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龙顶推施工是建造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以跨越一不对称狭长山谷的连续刚构桥(65m+120m+65m)为依托,分析了桥墩墩顶位移、控制截面内力和应力改善情况,提出了大跨高低墩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力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考虑了恒荷载产生的有利影响,以及预应力效应、高温合龙、收缩徐变产生的不利影响.大跨高低墩连续刚构...  相似文献   

2.
控制大跨PC梁桥长期下挠的综合举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PC)梁桥在运营后出现腹板开裂和跨中持续下挠等病害,在总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下挠成因的基础上,以在建的主跨为155 m江西泰和赣江公路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从恒载零挠度、加大跨中梁高和临时斜拉索辅助施工等新举措出发与传统设计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下挠的影响。结果表明:恒载零挠度设计,或者恒载零挠度设计和加大跨中梁高的综合设计措施对控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长期下挠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黄鹏宇 《交通标准化》2014,(19):105-110
连续刚构桥边跨常用的合龙方式是先完成边跨现浇段浇筑成型、最后进行边跨合龙段浇筑成型。某高速公路上一座主桥为5跨预应力连续刚构桥,采用边跨现浇段、边跨合龙段同时浇筑一次成型这一比较特殊的合龙方式。建立反映其边跨非常规合龙方式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通过对边跨非常规合龙方式和边跨常规合龙方式的有限元对比分析发现,边跨采用非常规合龙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施工控制,采用合理的预抛值,并在次边跨合龙时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可以得到比较良好的主梁线形和比较协调的墩顶位移,并且能保证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恒载零弯矩理论提出两种配束思路,通过一变截面悬臂梁,探讨两种配束思路的预应力配置特点,然后利用恒载零弯矩理论对某3跨PC连续刚构桥的顶板束进行重配束设计,考虑到施工便利性提出4种布束方案,并与原设计方案从内力、位移、应力以及钢束用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小悬臂、大悬臂束用量多而中间束用量少的配置方案在控制较多梁截...  相似文献   

5.
通过运用连续梁桥基本资料,从施工阶段划分,五跨连续梁桥合龙方式的选择,不同合龙次序永久作用效应分析以及不同合龙次序结构线形分析对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施工方法影响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合龙段浇筑过程中结构整体升温对劲性骨架的不利影响,以一座主跨为380 m的双塔三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着重分析中跨合龙后再解除塔梁临时固结与合龙前先解除塔梁临时固结实现主梁纵向飘浮两种方案对桥梁施工阶段与成桥阶段的内力影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先飘浮再合龙的优化施工方案。分析表明:优化方案在满足劲性骨架受力要求的情况下对结构永存内力与线形影响很小。该方案对悬臂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兑房河特大桥主桥为100m+180m+10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长8.76m,4#边墩52m,7#边墩27m。为研究高边墩大跨度现浇段施工方法对主桥线形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实桥模型,分析采用支架法和导梁法施工现浇段时主桥预拱度的设置,旨在为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连续刚构桥的合龙是该桥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通过对某6跨连续刚构桥的多种合龙方案进行结构变形、内力对比分析,依据顶推方案的优选,确定了最佳的合龙方案,确保大桥线形及受力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并为同类多孔连续钢构桥梁的合龙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区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时,地形条件不利于支架施工的特点,为减小边跨现浇段长度,提出4个不对称悬臂施工合龙方案。以某山区(72+120+72)m高墩刚构桥为例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合龙方案条件下的结构变形特点,探讨山区大跨度刚构桥各个合龙方案的适应性。结果表明:4个合龙方案施工和运营阶段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边跨线形调整值随着不对称悬浇段的增大而增大,且先合龙中跨有利于减小边跨悬臂端挠度;施工和成桥阶段最大挠度值和最大上拱值随不对称悬臂浇注长度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补充张拉箱梁顶板束和先合龙边跨均会导致中跨跨中位置的徐变上拱值增大;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不对称悬臂施工合龙方案,可有效减小边跨支架现浇段长度,为山区刚构桥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合理确定中跨合龙时的水平顶推力是控制连续刚构桥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变截面箱梁截面惯性矩的拟合曲线,以力法基本原理为依据,导出了墩顶水平位移的解析式,确定了水平顶推力的大小。最后以某三跨连续刚构桥为例,通过有限元法与解析法的分析对比,证明了本文解析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质点和质点系 (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 )质量加速度矩定理。由牛顿定律直接导出此定理 ,并给出此定理用于刚体平面运动的各种动力学方程 :矩心为定轴、质心、加速度瞬心、特殊速度瞬心、以及任意动点。这些方程最简明地给定了物体转动运动量与物体所受力系主矩之间的关系。此定理可以理解工科理论力学中儿乎所有用动量矩定理和用动静法力矩方程解的问题 ,而且比它们更直接 ,简明、方便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悬臂浇注施工法中支模标高的计算原理及前进分析与倒退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一些相关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模糊性     
Yager在1980年首先注意到模糊性的数学定义。本文指出,他的定义并不太成功。我们在半序集上给出了模糊性的新定义。并把模糊度作为模糊性的相容非负实数表示来重新定义。相应地、提出了模糊集的模糊性和模糊度的概念。讨论了它们的一些性质。 许多作者(1972-)都致力于用一些公设来界定模糊度、或者研究在一些公设下模糊度的表示形式。按照本文的观点,这些公设都是模糊度的自然推论。事实将证明,用模糊性来定义模糊度比之用公设来定义熵或模糊性测度要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14.
建筑工程预结算是工程造价的考核依据,也是项目投标核准的重要手段,提高预结算编制质量,对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实现项目预期效益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准确性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的有效措施,分别为:重视工程预结算人员专业素质与综合业务能力培养、加强工程预结算工作的监督和审计、重视合同管理、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建立健全企业内控预算编制机制.建议施工单位加强对相关措施的实施,提高工程预结算编制的准确程度,使施工企业实现预期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提高调车作业指挥模型系统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既有指挥模型可自动生成调车作业计划的基础上,研究解决了调车用线数可变、调车功能并行及用线方案优化等技术关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钩计划编制质量,而且增强了调车指挥功能的可调性和指挥模型的系统适应性,为编制、开发更具实用价值的应用软件提供了算法和规则。  相似文献   

16.
试图全面梳理、分析连词when-clause的用法:when-clause,除了表示“当……时候”,意为:during the time that之外,在具体语境中还有许多其他隐含义:时间先后、因果、转折、条件等逻辑关系,有时具有“突然性、巧合性及矛盾性”含义。  相似文献   

17.
辽西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公路建设中深挖路堑不可避免,形成的高边坡多为岩质边坡,边坡评价与设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岩质边坡的基本评价方法以及边坡坡率设计的经验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产资料的存在形式和所有制实现形式,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新近提出来的两个概念。它们的提出对于我国公有制的发展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正确地理解它,把握它,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阐述和论证了它们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Graph G,considered in this paper,is finiteand simple with vertex set V ( G) and edge setE( G) .Let d( x,y) denote the distance between xand y in G and W={w1,w2 ,…,wk}denote the or-dered set of V( G) .For any given v∈V( G) ,therepresentation of v with respect to W is the k- vec-tor:r( v| W) ={d( v,w1) ,d( v,w2 ) ,…,d( v,wk) }.The ordered set W is called a resolving set of G ifr( u| W) =r( v| W) implies that u=v for all pairs{u,v}of vertices of G. A resolving set of G with…  相似文献   

20.
杨巍 《北方交通》2008,(6):109-111
以阜新县南卧线公官营子大桥桥位设计为例,分析、探讨了桥位选择、水文计算及桥孔净长在确定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