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根林  孙永权 《船舶》1999,(4):54-62
本文讨论形成稳定气垫时出现的动量变化所产生的全部力,其中包括通常所谓的气垫动量阻力和气垫空气泄流动最差引起的喷射力。  相似文献   

2.
基尔斯法阻力预报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峥  林钧 《船舶》2003,(1):52-55
本文简要介绍了采用基尔斯修正母型船剩余阻力法估算阻力的程序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论述了现有实用浅水阻力计算方法的基本思路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各国试航规程中无浅水影响的最小水深及浅水影响的失速计算。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7.
根据船体阻力成因和预报方法的讨论分析,提出一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进行双艉船型阻力数值预报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势流理论计算兴波阻力,基于粘性流理论计算粘性阻力。通过对某典型散货双艉船与液货双艉船在不同航速下的阻力预报及其试验数据的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预报误差基本控制在4%以内。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易于实现、经济性较好,且预报精度能满足工程需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精确估计船舶航行阻力能够有效节省航行燃料,传统的阻力估计模型不能完全考虑风浪对船舶阻力的动态影响,导致模型的估计数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模型可信度低,不能用于估计风浪对船舶航行的阻力。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大浪条件下船舶航行阻力估计的数学模型,利用插值三次B样条曲线对船舶受力面进行网格划分。积分计算船舶静水航行时受到的静水航行阻力。将风浪对船舶的作用视为动态增阻,以平均增阻量估计船舶受到的风浪阻力。计算静水阻力与动态增阻之和,即为船舶在大浪条件下受到的阻力,完成对模型的设计。在3种风浪条件下,进行与传统阻力估计模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型在大浪条件下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偏差是传统模型的1/50,即设计的模型估计的数值更精确,模型计算值更可信。  相似文献   

9.
双体船的静水阻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Fr<0.38的9条具有对称片体的双体船的阻力试验资料,探讨了船型对剩余阻力系数CR的影响,应用归纳方法得到CR的峰、谷值及时应的傅汝德数的表达式.所有估算表达式均以参数:相对片体间距k/b、宽度吃水比b/T、棱形系数CP和排水体积长度系数CV的函数形式表示.按本文提出的双体船阻力估算方法所得结果与模型试验的吻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兴波理论与阻力图谱资料的高速双体船阻力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原苏联"方尾图谱"重分析和改进的基础上[1],基于兴波阻力的薄船理论与船模试验数据的结合,提出用兰金(Rankine)体的波幅函数代替实际船型的波幅函数,以确定双体船片体间的阻力干扰因子,从而计算得到双体船的兴波阻力.整个计算过程直接使用Microsoft Excel,对新方尾单体船电子阻力数据执行查值和进行主要影响系数的修正计算,粘性影响修正与总阻力计算;进行不同尺度的快速性方案比较,以及确定高速单体船或高速双体船的总阻力与有效功率曲线.通过WP60穿浪双体船一算例与船模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高效、灵活、便捷和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往采用模型试验方案缺少对阻力函数分析,导致设计效果较差。为了获得阻力性能优良船型,利用非线性规划研究最小阻力船型。以兴波阻力、粘压阻力和平板摩擦阻力之和的总阻力为目标函数,设计变量,以此修改船型参数。设置基本约束条件,结合最小阻力船型优化流程,分别对改良后的横向剖面和线型进行分析,由此完成最小阻力船型设计。以集装箱船为试验对象,对比分析模型试验方案和非线性规划方案船型所受阻力情况。由对比结果可知,明显降阻效果证实非线性规划方案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线性兴波理论推导了单支柱小水线面双体船兴波阻力公式。粘性阻力采用传统的经验公式。编制了阻力预报软件。对船模M8501进行了阻力计算,阻力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这些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方法和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郑义  卢晓平  董祖舜  郦云 《船舶力学》2007,11(4):553-563
对一种新型高性能船-小水线面单体船的船型与阻力性能作探索性研究,通过船型分析与设计计算,提出了两种小水线面单体船的船型方案,绘制了其中一种型线简图,结合理论计算、模型试验与经验公式方法,对设计船型的阻力性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小水线面单体船各阻力成分分配特性、主船体部分几何参数、潜深、支柱形状对阻力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58.基本概念船舶设计中决定速度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在获得最合适的船体形状,也就是当决定主要尺度:长(L)宽(B)深(T)排水量(D)和主机需要马力(Ne)时,必须保证全船各部份在航行中产生最小的阻力。当设计船舶,决定其综合任务时,应尽最大可能满足全部技术规定的要求(速度,操纵性,倾侧度,稳性,强度等)。本章所述仅限于说明和速度有关的船  相似文献   

15.
沙波阻力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前人及作者的分析,沙波阻力取决于泥沙运动相对强度φ′;水流福氏数Fr;水流雷诺数Re;沙粒沉降雷诺数Rew和河床相对糙率D_(50)/Rb。根据420组水槽试验资料的回归分析,获得了沙波阻力关系式。回归方程与试验资料相比,相关系较达0.98;同黄河、长江和渭河的现场资料相比,也能很好地相符,用其计算平均流速能够得到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肥大型船进流段长度对浅水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三体船模型试验阻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该文在傅汝德数Fr=0.1~1.0范围内进行了三体船静水阻力试验,分析了侧体不同位置对剩余阻力的影响。文中将傅汝德数分成几个小区间,分别讨论了各个区间内最有利于减小剩余阻力的侧体位置,以期能在特定要求航速下选取出最佳的侧体位置,使得三体船的阻力性能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9.
碎冰海域中的航标需维修人员及时、安全、高效地检查和维护,所以以中小型单体航标船为基础,满足碎冰海域的维护功能和性能要求,将在与推进操纵方式相匹配的船体尾部线型、与碎冰直接接触的船首几何形状两方面开展船型方案设计,并运用数值仿真技术分别对静水阻力和碎冰阻力进行分析,探究在碎冰海域中具有较好阻力性能的船型。  相似文献   

20.
闫蕾  宗智  倪少玲  李海涛  孙雷  李磊  李柯 《船海工程》2013,(1):41-44,49
通过两艘不同线型、不同吃水的三体船模型较高试验航速静水阻力试验,分析三体船侧体布局对三体船阻力性能的影响,给出在不同航速范围阻力性能较优的侧体布局方案,验证侧体纵向位于主体舯前的三体船在高速段阻力性能更优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