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我国的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经常会遇到铁路周边存在油气管线(穿越或平行铁路)、油(危险品)库、运油专用线等危险源,尤其是铁路穿越化工厂区段时,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会对穿越铁路、平行铁路的管道以及铁路两边的库区、设备、专运线等产生电磁感应电势,同时产生危害,不但腐蚀管道,还有可能对操作人员安全造成人身危害。文章论述了电磁干扰的危害及原因并重点阐述具体的电磁防护方案,结合辛泰铁路穿越齐鲁石化化工区的电磁防护工程,提出了改进型固态去耦排流系统的电磁防护措施。文章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论述电气化铁路对铁路周边油气管线、油库等危险源的电磁干扰防护方案,结合实际工程,对国内同类型电气化铁路电磁防护工程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加大诸如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发展力度,交流电气化铁路的选线与机场导航台站的布局之间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机场导航台站的电磁干扰影响,为铁路选线的合理性、可行性提供技术支持,为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机场导航台站的电磁干扰影响防护设计和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在铁路建设过程中,电气化铁路与埋地金属油气管道的交叉时有发生,因此引起了一系列埋地金属管道的电磁干扰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模、实地勘测等手段,对电气化铁路引起的埋地金属管道电磁干扰进行了评估,为交流电气化铁路对埋地金属油气管道的电磁干扰防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更加便捷的交通换乘,将本地高铁和机场进行无缝对接已成为交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高铁和机场距离较近时,可能引起交流电气化铁路与对机场无线敏感设施的电磁干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实地勘测、类比分析等手段,评估了交流电气化铁路运营期间对机场甚高频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为铁路选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机场甚高频设备的电磁干扰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对通信电缆存在电磁干扰,结合工程实例,介绍直接供电方式接触网对通信电缆线路危险影响产生的原因、计算方法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电气化铁路对机场导航设施的电磁干扰影响,应执行国标GB 6364的相关标准。胶济电气化铁路与青岛流亭机场导航设施间的防护距离不能满足防护标准,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电磁兼容措施,避免铁路改线或机场搬迁。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找出相互间电磁兼容的条件,并通过实测验证,为设计提供防护依据。研究结果:推荐“现状电化”方案,并提出备用方案和应急方案。在电气化铁路具备通电条件后,实施校验飞行和防护效果检测。研究结论:对不满足国标规定的导航设施,对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作理论分折,为设计提供理论根据。并通过现场实测和校验飞行,验证分折结论。满足常规电气化铁路常速运行的电磁防护标准,在高速铁路200 km/h条件下也同样能满足防护标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营运里程和机场数量不断创下新高。电气化铁路对机场的电磁环境影响已成为电气化铁路选线和机场选址的重要制约因素。针对电气化铁路对机场空管监视雷达的影响问题,阐述了电气化铁路电磁干扰的特点及类别,并根据民航技术规范中的电磁干扰计算方法,结合某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为新建铁路工程选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电气化铁路的电磁干扰对机场的各类电磁敏感设施的影响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在铁路建设的前期做好电磁兼容的预测是关键.结合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电气化铁路与机场仪表着陆系统电磁兼容预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电气化铁路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依据湘桂线地处南方多雷区的工程特点,提出了牵引变电所一次、二次设备的直击雷、感应雷防护措施及牵引变电所防雷接地方案,可供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的防雷设计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电气化铁路产生的弓网电弧对航空器仪表着陆系统的电磁干扰,选取达成铁路复线电分相、锚段关节、普通点等典型位置,针对仪表着陆系统的工作频段,开展了弓网电弧的辐射测试。考虑环境因素,通过距离换算获得各典型位置10m处的弓网电弧辐射强度;应用电磁传播理论,推得电气化铁路垂直穿越航空器下滑道时的电磁骚扰最强点;以信号防护率为评估依据,结合弓网电弧实测数据,进行电磁兼容预测。结果表明,电分相处的电磁骚扰最大,在110MHz处电场强度的峰值检波数据达89.3dBμV/m;航向信号与骚扰场强之差只有9.2dB,低于防护率要求4.8dB。测试结果可为电气化铁路选线和机场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电气化铁路防护技术方案和排流方法,分析了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排流方式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排流理念和措施,完善了各种排流器的改进方案,为电气化铁路安全绿色运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电气化铁道牵引接触网对沿线铁路通信线路的电磁干扰及防护,重点介绍了一种更先进的防护新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静华 《中国铁路》2013,(12):63-65
以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钱江南引桥125m连续梁跨越既有沪昆电气化铁路为例,分析预应力连续梁施工工法,对棚架式防护技术方案和整体移动式防护平台技术方案进行比选。通过连续梁施工和采用整体移动式防护平台技术施作,并配套相应安全措施,成功实现大跨度连续梁安全、优质、高效跨越电气化铁路,可为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在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石武客运专线特大连续梁桥跨越京广电气化铁路技术.在净高有限条件下,特大连续梁桥上跨既有电气化铁路高压接触网,既要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又要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必须根据限界要求和现场情况,对接触网承力索及回流线安全防护方案进行设计,并提出具体的施工措施及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15.
良好地接地系统是防护大牵引电流等强电磁干扰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既有线桥隧区段接地系统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电气化铁路负荷的特点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对采取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国内外采取的相应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种高性价比的综合治理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交流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交流电气化铁路不仅对通信系统引起干扰,还会使电气化铁路附近的金属与导体间或金属导体与大地间产生感应电压而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干扰通信设备正常工作。为保证通信安全,需要对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电磁影响和电磁防护进行研究,从而给铁路现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电磁场对地下传输系统激励耦合的传输线方程及其一般解,建立了交流电气化铁路对地下传输系统干扰影响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影响机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危险影响的限值,以及磁耦合影响、地电流影响和干扰影响计算公式,计算出了引起超限隔距数据。研究结论:电气化铁路的铁道通信电缆和铁道通信光缆电磁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交流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光、电缆的影响,达到电磁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不同典型线路为例,开展电力贯通线感应电综合测试。通过测试架空电力贯通线和电缆电力贯通线上各类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并结合牵引变电所负荷过程同步测试,研究分析电气化铁路电磁干扰及牵引回流对该感应电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受到接触网电压、电流分布、线路结构、牵引供电方式、土壤电阻率、负荷电流等诸多因素影响,为降低电力贯通线感应电压和优化工程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郑州~宝鸡段铁路电气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对我国电气化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重点、要素、因子等进行了探讨。采用以点为主,点线结合的方法,根据工程对全线及沿线重要城镇区域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较好地解决电气化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预测电化后全线及重点城市区域环境的大气、水等污染现状将大幅度降低;噪声污染基本维持现状或略有增加;新增加的电磁干扰对沿线居民电视收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磁感应危险影响的计算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流电气化铁路的电缆防护是一个事关人身、行车安全的重要课题。结合峰福铁路峰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实例,介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的磁感应危险影响的计算及电气化铁路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计算过程中对可变因素较多的参数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研究并合理取值,以得到方便简洁、切合工程实际的参数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