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抓观念更新。不断强化“三种意识”(一)在地位作用上强化“交通战场”意识。人类战争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不仅夺取交通运输控制权历来具有军事战略意义,而且即使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对信息流的控制优势同样不能替代对物质流的控制,相反正赋予其独立的战场空间和战争制权性质,其地位、作用也逐渐从静态的物理空间层次向动态的功能空间层次拓展,即从“战场交通”向“交通战场”转变,并日益成为制海权、制空权的核心要素和制信息权的重要保障手段。因此,必须积极适应战争制权向交通运输领域延伸的新变化,及时转变置身于后方勤务领域的从属保障观念,牢固树立和强化“交通战场”意识,增强从战场主体高度全面谋划、推进落实军事斗争军交运输准备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郑健龙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11):286-286
建设现代化交通强国,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势、讲好中国交通运输故事、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交通运输方式在规模、客货运输量等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这得益于交通先行理念在国家现代化战略中的一以贯之,得益于不失时机地推动交通运输向更高目标迈进,得益于全体交通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交通大国,在高速公路总里程、高铁运营里程、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快递业务量等多项指标上位居全球第一,交通强国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中国名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流中,为顺应这一实践发展趋势,加速实现我国“2035年迈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2050年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的交通强国建设总目标,已成为中国交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主题。
在这一时代主题下,系统探索“交通强国”的战略实现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杨琦教授及其团队撰著的《“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为回答这一主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方案。总的来看,该部著作以“中国梦”伟大进程为背景,围绕交通运输与国家强盛、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国际视角下交通强国的建设经验、历史视角下交通强国的建设智慧、新中国交通大国成长史及其战略定位、面向“一带一路”的交通强国战略构想等内容,对我国交通强国战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论证,是一部充满历史自觉、战略眼光和理论探索的著作,为我们从整体性上阐释和探索中国特色交通强国战略提供了宏大叙事视角,为我们深刻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行官”地位及探索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指向。
作为一部充满历史自觉的著作,该书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这一条主线,无论是纵贯中华文明史的交通建设智慧、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还是站在“中国梦”和新时代的伟大历史时刻思考中国特色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内涵,无不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之光。历史验证理论,历史镜鉴现实。交通强国战略的理论逻辑需要历史逻辑的佐证,交通强国战略的历史逻辑也需要理论逻辑的升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成为我们鉴证交通强国战略“何以能行”的理性依据。该书对古今中外的交通强国之路进行了全面梳理,这既为我们镜鉴当下、启思未来提供智慧源泉,也为我们进行理性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自信和底气。
作为一部富有战略视域的著作,该书始终注重从国家整体战略角度诠释交通运输的战略地位和未来走向。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从“要想富先修路”到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再到联通世界的“一带一路”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交通运输始终在国家战略中居于重要的“先行官”地位,始终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黄金时期,全体交通人如何聚焦于国家战略,如何从国家战略方位中设定和探索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尤为关键。该书恰如其分地从交通运输的本质、交通运输在新时代国家战略的使命中找寻到了理论方向,为我们明确新时代交通强国的历史方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线索。
作为一部具有理论启发意义的著作,该书为我们认识中国特色交通强国战略打开了一扇智慧之窗。认识和读懂交通强国战略是科学建设交通强国的前提,而全面认识和理解交通强国不仅仅需要从技术和政策上去理解她,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上回答交通强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区别于传统解读方式,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综合的全新视角:我们可以从理论层面理解国家强盛与交通运输的交互关系、从事实层面把握新中国交通大国的数据特征、从战略政策层面领会交通强国的内涵外延、从顶层设计层面诠释交通强国的战略体系、从建设路径层面认知交通强国的建设重心等,这些层面无不体现出了该书理论研究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众所周知,理论研究的魅力关键在于阐释客观事物属性、提供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并提升指导实践的科学能力,显然《“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具备了上述属性。因而,该书可谓是我们科学理解和建构交通强国的时代著作。
〖JP〗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抢抓全球化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中国特色交通强国的建设进程,是推动实现“中国梦”伟大历史进程的时代要求,是新时代中国交通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我们坚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上,交通强国的建设质量和建设速度将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毫无疑问,《“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是一部中国交通人探索交通强国之路的积极成果,对于业界有着重要鼓励和借鉴作用,我们也期待更多类似成果问世,共同讲好中国交通强国的美好故事。  相似文献   

