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客车辅助制动系统作了探讨,分析了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并就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电涡流缓速器、蔽力缓速器泳磁式缓速器和自励式缓速器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各种辅助制动装置的优缺点和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张敏 《驾驶园》2008,(7):60-61
目前技术比较成熟,适合装车的辅助制动装置有: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和永磁式缓速器、自励式缓速器等。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在发动机排气管中装置阀门,当阀门关闭时,把发动机作为空气压缩机来工作。在排气冲程中,排气歧管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发动机获得负功,从而产生制动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汽车逐渐向大功率、高速度等方向发展,对汽车制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有效利用发动机辅助制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发动机制动工作原理及其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发动机缓速器和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特性,提出了实施发动机制动的必要性和发动机制动技术运用要领。  相似文献   

4.
在重型载货汽车在频繁制动或长时间持续制动时,为了提高车桥制动器使用寿命和制动效能,采用了辅助制动系统。本文就目前在载货车上常用的发动机排气制动、发动机制动和液力缓速器辅助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比了几种辅助系统的优劣性,可以为后续载货车使用辅助制动系统性能的改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部件,又称第三制动系统,已在我国中高档客车上得到广泛运用.缓速器按其工作原理通常分为发动机排气缓速、液力缓速和电涡流缓速,其中电涡流缓速器以其优越的性能受到客车组装厂的青睐,运用最广.  相似文献   

6.
针对客车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的制动扭矩比较小的问题,提出采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速器联合作用的持续制动方式,并且针对汽车在山区道路下坡行驶过程中对稳定车速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控制系统设计。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汽车在不采用行车制动器的条件下,利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速器联合作用的持续制动方式,在各种坡度的坡道上以希望的车速稳定下坡行驶,为汽车在山区道路连续下坡行驶的制动安全性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电涡流缓速器作为车辆安全制动的辅助系统,能缓解制动蹄片磨损、发热,增强制动效能,减少制动距离,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特别适用于城市客车和货车。然而,由于对车辆操作使用维修不当,造成缓速器早期损坏、失效,起不到增强制动效果。l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电  相似文献   

8.
针对客车山区道路下坡行驶过程中对稳定车速的要求,对客车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行器联合作用时的制动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控制系统可以保证汽车在不采用主制动器的条件下,利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行器联合作用的持续制动方式,在各种坡度的坡道上以希望的车速稳定下坡行驶。  相似文献   

9.
现代汽车制动主要包括传统的车桥制动、发动机制动及缓速器制动等三种形式。车桥制动的缺点是在车辆频繁制动以及下坡长制动时都会产生制动器过热现象,导致制动效能衰减,甚至制动失效。缓速器是一种辅助刹车系统,可以不必使用主制动器就能减缓车辆行驶速度,增强车辆的安全性。其作用原理与传统制动方式不同,有延长传动系和制动系寿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重型汽车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效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在山区丘岭地带公路上,尤其是夏季下坡行驶时,由于制动频次较高,行车制动器易热过载,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因此,在重型汽车上大多装有无衰退性辅助制动装置。文章以典型车型为例,对重型汽车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过程、特性、效能及其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使用排气制动以及改进其效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汽车常用辅助制动装置有发动机制动、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空气动力缓速、牵引电机缓速等,与其他缓速器相比,发动机制动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响应时间短,造价低,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制动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发动机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典型发动机缓速器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等,并对目前最新的发动机缓速器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发动机缓速器的优缺点。通过对发动机缓速器工作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发动机制动的新结构方案,给出了实现发动机制动性能最优化的途径,指出了发动机制动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的车辆制动缓速装置——发动机缓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速装置是用以使行驶中的车辆,特别是下长坡的车辆速度减低或稳定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但不是用以使用车辆停驶的机构。它与传统的车辆制动系统配合使用,组成了现代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以柴油机为动力的中、重型车辆中,通常使用排气缓速器、电机缓速器以及发动机缓速器。本文重点介绍了康明斯公司与杰克毂公司共同研制的发动机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其在车辆制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排气制动和发动机制动是载重货车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制动系统,文中通过试验,计算推导出不同坡度下载重货车排气制动和发动机制动时合适的制动挡位选择,为驾驶员安全驾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重型商用车辆应用多种辅助制动装置成为提高行驶安全的主流方案,但是对于驾驶员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也存在一些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的风险。文章对采用发动机缸内制动和液力缓速器两种辅助制动装置的联合制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车辆动力学理论和实际使用工况等内容找到一种合理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研究了分析了发动机辅助制动技术和工作原理,然后又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了模拟的发动机制动仿真设计。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动机辅助制动模型,主要是选择排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和排气背压几个方面展开的模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因素都会受到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发动机转速在增加的时候就会加大气缸内的压力,从而使峰值接近最大值;同时发动机转速也会影响制动力,在发动机转速增加的时候也会增加制动力,同时制动力减少会降低制动力矩;发动机转速在恒定的情况下,制动力矩会受制动力矩的影响而变化。制动力矩和减速制动会受到排气门开度值的增加而变大。排气门开度值在增加的时候会增加排气背压,会引起制动力矩变大。  相似文献   

17.
范李  宾军  罗章华 《汽车科技》2013,(3):23-26,47
介绍了发动机排气缓速器的工作原理,针对汽车在连续长下坡行驶时对安全稳定车速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动机排气缓速制动控制方法,对控制器结构和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8.
对汽车发动机减压缓速器进行台架试验,并结合汽车参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验证了发动机减压缓速器能满足汽车在常见坡道上的制动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汽车实际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输入、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挡位作为输出确定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离散控制系统,并提出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在虚拟的多坡度道路上,计算实际车辆在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辅助制动作用下的行驶过程,表明设计的离散控制系统可使汽车在预期目标速度下行驶,且行驶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量小,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9.
缓速器是车辆的辅助制动装置。目前,我国高档大、中型客车已较普遍采用缓速器。缓速器有3类: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和磁力缓速器。磁力缓速器在日本应用比较广泛,其优点是维护成本较低,缺点是制动转矩较小。液力缓速器曾在厦门金龙XMQ6128、XMQ6ll8G和XMQ6llZG等型车上使  相似文献   

20.
液力缓速器对于山路工况运行的公路客车辅助制动效果更好.本文主要介绍公路客车用液力缓速器的工作特点、应用匹配及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