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120篇
公路运输   426篇
综合类   371篇
水路运输   365篇
铁路运输   231篇
综合运输   8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陈剑 《船舶工程》2020,42(11):128-131
随着新规范对船舶及海上工作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舱室噪声的控制及优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全频段舱室噪声预报软件——VA One软件统计能量分析理论及软件概况进行了阐述,其次应用该软件对海洋核动力平台进行几何建模与仿真计算。通过对舱室仿真计算结果与标准指标要求的对比分析,在设计阶段提出了海洋核动力平台舱室空气噪声综合治理降噪方案,该措施可以缩短建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海洋核动力平台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立冬  喻浩  王暖 《中国造船》2002,43(2):44-49
本文针对某型号测量船主要噪声振动源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减振降噪综合治理研究,其中主机采用低频大载荷隔振器的单层隔振、辅机采用浮筏隔振装置、机座采用局部阻尼处理等措施。由于该船采用了先进的浮筏技术及其他隔振措施,在提高船上测量系统读取数值精度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船上水声设备测绘工作环境和船员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该船的设备使用寿命和船员体力极限。本船自噪声在低航速时已淹没在海洋背景噪声之中。特别是该船减振降噪装置在系统的声学匹配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经实船验证,效果良好,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对减振降噪技术在各型舰船上的工程应用开发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述了巴列特(Pareto)统计分配法的基本要点,并结合天津港南疆工作船码头工程的施工实例,应用巴列特法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该工程中节省成本的重点项目、内容及节省成本的贡献率,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成本控制和节约措施,经过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建森 《公路》2002,(1):87-91
概念了破集料反应的类型与机理,结合国内外碱集料反应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了碱集集料反应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HPV6、11、16、18、31、33型L1ORF高度保守区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HPVL1区共有引物。该引物除与上述六型有很高的同源性外还可覆盖其它已知的20多型与女性肛生殖区感染有关的HPV。用该引物及PCR技术对一组计144例活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病理确诊的尖锐湿疣、子宫颈癌及外阴癌组织、正常宫颈标本中HPVDNA序列检出率分别为100%(55/55)、70%(28/40)和13.3%(2/15)。另外,34例临床诊断而未被病理证实的尖锐湿疣HPV-DNA亦呈阳性,说明在对这类病变进行病理诊断时有必要进行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以Y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Y1.1、Y1.2和SRY基因编码区P1、P2为引物,分析了用孕妇外周血进行胎儿性别诊断的可靠性,并与绒毛样本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孕妇外周血时,Y1.1,Y1.2引物的诊断符合率为75%;P1、P2引物不能扩增出Y特异DNA序列。而用绒毛样本时,两种引物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结果提示:孕妇外周血PCR技术用于胎儿性别诊断尚有待改进,而采用绒毛样本进行胎儿性别诊断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东水域划分及其特点,论述了不同水域的监管与应急反应内容,提出了不同监管与应急反应装备要求,并提出了监管与应急反应系统及其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市域快轨的减振效果,以成都市域快轨 18 号线某圆形盾构隧道为例,选取了线路条件基本相同的相近断面,对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减振垫浮置板、钢弹簧浮置板 3 种减振措施及对应普通道床断面进行现场测试,研究市域快轨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时域、频域和 1/3 倍频程分析,得到不同减振措施和普通断面的隧道壁最大 Z 振级(VLZmax),并对比得到不同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通过对测点的隧道壁振动加速度级及地面振动进行 1/3 倍频程分析,得到振动的传播衰减情况。结果表明:3 种减振措施都有减振效果,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减振效果为 7.3 dB,减振垫浮置板的减振效果为 16.2 dB,钢弹簧浮置板的减振效果最好,达到了19.7 dB。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如何更加实际地评价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核心子系统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通过研究欧 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标准中风险模型的构造,给出风险降低因素(RRF)的定义;通过定义的风险降低 因素,建立可容忍事故率(TAR)与可容忍危害率(THR)的换算关系,进而评估出 FAO 系统核心子系统功能次级危 害的可容忍危害率;最后通过其与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对应关系,得到核心子系统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应用结 果表明:结合实际的 FAO 工程项目应用成果,给出风险降低因素中各要素的具体示例,可供借鉴;与直接采用 可容忍事故率保守估计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方法相比,在考虑风险降低因素后评估得到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更接近实 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橡胶隔振垫减振道床独特的结构,分析了圆形隧道内橡胶隔振垫减振道床的尺寸、橡胶减振垫刚度的不同对结构配筋及减振效果的影响,以确保减振型轨道结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耐久性,可供类似工程的橡胶隔振垫减振轨道设计参数取值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