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与运营,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沿线的应用规模越来越庞大,产生的视频数据爆炸性增长。基于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能及时发现监控画面中入侵高铁周界的异物,对保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高铁周界入侵视频图像样本库,利用统一的高铁场景视频图像数据、目标检测算法、算法运行环境和算法评价标准,测试不同场景、天气下目标检测算法的功能有效性和现场适用性,为相关部门提供智能分析算法的标准化测试,以推动铁路视频图像分析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线路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高铁安全生产及治安防范中"技防"的有效手段之一,前端采集点的设置是否能满足各业务部门的监控需求尤为重要。根据既有高铁线路视频采集点设置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参考部分高铁线路特殊地段采集点设置的成功应用案例,结合现有铁路相关规范、标准,对高铁线路视频采集点设置方案进行研究,并结合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线路视频补强工程的方案,为以后高铁线路视频补强工程中采集点设置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结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的特点。以此为基础,从高铁视频监控用户需求分析和建设难点等方面内容重点阐述建设高铁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4.
铁路旅客车站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安防技术手段,不仅能够辅助客运作业人员实时监视车站内的情况,对于预警、取证及指挥救援工作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首先针对铁路旅客车站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提出相适应的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选型及布点方式,再结合京张高铁项目,阐述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原则,最后对视频监控领域新技术、新设备的铁路行业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结合沪昆高铁贵州西段、沪昆高铁云南段和渝万高铁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执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发布设计时速200km及以上铁路区间线路视频监控设置有关补充标准的通知》(铁总建设[2016]18号)的工程实践经验,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视频采集点设置、视频采集点安装、系统后台设备配置和系统承载网等方面,对"铁总建设[2016]18号文"在高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工程中的设计及实施方案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视频监控系统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从客专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出发,引入智能视频技术,讨论其先进性,并针对客专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论述智能监控系统服务客专的可行性,并展望了智能监控系统在客专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视频分析技术综述及铁路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频分析技术作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国铁路通信系统之中,为铁路安全的监控提供了一种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视频分析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实现原理,分析了国内外视频分析的应用现状和铁路市场未来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京沪高铁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并对线路视频监控及视频区域节点互联互通的方案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研究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与BIM融合应用方法,以提升系统的用户交互、数据应用能力。分析BIM在构建三维虚拟空间、关联监控场景数据的优势,通过构建BIM融合应用功能模块的方式实现系统融合,利用视频接口、BIM预处理、数据共享等完成数据交互,经过三维虚拟空间构建、摄像机范围虚拟、监控对象数据关联进行数据融合,支撑实现监控能力仿真、对象关联调用、数据叠加显示等应用功能,并提供三维可视化及增强现实交互能力。通过将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与BIM融合应用形成数字孪生体系,有助于提升铁路泛在感知能力,在智能高铁中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铁列车运行前方出现异物入侵、人员侵限、隧道落物、山体滑坡等突发危险情况时,司机如何提前实现险情预判并采取措施,设计开发了基于5G的高铁列车超视距行车辅助预警系统。通过高铁沿线部署的摄像头等智能感知设备采集视频信息,并通过光纤传回铁路局智能视频云平台及视频共享中心,进行险情智能识别;结合列车寻位进行关联计算后,通过5G网络将视频及报警信息传输至动车组司机室的车载显示终端,为司机提供超视距视频展示、前方险情报警及行车导引等功能。该系统已在广深港客运专线开展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高铁行车安全提供了新的技防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集中式智能RTU可同时监控32条线路,兼具SCADA、故障告警/录波、相间短路/接地检测、漏电检测等功能。分布式智能RTU兼真SCADA、故障告警/录波、相间短路/接地检测、漏电检测等功能。故障测距系统为高铁、城际、普铁等电力线路提供故障在线行波测距最佳解决方案。网隔监控系统既可以分散安装,也适合于直驱式集中组屏安装,兼具SCADA、故障告警等接触网隔开监控功能。辅助监控系统实现变配电所的视频、环境、安全、消防监控,各类告警;远程控制空调、照明等;与远动系统接口实现视频联动;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报表等。  相似文献   

12.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业务需求出发,分析了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的选择,提出了智能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是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并对H.264、M-JPEG、MPEG-4几种视频压缩编码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选择了适合铁路视频监控的编解码方案。  相似文献   

13.
陈德东 《中国铁路》2014,(10):73-74
<正>铁路高清,路漫漫其修远兮高清技术给视频监控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高清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高清视频监控能够提供更清晰细节、更大监控场景、更准确智能分析,在公共安全、能源、交通等领域已经大量采用,高清对于各行业用户已不再是神秘且遥不可及的技术了。然而在铁路行业,高清视频监控的应用却珊珊来迟,整个铁路监控领域不足10%,在高铁的综合视频监控项目中均未对高清提出明确要求,只有车站安检区有  相似文献   

14.
介绍视频监控云平台、视频监控网络、视频监控网络安全和视频监控智能化运维建设方案及各系统之间实现融合的方式.通过视频监控体系化建设解决了各系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弊端,实现各系统之间统一管理、智能运维和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客运车站安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铁路客运车站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情况,分析系统的应用需求,应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设计了客运车站安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框架和实现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路客运车站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需求,说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软硬件框架,设计基于运动信息和梯度方向直方图相结合的行人检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在某车站应用后,达到了较好的实用效果。提出进一步改善系统功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铁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监测是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基础,有助于预防高铁周边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目前京沪高铁委托管理模式为依据,调研了京沪高铁周边安全隐患管理现状,研究了其安全隐患监控措施和整治办法,形成了闭环管理系统,在内外协调时采用“双段长制”;建立了基于高分辨遥感变换检测技术和北斗智能巡检终端的智能安全隐患监控流程。周边环境隐患智能监测系统利用智能技术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的天地一体化高铁安全隐患防控体系,解决了京沪高铁沿线各站段之间安全隐患信息不能相互共享、相互参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潘金 《中国铁路》2014,(9):95-97
随着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正成为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以高清IPC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成为当前监控系统建设的主流。Smart IPC在传统IPC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编码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在保障高清视频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高清视频码流和视频存储空间,集成丰富多样的智能功能可满足不同环境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高速铁路建设进入智能高铁时代。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人们提出了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概念,将系统信息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实现运行监控、智能分析等功能。目前铁路既有线辅助监控系统功能单一、智能化水平不高,各子系统独立运行,设备之间接口规范不一致,不能满足智能高铁的运营需要。参考国内外电网的技术发展路线,结合铁路实际情况,业内提出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的研究方向。本文依托京张高铁项目对牵引供电辅助监控系统开展研究,对配置方案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辅助监控系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京张高铁首次进行了全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系统连接现场传感器设备,通过应用高速信息网络,将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及开闭所内信息共享上传,为维护人员提供了自动化的监测手段,提高了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3)通过采集现场运营管理数据在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对牵引供电系统的状态评估,帮助运营人员优化维修策略;(4)本文成果可为铁路项目牵引供电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铁路行业视频监控系统维护现状,从目前铁路视频运维需求研究铁路视频智能运维系统设计;介绍系统功能及架构,阐述系统建设效益。铁路视频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检测、故障诊断、修复反馈等问题,有利于用户快速掌握前端设备运行情况,为监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