3.
一、信息化条件下。交通运输与军队战斗力的联系紧密。对战争的决定作用突出首先.交通运输在军队战斗力生成与持续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战斗力是人与武器装备的有机结合。交通运输则是二者结合的重要基础。在现代战场上,缺少交通运输这个中心环节,人员补充、物资供应、装备维修等都无法实现,军队战斗力就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11):285-285
交通,是兴国之器,利国之基,强国之先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探索建设交通强国之路成为新时代党中央赋予交通人的历史使命和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加速实现我国“2035年迈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2050年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是每一位中国交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主题。
全面加快实现建成交通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交通强国建设,不仅要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一代代交通人的艰苦卓绝奋斗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我们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蓝图中寻找到准确战略定位、建设路径和建设着力点,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当下探寻交通强国战略路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前学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杨琦教授及其团队撰著的《“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立足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围绕现代化交通强国“是什么”和“怎么建”这一核心主线,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关切的问题出发阐释了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智慧、交通大国的成长之路和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基础,从数据和实证的横纵向对比找准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方位,从历史与辩证的角度描绘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深化行业改革,深入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符合现代经济体系、协同高效、共同参与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先进理念,可谓是一部充满历史自觉、战略眼光和理论探索的著作。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篇“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从理论和逻辑层面概括和回答“交通与国家的关系”,通过对交通在国家发展、民族融合、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国家在引领和推进交通发展中作用的论述,引出构建交通强国的时代背景,并尝试从全球化与新时代的时空背景、“大交通”综合发展的行业背景、“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战略背景三个层次剖析交通强国的战略使命。以此为基础,从内涵特征、逻辑维度层面对交通强国进行理论阐释。
第二篇“在历史中汲取交通强国智慧”,从中国传统社会交通发展与国家兴衰关系、西方发达国家交通现代化与国家强盛关系两个视角对交通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进行论证。特别是,注重从中西方历史演进的脉络中总结古代交通对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繁荣的积极价值,近代交通落后与国家衰败的历史教训,并从英国、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建设历程中找寻助力国家崛起的经验和线索,寄望从历史经验中汲取交通强国建设的智慧。
第三篇“交通大国的成长之路”,从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阶段、战略理念与思路、当代中国交通大国的发展数据,以及中国交通在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国际地位、核心优势与薄弱短板等内容,力图通过数据和实证层面的横纵向对比,找准我们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基础和时代方位。
第四篇“交通强国的战略蓝图”,从全球化语境下找寻我国交通强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战略特色,并围绕“中国梦”“一带一路”等倡议要求,从提升中国交通运输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硬实力、软实力等维度,对“中国梦”进程中交通强国的战略定位、交通强国的国内战略、交通强国的国际战略等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力图形成相对系统的交通强国蓝图。
作为一部具有理论启发意义和代表新一代交通人声音的著作,《“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正是基于服务现实需求,从交通强国建设中的微观机制、历史演进、制度文化建设等领域着手进行深耕细作,提供了可资建设新时代现代化交通强国借鉴的重要线索,指明了深化理解现代化进程中创新交通强国理论可能的前进方向,凸显了著作者着力为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实现“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坚实力量的学术使命与时代担当。  相似文献   

5.
汽车及其检测技术与装备的发展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经历了运输方式从单一到多元、运输手段从原始到现代、技术层次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利用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技术解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交通运输的深层次矛盾,促进运输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这是世界交通发展的共同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相似文献   

