双方向”2种行车调整方案的组织流程进行分析,探究了2种方案下单线双方向的列车发车间隔,以及行车值班员的工作量。基于上述2种方案提出了列车混跑的优化思路,以期为现场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铁路客、货运列车车尾标志装置技术要求列车车尾标志装置对保证铁路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美国联邦铁路管理署制订的“旅客列车、市郊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车尾标志装置标准”对标准轨距正线上运行的客货运列车、车尾标志装置提出了较全面的要求,其中规定了标志装置的显示...  相似文献   

12.
介绍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主机检测台电参数检测装置的研制情况,包括主要的结构和原理、主要的设计参数和关键部分、使用方法和试用情况等.该检测装置的研制,有助于确保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主机检测台量值传递的准确性,为旅客列车的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旅客列车提速、货物列车重载将引起铁路设备更新改造,同时,对运输组织与行车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给超限货物运输也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就是在客运专线上开行何种列车以及如何组织列车运行。根据客运专线修建模式的不同,一般采用的运输组织模式为全部开行高速旅客列车模式、高速列车下客运专线模式、客货列车混跑模式、中速列车上客运专线模式〔1〕。本文根据石太客运专线的实际,探讨石太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高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是以放行高速列车的能力来计算的,当各列车停站方案不同时,不停站的高速列车相对于无停站的高速列车会产生扣除,在高,中速列车混跑模式下,由于中,高速列车存在速差,中速列车也将产生扣除,因此,高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较为复杂,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图解相结合的方式,计算高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对有停站高速列车相对于无停站高速列车的扣除系数和中速列车相对于有停站与无停站高速列车的扣除系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得出了三者的关系;利用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软件铺画满表列车运行图,分别图解出有停站高速列车扣除系数及不同中速列车数量条件下的中速列车相对于无停站高速列车和有停站高速列车的扣除系数,在此基础上,计算高速铁路高,中速混跑条件下,不同中速列车数量时的区间通过能力,并分析了区间通过能力随中速列车数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既有线上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既有线旅客列车提速的要求,从分析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着手,分析了旅客列车最高速度提高到140、160和200km/h后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在不降低当前已有的运输能力条件下,客货列车速度匹配关系以及在兼顾提速与扩能时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具有高速度、高密度的特点。在高速铁路区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渡线,能增加对晚点列车运行调整的灵活性。根据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模式,讨论了在高速列车晚点和中速列车晚点两种情况下高速铁路利用区间渡线组织列车越行的方案,量化分析区间渡线在晚点列车运行调整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提速线路旅客列车成组开行对扣除系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忙干线速度提高,按行车量成组开行旅客列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行车组织模式。本文在分析旅客列车成组开行的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扣除系数进行研究,得出成组开行前后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变化,针对福厦线,分析计算结果并给出福厦线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以开行时速200km旅客列车及动车组、时速120km5000t重载货运列车为特征,标志着中国铁路跨入现代化高速发展阶段。在列车速度提升、客货混行的情况下,对运行安全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求涉及提速安全的所有相关因素必须要有绝对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特点,对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探讨了适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的编图理论和方法。在确定了高、中速列车运行线的合理铺划顺序之后,根据各类列车的不同性质,提出了3种算法。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利用计算机编图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算法,开发了计算机编制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系统,其内容包括基础数据的存取与管理、铺划列车运行线、运行图选优、运行结果输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