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无核密度仪(PQI)快速无损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用试验室的最大理论密度来计算压实空隙率,并用统计分析方法来评价路面的离析程度。通过在二广高速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快速、无损、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不同,以某一级公路为研究对象,现场取样后进行室内试验研究。通过PQI无核密度仪对沥青混合料密度进行测定再换算为空隙率,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将离析分为细集料离析、无离析、轻度离析和重度离析。通过室内试验得出:细集料聚集部位其高温稳定性下降约51%,粗集料聚集部位高温稳定性下降约25%~50%;细集料聚集部位低温抗裂性提高了约87.66%,粗集料聚集部位下降了约14%~51%;细集料离析时水稳定性提高了约9.93%,粗集料离析时下降了约7.5%~38.6%;细集料聚集部位的抗疲劳性提高了约9.68%,粗集料聚集部位下降了约36%~65%。通过对山西省某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离析部位的实地勘察,得出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混合料拌和及运输过程、严格控制摊铺机的选择和摊铺操作及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控制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避免出现离析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采集方法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图像采集条件,通过对AC-13、AC-25级配类型混合料图像、不同光照强度下沥青混合料图像、不同采集高度图像进行数字图像预处理,采用四边静矩变异系数评价图像均匀性,并对比分析变异系数结果.研究结果表明:500张AC-13、AC-25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图像静矩变异系数结果,主要集中于0~1.5%区间,下面层AC-25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相对上面层AC-13更易产生离析;在光照强度充足情况下,不影响均匀性评价结果,但在夜间光照不足时结果出现偏差,需要对图像采集进行光照补偿;采集高度为60 cm时,集料颗粒面比与实际相符,随着采集高度的增加,预处理图像中大颗粒粘连颗粒增加,影响均匀性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离析状况,主要是由其混合料组成成分中集料的分布状态所决定。基于这一点,在对目前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评价方法进行回顾的同时,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评价方法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对不同设计方法下的不同公称最大粒径混合料进行动态弯曲疲劳试验,分析不同设计方法及公称粒径对混合料疲劳特性的影响大小及规律,对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疲劳特性进行试验研究,以期为设计耐久性较强的沥青碎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碾压施工角度分析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的离析现象,碾压离析起源于摊铺机铺层沿熨平板宽度上的压实功差异、作业不稳定或压路机在碾压宽度及长度方向压实功的变化和碾压工艺的变化.碾压离析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根据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对沥青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对混合料的类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进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与碾压进行了分析,为广大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及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ATB-25沥青混合料由于存在大骨料含量相对较多、中间粒径骨料含量相对较少、混合料表面积相对较小、对沥青用量较为敏感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离析,压实比较困难。因此,施工中需要通过对ATB-25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进行优化,以减少离析的发生,保证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9.
Superpave法确定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立 《交通标准化》2010,(21):39-42
在王兰高速公路大粒径沥青碎石下面层施工实践中,采用Superpave法来设计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m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30,确定其最佳油石比,并对最佳油石比下的LSAM-30进行路用性能检验,结果表明,采用Superpave法设计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渗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根据旋转压实密实度曲线计算压实特性参数,分析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和RAP掺配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MA再生混合料的K1和CEI高于AC,SMA比起AC更难压实;SMA混合料的TDI较高而K2较低,SMA再生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随着公称粒径的增大,K1和CEI逐渐增大、TDI逐渐增大而K2逐渐降低,混合料越难被压实,抗变形能力逐渐提高;RAP掺配率越高,K1和CEI越大、TDI越大而K2越小,再生混合料的可压实性降低而开放交通后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分布状态进行直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比较混合料截面上的集料对X轴和Y轴转动惯量的差异(集料的分布状态指标),可以定量地评价混合料的离析状况。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离析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及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如由水损害造成的网裂、坑洞、局部严重车辙、局部泛油、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等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有关。结合公路施工实践,分析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控制措施,以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就沥青混合料的离析进行了分类,通过分析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产生的原因及对沥青路面质量产生的影响,提出在摊铺之前使用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将沥青混合料进行二次拌和是解决温度离析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离析成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的主要因素。配合比设计、集料加工及堆放、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等环节均有可能产生离析。分析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离析的技术措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材料和温度离析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和温度离析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离析对路面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材料和温度离析发生的因素,提出了防止离析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离析是导致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离析的不同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材料离析和温度离析。文中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产生机理及其产生的危害,提出了从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控制离析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沥青面层的温度离析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各方面控制不严造成的。沥青面层的离析将严重影响路面的性能,因此,加强质量管理以减小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离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李健 《北方交通》2007,(4):30-32
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了混合料的级配、施工温度、摊铺和碾压等施工工艺过程中产生离析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改进工艺措施和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现在沥青路面施工时,沥青混合料在装料、运输及卸料过程中会出现三次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转运-摊铺的新施工工艺可有效解决该问题。将其与传统施工工艺进行对比,阐述其施工工艺、应用效果等,有利于其在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离析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特性,以AC-25C为研究对象,从集料规格选用、转运施工工艺、摊铺机螺旋分料器工作参数与摊铺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其离析控制原理,并提出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离析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AC-25C沥青混合料应选用S8、S9、S12、S14(S15)、S16等规格的合格集料;相对于传统施工工艺,采用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