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通过历史考证和文本分析,对清末谴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总体评价。观点是切中肯綮的,但对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论述尚不够充分。同时,鲁迅还对清末谴责小说中部分作品所体现出的特异性加以观照,在文学创作中用杂文和小说的形式诠释了文学史写作中的某些观点,锋芒直指社会现象,宣判了旧有制度解体的同时完成了对清末谴责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深入分析鲁迅和尼采两人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尼采的哲学思想对鲁迅思想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他影响了鲁迅对人类的看法,同时,尼采的思想也是鲁迅关于个性解放和思想革命看法的真正源泉;另外,尼采的反传统的批判精神同样也影响了鲁迅。但是,鲁迅却没有盲目地追随尼采,而是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和自身的特定条件出发,形成了适合中国当时现状并有别于尼采的新风格。  相似文献   
3.
庄严 《商用汽车》2008,(1):78-79
对于绍兴这座江南小城的了解,还得从笔者童年时的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说起."百草园"中天真烂漫,又带有些神话色彩的童年生活,"三味书屋"中刻着"早"字的书桌、私塾先生挥舞着戒尺,以及"孔乙己"那些令人难懂的话语"多乎哉?不多也""之乎者也""君子固穷""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至今仍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4.
鲁迅逝世前,沈从文就多有论及鲁迅的文字,从这些文字中,可以发现沈从文对于鲁迅在认识与评价上的复杂性。沈从文从文学本体论出发,一方面肯定鲁迅在小说创作上的重要成就及其影响,对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持认同态度,另一方面又否定鲁迅的杂文创作及其社会政治意义,对作为思想家与战士的鲁迅表现出拒斥的态度。这就使得这一时期沈从文对于鲁迅的认识与评价居于疏离与接受之间,表现出一种复杂难解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大学人节”暨“鲁迅新化周”闭幕。钱理群所作演讲《鲁迅如何为人子与为人父》,为系列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朱光潜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经有一次理论"碰撞","碰撞"是围绕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否是"静穆"而展开的。分歧涉及到"摘句"与"佳句"的研究方法、诗歌的最高境界、古希腊诗歌的极境等,分歧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学欣赏基本方法以及不同人生观带来的不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独特的角色意识,决定了鲁迅小说、散文创作的独特回忆视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鲁迅论诗的重要文章和话语,从诗的本质、功用,诗人的职责与命命,诗的内容与形式,诗的风格等有关诗学问题出发,简要梳理并考察了鲁迅的重要诗学思想,鲁迅的诗论充盈着博大的人文精神和辨证智慧,神传了战斗内容和对艺术特质的精深把握,体现出同鲁迅一生坚持文学为人生和文艺大众化的深刻的内在一致,鲁迅的诗学思想,对于当代新诗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鲁迅杂文的“刻毒”是有着一定原因的,可以说是对敌斗争的需要,是艺术,是杂文的艺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对待。  相似文献   
10.
鲁迅后期思想向左转向是不争的事实,其思想转变的根源,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虽然他赞成中共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但是“和而不同”,他始终坚守了自己的独立知识分子的信念。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