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拉压杆模型在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深梁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局部分析原理,研究提出了预应力连续梁局部等效转化成预应力深梁的局部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梁段建立拉压杆模型,验算配筋和强度。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建立拉压杆模型用于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进行桩基承台设计的基本前提是明确承台的受力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大型桥梁工程中常见的大型集群桩基承台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通过对两个比例为1:10的16桩厚承台模型试验和数据分析,揭示出多排多列桩情况下的厚承台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通过试验验证了16桩承台同样符合空间桁架模型的受力特点,承台底部钢筋尽量布置在桩顶范围内有利于提高承台的极限承载能力,为建立在复杂荷载作用下承台统一的内力计算方法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的引桥主要为预制节段拼装箱梁桥,该文介绍了其中的技术特色,包括标准化的制梁、运梁和架梁工艺,注重耐久性的结构体系与设计施工措施,运用拉压杆模型方法进行锚固区细部构造设计,采用特制的专用架桥机满足多种架梁作业需求。此外,还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和键齿剪力键试验,检验了节段预制、拼装质量,研究了桥梁的结构行为。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传统索塔锚固区拉杆—压杆模型的精度,采用密度法对传统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将连续介质离散为若干有空穴的单元,设定拓扑优化方向(体积减小率)进行迭代,得到相对密度趋近于1的单元,即找到最有效的荷载传递单元和路径,从而获得精确的拉杆、压杆面积和角度.将该方法应用于索塔锚固区强度校核中,以迫龙沟特大桥为例进行说明.采用通用软件ABAQUS建立该桥上塔柱索塔锚固区节段模型,通过拓扑优化获得节段有效传力区域退化模型,求解模型中拉杆、压杆及节点强度,并采用AASHTO规范校核,结果表明杆件及节点强度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矩形截面梁后张锚固区劈裂力计算的拉压杆模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矩形截面梁端部承受一个水平或倾斜锚固力的工况,根据主应力迹线构建出后张锚固区的拉压杆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拉压杆模型中节点力的平衡条件以及模型中的几何关系,推导出后张锚固区劈裂力大小的计算式.同时,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拟合出劈裂应力合力重心位置的计算公式.在锚垫板宽度、锚固偏心距及力筋倾角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比本文计算方法、美国AASHTO规范公式、欧洲FIP99建议公式的计算值以及有限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劈裂力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锚垫板宽度、锚固偏心距以及力筋倾角对劈裂力大小以及劈裂应力合力重心位置的影响规律.与现有规范建议的计算公式相比,考虑的影响因素更为全面,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席广恒  陈啸  刘斌  王吉英 《公路》2007,(12):82-86
结合某高速公路体外预应力试验桥的设计,利用桥梁分析专业软件M IDA S/C iv il对该桥的钢索端部锚固区域进行了空间应力仿真分析,研究了关键区域的应力分布、受力特点。同时,基于分析结果,应用拉杆-压杆分析模型对该区域进行了相应的配筋设计,研究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铁路桥梁桩基承台设计计算中所提出的"撑杆—系杆体系"的合理性及不同结构参数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以在建铁路连续梁桥的11根桩基承台为研究背景,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现场试验分析,通过有限元模拟与现场测试对比分析,研究承台在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状态,探讨铁路桩基承台的传力机理及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承载能力.为以后工程设计计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中国桥梁工程中的深梁抗剪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深梁应变分布不符合平截面假定,在结构设计中属于力流紊乱区的问题,借助拉压杆模型理论对预应力作用下的混凝土深梁极限抗剪承载力展开试验与数值研究。首先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并结合Tcl/tk语言联合开发插件程序,以图形用户界面的方式实现深梁拉压杆模型的自动构形。然后,借助生成的拉压杆模型,按改进的破坏准则推导考虑预应力效应的深梁极限抗剪承载力公式,并通过12组数值试验确定主拉应力沿深梁拉压杆模型压杆分布的不均匀系数表达式。最后,通过有黏结与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深梁试验对推导的预应力深梁极限抗剪承载力公式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深梁试验,试验结果与Tan教授预测结果的比值均大于与本文计算结果的比值,前者平均值为1.27,后者为1.10;对于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深梁试验,试验结果与Tan教授预测结果之比的平均值为1.13,与本文计算结果之比的平均值为1.10;相对于已有预测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并且偏于安全,说明该公式可以较可靠地预测深梁的实际承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深梁抗剪设计和应力非规则区设计一直是工程界的难题,目前普遍认为拉-压杆模型法是设计混凝土深梁和应力非规则区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已经被多国规范所采纳。虽然各规范都认识到拉、压杆之间的夹角取值对设计和验算结果的影响,并对此做了相应的规定,但都没有明确地将腹板的配筋率,腹板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等因素联系起来,因此有必要对此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通过控制腹板钢筋屈服先于混凝土压杆的破坏,防止结构发生脆性破坏为条件,推导了拉、压杆之间最小夹角与腹板的配筋率,腹板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大型桥梁工程中常见的大型桩基厚承台的受力性能,根据规范建立新疆伊犁河特大桥九桩双薄壁墩承台空间桁架计算模型,对承台内部应力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九桩承台属于厚承台范畴,内部完整应力流可近似为一个理想的桁架,即:以主压应力混凝土区为压杆,桩顶区域的受拉钢筋为拉杆的空间桁架模型;承台开裂之前,混凝土拉杆效应不可忽略,但随着裂缝的开展,受拉区混凝土逐渐退出工作;采用空间桁架模型进行设计符合厚承台受力机理,具有更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