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圳市道路绿化的特点:绿量大、品种多、层次丰富、林荫效果突出,整个道路绿地与城市绿地自然地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真正地形成“路在绿中、车在绿中、人在绿中”的生态效果,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岩石边坡绿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面广。喀斯特(KST)灌木护坡技术绿化法在贵州高速公路运用尚属首次。鉴于此,结合都新高速公路边坡施工的喀斯特(KST)灌木护坡技术绿化,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方案、护坡原理、施工中的消耗量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公路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平  江玉林 《公路》2007,(8):206-209
针对我国公路边坡植被持续性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概念,从植被建植目标选择、草灌竞争调节机制、植物组合混播模式以及植被验收评价指标等几方面建立了边坡灌木化综合技术体系,最后对可持续植被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干枯的河床、满是碎石的戈壁、一眼望不到边的土堆和沙丘,这些构成了我们对大漠的最深刻印象。置身于大漠之中,看着杂乱无章的灌木植物和偶尔窜来窜去的野兔.脚踩过碎石地面沙沙作响.感慨之余.忽然感觉自己非常渺小,唯一的依靠便是停在不远处的那辆奇骏。活动了一下疲惫的胳膊和腿.深吸了一口气,拉开车门,拧动钥匙,旅途继续……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问题的重视,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对石质边坡的治理更多地采用生态修复措施将是大势所趋。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由单一的草被运用向乔、灌、草综合运用的方向发展,以形成立体、多样的植被结构。边坡灌木化是这一发展趋势中的重要环节,其成功实施对于营造更加接近于自然环境的长期稳定边坡具有重要意义.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针对目前国内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开展研究,旨在提出适合于西部不同生态环境区域的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体系和工程技术指南,并完成相关的示范工程,以推动西部公路路域生态建设水平,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介绍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及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通过采用综合勘察准确地查明石流坡的分类、分布范围、分布厚度、地质成因、稳定程度等,评价其对铁路工程的影响,为线路安全通过岩堆提出解决方案.研究结论:(1) 岩堆的组成成分为岩块、岩屑,粒径很大;岩块之间空隙较大,级配不良,在重力和地下水的作用下缓慢移动,危及铁路安全.(2) 石流坡空隙中充填大量的细粒土,并长满灌木和乔木,是比较稳定的.通过综合勘察,查明隧道绕避方案中通过岩堆地区的隧道围岩条件较好,有利于线路通过.(3) 经过技术经济比选,隧道绕避方案优于路基方案,最终选择隧道绕避方案.  相似文献   
8.
论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绿化作为高速公路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建设质量和效果也应达到设计者的初衷,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就湖南省其他高速公路绿化工程防护中出现的现象以及吉怀高速建设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9.
李萍  郑书彦  刘永祥  周杰  徐占云 《公路》2005,(1):206-208
植物网格边坡防护是将灌木的杆茎按一定的规格植入公路边坡,形成网格,网格中的空区植草。植物网格可分散水的流向,使降水不易形成集中径流,起到防冲刷的作用。只要有适当的降水,植入的杆茎即可成活,草籽也发芽生长.半年内可绿化边坡。内蒙古目前采用的网格防护植物大多是沙柳,效果良好。与国内大量使用的圬工网格相比.植物网格防护造价低,养护成本小.边坡防护和绿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公路绿化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公路的要求,针对广西公路绿化树种选择余地小、树种绿化档次不高、对环境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玉林地区进行公路绿化树种筛选和对比试验。通过种植选择的方法,在22个参试树种中选出了适应性强、树型优美、色彩鲜艳的公路绿化乔木树种9个和灌木树种5个。并提出了一套与这些树种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