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鲜少华 《都市快轨交通》2014,27(5):104--107
介绍屏蔽门地铁车站公共区空调冷负荷的组成及其特性.以杭州地铁2号线某标准岛式地下车站为例,计算不同室内设计相对湿度下公共区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及送风量,结果表明,提高设计相对湿度可以降低冷负荷及空调系统能耗.分析屏蔽门开启时的风量平衡,介绍屏蔽门渗漏风量的研究现状,提出渗漏风量形成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对公共区空调系统新风量的确定方法进行探讨,给出若干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的节能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带有屏蔽门的地铁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负荷特点、新风量取值等进行分析,提出公共区通风空调设备四种配置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大系统空调器按远期配置,小新风机接近、远期配置,回排风机按近期匹配风量配置的推荐方案.该推荐方案初期投资少,节能效果明显,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地铁某典型地下岛式车站为例,采用 通风网络计算法,分析计算列车停站期间通过车站屏 蔽门( PSD) 的渗漏风量; 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 比,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实践表明,通风网络计算 法可以用来计算屏蔽门的渗漏风量,能克服实测中测 试设备布置的不便及数值模拟中建模时间长、计算复 杂的弊端,是一种快捷、准确且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计 算方法,对地铁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及运营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的关键因素以及怎样利用焓湿图确定大系统(公共区)冷量及风量,以广州地铁四号线车陂站为例介绍一种计算屏蔽门系统冷负荷的图表让大家作为参考,指出现有车站冷量及风量计算中存在有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地铁屏蔽门隧道通风一般分为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区隧道排热系统二部分。本文对地铁屏蔽门隧道通风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系统通风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负荷预测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敏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4):74--77
分析地铁车站设屏蔽门时的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指出空调冷负荷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客流量及新风量的变化,而二者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变化大。为了实现节能,提出利用地铁既有的综合监控系统与信号、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系统的互联信息,统计出某一时段的客流量及所需新风量,据此预测所需空调冷负荷及风量;根据预测结果引入前馈控制,通过变频器调整风量,并微调冷水量,主动适应负荷变化,从而实现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风空调系统作为地铁车站及区间重要的的系统之一,承担着区间隧道、车站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区域通风空调排烟的重要功能。通过对地铁工程设计、施工配合过程的总结,论述了通风空调设计及与专业接口配合方面应注意的细节,可供后续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屏蔽门上设置可控风口的节能型屏蔽门系统具有在空调季降低公共区冷负荷而非空调季节又能利用活塞风对车站进行通风换气的优点。采用一维和三维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该节能型屏蔽门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采用瞬态数值模拟方法对车站远期3种列车运行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从稀释CO2浓度角度校核了站台站厅的换气量。结果表明该3种列车运行工况下车站换气量均能满足地铁规范要求,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为其实际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地铁建设蓬勃发展,但地铁暖通空调设计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计算体系,造成地铁暖通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的粗放型现状。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与一般民用建筑的空调系统有所不同,其空气处理过程及室内参数的确定也有其自身特点。以深圳地铁11号线碧海站为例,对空气处理过程进行系统梳理,论述地下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的确定方法;采用循环迭代的方式确定空气状态参数、风量计算及确定空调的风量及冷量。  相似文献   

10.
结合地铁运营的特点,对地铁地下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和区间隧道通风系统风机并联布置的优点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并联风机的选型配置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地铁工程中通常采用的全高不封闭站台门和封闭站台门以及封闭-非封闭转换式等三种站台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乌鲁木齐地铁某地下车站为例,基于气候特点等工程实际情况,对不同站台门方案,从其对应的通风空调系统设备初投资、长期运行能耗、解决区间隧道内的新风量需求、活塞风过站泄压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进而提出乌鲁木齐地铁站台门采用全高非封闭站台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铁作为高效安全的交通工具,在全国各个气候区广泛应用。根据我国5个不同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分别论述各个气候区应采用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制式。针对每个气候区,以其代表城市为例,详细论述系统的设置形式及节能优势。综合得出:严寒地区和温和地区可以取消活塞风道,车站公共区应采用通风系统形式,严寒地区可采用集成通风系统+可调门形式;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应设置空调系统,其中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可采用集成闭式系统及全封闭站台门系统,夏热冬暖地区应采用全封闭站台门系统。除温和地区之外,其他4个气候区可结合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的设置进行空调季节与非空调季节的模式转换,在单一模式中实现最优控制,从而达到全年节能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地铁站台屏蔽门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屏蔽门系统的构成、功能及与地铁车辆的接口,分析了屏蔽门与车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给出了屏蔽门各参数及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成都地铁环控设计中系统模式比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成都地区的气象条件、地铁列车运行模式、客流量等因素,重点研究开式、屏蔽门式、开/闭式和开闭混合式系统模式的可行性。采用简化的半经验法,对开式系统和屏蔽门系统中车站和隧道内的温度变化进行计算。引入活塞风通风模型,对开/闭式系统中闭式运行时的活塞风影响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负荷及温度分析模型。将开闭混合式系统中非空调车站内空气作为一个控制体,用能量守恒原理,分析与空调车站相邻的非空调车站内空气的温度变化。根据热力过程分析比较结果,提出适合成都地铁环控系统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防止地铁屏蔽门与列车间隙夹人的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描述屏蔽门限界的形成,对广州地铁各线路列车门、屏蔽门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由此得出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距离参数。针对屏蔽门与列车的间隙会对乘客构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滑动门门体设置安全挡板和增加激光探测装置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地铁车辆加装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安装和运行稳定性测试;然后通过云平台对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分析客流变化时车厢内空气中 PM2.5、CO2、TVOC、温湿度数据变化的趋势。通过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采集的车厢内各项实时数据及累积数据,可为提高地铁车辆运行服务质量和乘客舒适度、制定空气质量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斌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3):74--77
从实现地铁车站与站台屏蔽门联动以达到自动扶梯节能的目的出发,分析该系统的LonWorks现场总线结构,讨论LonWorks神经元芯片在智能节点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用NeuronC语言编写系统节点应用程序的方法,探讨系统与自动扶梯和屏蔽门的接口设计,并简要描述系统的组网和人机界面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人们在快捷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安全问题更为关注。“安全候车”的新概念悄然进入地铁研究领域,站台门技术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基于天津地铁站台门系统工程,从安全、合理的角度综述了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之间的接口控制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地铁车辆空调的一般故障及临修方法,并分析了车辆移动门与塞拉门的特点,对其故障与临修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