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迅速打造部署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也就成为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典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从设施建设、长远规划、管理服务、特色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的建设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越来越迫切的测试需求,在国内现有的智能网联示范区基础上,概述了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测试场地建设方法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着重分析了建设要点,测试工况和实际测试经验总结兼顾,对测试场地的建设提出建议,并在测试方法上提出了V2X的测试框架,对智能网联专用测试场地建设以及测试方法研究具备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下,为满足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需求,上海、北京、重庆、深圳等地均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并投入使用。对目前国内封闭测试场的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和分类,并以同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基地为例,对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设计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迫切需要安全可靠的测试场进行试验。首先分析国内外传统汽车试验场的现状,发现影响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场地选址和道路设计,然后针对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发展现状,从场地规划、通讯建设和运营管理3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最后总结出建设思路:其一,基于传统汽车试验场升级改建;其二,建设全新专用型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前者会受原有场地的限制影响后期发展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智能网联试验场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对交通环境感知以及应对能力的场地,其技术涵盖了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且智能网联技术提出时间较短,无论是多个行业之间的融合还是政策标准体系都处于摸索前进阶段,都将对智能网联试验场的建设规划设计以及研究测试带来很大的挑战。而想实现安全、实用、经济的智能网联试验场建设,则可通过试验场的平面布置明确试验场定位,强调测试分区,着重分析测试场景,配以相关智能网联设施,检验智能网联试验场规划设计以及研究测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内由于缺少智能网联汽车专用试验场从而导致对测试需求愈加迫切的现状,介绍了国外已建成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国外几个专用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概况、特点以及测试要素。并以此作为参考,结合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与交通特色,提出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应以分段建设为核心思想,从道路环境、配套基础设施、辅助测试设备、网联汽车测试等方面进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无人驾驶"车辆运行安全测试的基础设施.构建测试场景、分析测试场设计要素和技术指标是测试场设计的核心.基于"车-路-环境"的测试场景分类,给出典型测试场景模型构建方法和建设需求,可用于支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不仅是在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等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在各地建立了多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用以促进相关技术进步,支撑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本文从仿真测试和实车测试两方面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技术,分析了典型测试技术应用案列,总结了封闭场地和开放道路测试现状,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是保障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中道路测试是最重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之一。因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受国家相关法律和规范限制且存在测试周期长等不足,因此目前业界多通过构建封闭测试或示范场地的方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基于上述现状,本文首先全面梳理了目前国内18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示范基地的规划、建设及测试进展,然后从建设周期、运营单位、建设规模、政策支持、研究创新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从测试理论体系及标准规范、测试场景库构建、测试装备研发、部委协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内智能网联商用汽车蓬勃发展,为满足智能网联商用车的测试与开发的需求,我们从智能网联试验平台的总体架构及道路环境建设、数据管理平台和调度中心几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更好地支撑了智能网联商用汽车封闭测试区的日常运营管理、测试车辆监控与测试评价。  相似文献   

11.
智能网联汽车搭载了先进的环境感知系统及智能逻辑算法功能,具备环境感知及智能决策功能。但对于道路盲区的预测及控制,是单车智能无法跨越的壁垒。目前,路侧感知及车联网技术已成为未来发展无人驾驶汽车、道路通行安全及效率提升的公认技术路线之一。文章通过标准梳理及走访调研国内车联网测试场、示范区,以测试场景为依托,提出道路技术参数设计方法及最小通信距离设计方法,结合设备设施布置要求,提出一种封闭测试场车路协同系统设计方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全场景封闭场地闭环测试及验证。  相似文献   

12.
环境测试是实现高级自动驾驶的重大技术问题,阐述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测试发展现状,阐明了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建设的必要性。深入挖掘国际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建设项目提出的场景框架,然后提取场景框架中的环境要素,指出相应环境要素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影响。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的环境要素,并凝练了海南热带测试场景环境要素中的气候、交通和植被要素特征,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为高级自动驾驶实施落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智能网联汽车封闭道路测试作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重要一环,其执行方法将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研发和验证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文章基于汽车传统ADAS测试执行方法,首先从测试场景、测试环境、测试车辆控制和测试结果响应方面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ADAS测试的异同;其次,依托ADAS测试框架体系,结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特性,...  相似文献   

14.
全面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相关的政策导向、测试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对比分析了仿真测试与实车测试的特点,重点分析仿真测试的技术基础与技术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测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仿真测试评价工具链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需加速测试场景库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正处于测试验证转向多场景示范应用的新阶段,产业化应用需求日益迫切,车辆安全问题更加凸显,针对车辆产品安全的测试评估方法成为关注焦点。由于智能网联汽车及其运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安全事件的偶发性,传统的高里程实车测试在效率、成本等方面难以适应自动驾驶测试评估的发展需要。从第三方视角出发,在汽车生产企业研发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与应用需要,通过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目标,对比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和实际道路3种测试方法的特点及优缺点,提出基于场景的 “三支柱”融合测试评估方法,为综合评估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竞争的关键,作为技术迭代和商业化应用前的关键环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和示范应用受到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总结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情况,并对主要测试区和先导区建设进度和先进成效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先进成果,研判测试示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助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专家观点     
正李骏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说:"要加速推进'五个标准'。第一是加速推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的建设;第二要加速中国智能网联核心技术的突破;第三个是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数据库建设;第四是要加速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能力建设;最后一个是要加速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设计需要将传统道路工程与新兴智慧交通工程深度融合,兼顾道路基础设施与智慧交通设施设计要求,引入互联网企业迭代与共享思维,提出测试相对集中、柔性可控可测、专用共享统筹、标准适度超前的基本设计理论,并结合国内外多个测试场地情况,进行了完整解析.  相似文献   

19.
正智能网联汽车在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必须要在真实交通环境中进行充分的测试,全面验证自动驾驶功能,实现与道路、设施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协调,这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4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作为汽车产业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尖端技术和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产物,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产业变革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但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仍面临着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障碍,迫切需要测试示范区为其产业化提供孵化平台。本文详细梳理并介绍了我国现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情况,并对我国测试示范区存在的建设进度缓慢、建设内容重复等问题提出了明晰运营主体、明确功能定位等建设性意见,旨在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