6.
《交通与计算机》2011,(1):F0003-F0003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自1995年成立以来,先后创建了“交通工程”与“交通运输”2个本科专业,2006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2010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本学科经过与广东省交通厅的联合办学和“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现已形成良性循环态势,是广东省惟一具有交通类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信息战争兵力部署的“分散化”。必然要求公路运输在编成上向“小型化”发展。兵力部署分散化是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数字化战场上,兵力部署密度将更小。汽车部(分)队作为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时编成应与作战编成相适应,向“小型化、一体化、区域化、积木化、综合化、分散化”方向发展。“小型化”,是指随着信息战争部队编成减小,公路运输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众对街道空间品质的要求在不断增加。以往片面注重机动车通行的道路已经难以满足居民对街道生活和社区归属感的向往,迫切需要推动道路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本文以长沙市解放路空间品质提升项目为例,结合长沙市民出行需求的变化,从认知理念的升级入手,系统性的分析了街道品质提升的整体思路,并以问题为导向、目标做引领提出品质提升的策略和措施。指出街道应增强其复合功能,形成安全有序、绿色低碳、活力特色的完整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9.
思想认识上。强化意识。增强主动“军中万事,练为最要”。要牢固树立“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训练”的意识,要像“作战一样的训练”,时刻想着在战场上如何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如何履行好一名车勤人员的使命。这样会大大促进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新军事变革正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加速发展,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已经成为军队遂行作战任务的主要样式。作战方式的转变,必然对装备保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交通科技重点推进方向近日正式确定,“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特大型桥梁防灾减灾技术研究”等七大重点技术领域入选。这是交通运输部连续第三年发布年度科技重点推进方向,旨在聚焦重点、凝聚力量,合力实现新的重大技术突破。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四个交通”的支撑引领作用,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围绕国家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1,66(10):222-228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全域全要素空间治理要求,普通国省道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中比例较大且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其线性空间特征与其他空间存在复杂交互关系。传统普通国省道规划面临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的空间治理挑战,需要反思规划设计阶段的路径和技术要求,摆脱传统发展思路的"惯性",强调空间的协调。通过对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要求的解析,归纳传统普通公路规划的不足,以南部县普通国省道国土空间控制规划为例,从建立符合功能需求的区域交通体系、空间集约利用及"一张图"管控、"三区三线"协调机制和构建技术管控平台等4个方面,探讨了普通国省道的国土空间控制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上海公路》2014,(1):I0001-I0001
日前,交通运输部确定了2014年交通运输科技十大重点推进方向,并向行业发布。这是交通运输科技聚焦重点、实化抓手,整合优势力量、支撑引领“四个交通”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刘吉毅  黄福友  陈斌 《公路》2023,(5):252-259
交通运输业作为全社会碳排放大户,开展交通运输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实施减排策略,对推动交通运输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交通运输自身发展水平视角出发,在考虑人口、经济、运载工具的基础上,新增道路等级、运输结构等因素,重构了扩展的STIRPAT模型,并采用岭回归法消除各影响因素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以西南某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交通碳排放的实际贡献率,并对短期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提出交通运行“堵转畅”、运输结构“公转水(铁)”、运载工具“油转电”等主要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交通工程四要素“人、车、路、环境”中,人是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核心要素。因为人本身就是交通的直接参与者,而且人对其他交通要素具有影响与控制作用,例如:车要靠人去驾驶和维修,路要靠人去修建和管理,环境要靠人去建设和维系。特别是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人在交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现代化进程较迟,大多数国民对现代化城市交通的规律认识不足,再加上从小就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交通安全教育,因此,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十分淡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交通设施再完善,交通管理再严格没有一个严格遵章守法的高素质的市民群  相似文献   

16.
钱七虎 《隧道建设》2019,39(11):1737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绿色发展理念更是指导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建设城市地下空间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并建设绿色城市的主要着力点。首先,说明绿色建筑与绿色城市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重点从节约土地、利用地热能、节水、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绿色客运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未来城市货运交通,绿色城市污水、雨洪蓄排系统,绿色城市垃圾集运和处理系统,智慧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智慧行车系统)等方面,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利用地下空间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的理念、方法、构想。最后,结合实例强调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科学的重要性、开发与规划中的问题及规划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静 《中国电动车》2011,(11):129-130
视觉识别系统正日益成为国际性设计语言,而随着现代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升温,交通识别系统也将成为轨道交通系统的独特表达语言并对交通状况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便是以地铁交通系统为例,讲述了交通识别系统中的色彩设计是如何运用的,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运用可以使人们清楚易懂的在封闭的地下空间分辨方向及位置,也可以在漫长的等车过程中享受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从而使整个交通运输环境形成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探讨分析了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及政策取向。基于发展模式的概念,简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和阶段性特征;总结分析了国外交通发展模式的演变规律和一般特点,凝炼了主要经验与启示。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特点,分析了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此外,还分别从加快交通结构调整、提高交通发展质量、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实现交通安全发展、强化交通科技创新和提升行政保障能力等7个方面提出了主要政策。  相似文献   

19.
耿彦斌  刘影  刘东  陈璟 《公路》2024,(3):251-259
新发展理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发展的科学指引。雄安新区定位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交通运输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雄安新区交通运输应在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当好表率、走在前列。准确把握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交通运输先行全过程的深刻内涵,提出在新的起点上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方面推进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交通运输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的“开路先锋”、“主体骨架”和“疏解载体”的功能定位,提出交通运输当好先行承载着落实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重要历史使命。聚焦雄安新区交通运输发展15个主攻方向的远景战略规划与生动实践,系统解构其间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经验、举措和方案,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交通示范标杆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公路》1989,(5)
1989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于2月27日~3月5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根据三中全会精神,总结1988年的工作,研究治理整顿交通运输秩序,深化交通改革,探讨交通建设长远规划设想和“八五”计划的目标,部署今年运输生产和基本建设等项工作,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钱永昌部长作了题为“抓好治理整顿,继续深化改革,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长篇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回顾了1988年全国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