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57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333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带有改编能力限制的编组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一个非线性0-1规模模型,来描述带有改编能力限制的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问题。能力约束增加了该问题的计算难度。这是一个NPC问题。因此,获得一个全局最优解是困难的。本文用模拟退火算法解该问题。该算法可以以很高的概率获得全局最优解。文末列出了两个数值例子,并分别同了考虑和不考虑改编能车约束两种情况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7928-2003)标准解读(续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7.3.2联结装置中应有缓冲装置,其特性应能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缓和冲击。该装置承受的能完全复原的最大冲击速度为5km/h。 新增条文。原标准4.2条虽然提到“列车在以相对速度5km/h冲撞下不出现残余变形”,但没有明确缓冲装置的技术参数。目前不同车型的车钩缓冲装置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速度差异较大,北京地铁目前大量运用的车辆基本仍为全动车.车钩缓冲器能够承受的最大冲击速度为3km/h。  相似文献   
5.
针对按站顺编组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计划,通过"分析计算法"删除不利方案,提出溜放钩数计算公式,总结暂合列合理分解顺序,给出调车方案选优步骤,并以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以保证在连挂钩最少条件下,对于下落列数不等于2的整数次方调车方案集,从而达到消耗溜放钩数最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郑州地铁一号线客流预测的基础上,对满足客流预测的3种方案进行比选,从运能适应性、服务水平、车辆扩编的可行性以及列车动拖比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得出郑州地铁最终的编组方案。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苏州地铁1号线前期报建中对列车编组数的研究分析,提出应如何针对城市的具体情况,在总体规划、人口密度、车内乘客站立密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从而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确定地铁列车的编组数.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地铁车辆牵引系统3种控制方式进行比较,对3种控制方式从车辆故障运行能力及冗余性,车下设备布置,与空气制动系统的配合,对扩编的影响和维护成本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铁车辆牵引系统控制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2012,(3):99-99
俄罗斯东南铁路局沃罗涅什枢纽普里达恰货运站承担车站、周围地区及非公用线路的摘挂列车编组,以及大中型集装箱、零担货物、重质货物装卸。  相似文献   
10.
根据摘挂列车编组调车作业原理,将摘挂列车下落问题抽象为排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排序二叉树的编组钩计划自动编制方法.根据待编列车序列构造排序二叉树;利用排序二叉树的有序性快速搜索出有序车组序列,将其作为下落方案的可选集.考虑邻组、暂合列内收编固定组组别和空闲组别、端组等因素,从可选集中筛选出较优的下落方案.通过定义收编固定组简化列车收编过程,实现列车收编过程的计算机自动编制.通过实例验证,采用该方法降低了选择下落方案的复杂性,减少了列车编组钩计划的调车钩数,而且可根据实际调车线数灵活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