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坡在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在受到降雨等外因作用时,失稳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轻则阻碍交通,重则危及行车安全。研究表明,南部多雨地区,针对高液限土质边坡,应在可靠截、排水措施下,进行加固设计,并设置坡面防护,可有效确保边坡长久的稳定。依托乐广高速公路K79+605~K80+160左侧边坡变更设计工程,利用Midas GTS分别建立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研究多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并对加固与防护设计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为例,利用单轴车桥耦合振动数值模型及基于MidasCivil的简易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对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T梁结构动力响应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idasCivil的简易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与数值模型的结构挠度峰值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可用于简单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相似文献   
3.
结构设计既要重视概念设计也要重视软件计算。以SATWE和M idas/Gen两个结构计算软件为例,用概念设计的观点分析计算结果的必要性,探讨通过空间有限元软件协助对结构体系的工作状态进行把握的有效性。用2个工程实例介绍概念设计和软件计算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并主张用概念设计来指导软件计算,用软件计算来加深对概念设计的理解,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某跨越既有线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悬臂施工阶段划分情况,利用Midas/Civil程序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对连续梁桥各施工阶段的主梁内力、应力及挠度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有限元分析方法能精确模拟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节线法对悬索桥进行初始平衡状态分析,编制 MATLAB 计算程序,计算了实例的缆索线形及其无应力长度等主要参数;同时利用 MIDAS 对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以 MATLAB 计算结果为边界条件建立 ANSYS 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果分析,验证了节线法在进行悬索桥初始平衡状态分析时不很精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形式中央扣对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合某主跨406 m的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实例,利用Midas/Civil程序建立其未设中央扣、设置刚性和柔性中央扣的三种有限元模型,使用多重Ritz向量法分别得出三种模型前180阶自振频率及振型,分析对比中央扣对三种模型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扣的设置提高了自锚式悬索桥整体刚度;该自锚式悬索桥的竖弯刚度、主塔横向侧弯刚度都明显增大;设置刚性中央扣比柔性中央扣更能提高结构的刚度。  相似文献   
7.
以郑州西四环主线桥为工程背景,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针对节段拼装桥梁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大跨度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梁桥全桥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桥梁静力学性能,通过对节段拼装梁桥进行受力分析,得出背景工程桥梁在不同荷载组合工况作用下受力合理,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论可为同类桥梁结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某刚架拱桥为背景,利用影响线法进行刚架拱静载试验,发现在主节点(L/4截面)附近内力和挠度加载效率存在差异,同时对比了同矢跨比的普通拱桥在L/4截面的内力和变形加载效率,结果表明以内力主控时刚架拱在主节点附近处挠度的加载效率需要增加测试工况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检验某钢桁腹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正常使用状况的要求,对该桥在静载作用下的挠度、应力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桥的受力性能和正常使用状态极限承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工作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广东南澳大桥工程(三标段)东引桥浅水区E34~E39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7.1 m×6.4 m×2.5 m)。基于Midas/Civil201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承台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数字分析模型。对无冷却水管和有冷却水管的混凝土内部分别进行温度应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指导于现场施工。应用实例证明,这些技术措施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贯穿裂缝的产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