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电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串行通信的可靠性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基本的80C195MC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及VisualC++5.0ga v Windows95平台下的PC机串行通信入手,结合串行通信的抗干扰措施,介绍了如何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实现80C196MC单片 PC机的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谐波测量装置的结构,分析了测量仪与PC机使用USB接口通信的必要性,阐述了Visual C++6.0环境下利用Windows API函数来实现USB接口通信,从而实现测量仪与PC机的数据交换的详细过程,并给出了通信程序的部分代码。  相似文献   

3.
用VB6.0实现PC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在Windows98下采用VB6.0中的通信控件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串行通信的原理及方法,对在并Windows98下实行串行通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简要介绍了利用Win32API实现多线程通信的原理,较为详细地介绍利用VB MSComm控件实现串行通信的方法,并结合自动跟踪补偿消弧控制系统的实例给出了基本的通信程序。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在VC++6.0环境中利用Windows Sockets设计SAILOR-B船站模拟器船船通信程序的网络通信模型,给出了在SAILOR-B船站模拟器应用程序框架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三维建模软件与OpenGL相结合的飞行仿真的实现方法。利用建模软件建立飞机模型,并将其转换为OpenGL的C代码,在VC++开发环境中实现了飞机模型的控制与显示、三维场景的模拟、以及场景与模型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从控制体积的离散思想出发,利用有限元的加权余量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中观交通流建模方法。并利用此思想建立了基于速度-密度关系宏观交通流LWR模型的中观交通流模型。研究了该中观模型的数值解法并且基于多分辨率仿真系统平台通过C++实现了该算法,通过仿真案例对模型的物理特性、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该中观模型的结果符合经典的流量、密度与速度曲线规律与实际场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Proteus仿真软件在电气信息类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通过Proteus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举例表明,该教学改革方案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Proteus仿真软件在电气信息类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通过Proteus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教学改革方案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有多种方式,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组成上位机——下位机系统,上位机——下位机之间一般需要进行串行通信,主要介绍了PC机与单片机实现通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介绍了利用辅助放大器测试集成运算放大器主要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弥补了"线上教学"实训场地不足,确保课堂教学"理实一体不打折,技能训练不断线"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一种循环水动态模拟装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上位机操作站和下位机智能测控组件组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上位机采用基于labview语言的监控软件,主要承担监控任务;基于TMS320F2812 DSP的智能测控组件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功能,在上下位机的数据通讯上采用先进的OPC技术.系统具有安全可靠、功能完善、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数据挖掘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频繁闭合模式挖掘算法——PFCI-Miner.该算法采用任务分布的主从方式,其中主处理器通过发送提出的前缀路径表(PrePthx)将挖掘任务合理划分,而从处理器借助提出的存储树(Trac-tree)挖掘局部频繁闭合模式,最后由主处理器挖掘出全局频繁闭合模式.此外,采用星形拓扑结构,使数据通信只存在于主处理器与从处理器之间,而各从处理器之间无数据通信且不需要同步.在由3台PC机构成的分布式环境下,对合成与蘑菇数据集的实验表明,PFCI-Miner较DP-FP算法、AFCIM算法和DFCIM算法的执行效率分别平均提高了43.66%、42.17%、53.48%和51.86%、47.62%、62.78%.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QUPLC、FXPLC为控制核心,MCGS为实时操作和监控中心,达到主站控制从站各电机的运行要求的目的。文中通过分析CCLINCK通讯的原理,研究了组态软件、QPLC、FXPLC、之间的控制以及通讯操作,包括组态软件MCGS和QPLC之间的组态设计,QPLC与FX-32MR和FX-32MT的通讯程序设计,并介绍了SFC顺序功能图在从站的设计,并介绍了SFC顺序功能图在从站的设计,实现仓库分拣系统的高效数据传输和稳定的系统控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舰船动力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基于以太网的训练模拟器的硬件、软件构成及设计方法.模拟器的监控系统界面采用组态软件开发,通过OPC协议与仿真模型软件进行数据交换;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基础设计接口系统,PLC与仿真计算机组成星形网络结构,提高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实际应用表明,该仿真训练系统稳定、可靠,可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15.
NTSC-A型制冷模拟器软件系统主要由上位机程序和PLC程序构成。在上位机程序中,详细阐述了制冷元件数学模型的建立、控制逻辑的设计以及控制界面的开发,这构成了功能完善、相对独立的桌面操作系统。PLC程序实现了数据通讯,并通过梯形图来完成相关的控制功能。培训效果显示,本系统功能完善、结构稳健,实时性、仿真性强,可以满足《STCW公约》的培训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为达到经济性目的,在现行四机组船舶电站控制技术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网络解决方案。该控制网络由一主站S7.200PLC、一从站S7—200PLC及四从站PPU(发电机同步保护装置)组成,PLC和PPU分别主要控制电站逻辑实现和发电机运行,主站PLC与从站PLC、PPU间的通信分别通过PPI和MODBUS实现。网络通信和控制逻辑均在STEP7-Micro/WIN中编程实现。应用实践证明其经济性提高的同时性能依然卓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油库分布式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RS485总线,以PC机为主控机,单片机为分布式从机.在主机与从机的通信接口中采用了TI公司的RS485接口芯片75LBC184,介绍了其原理及接口电路;使用TI公司的精密高速运算放大器TLC4502采集模拟信号并进行放大,给出了设计电路;采用了串行A/D转换器TLC1549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介绍了其原理及转换程序。  相似文献   

18.
现场总线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主流,其中之一的DeviceNet总线是一种基于CAN协议的符合全球工业标准的开放型通信网络的总线,相对于其他总线来说,它具有较大的领先性,突出的高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其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国内对DeviceNet总线的研究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本文通过对DeviceNet协议的深入研究,开发了主站设备通信接口,并编写通信接口的驱动程序和DeviceNet应用层程序,完成了实际设备的应用调试工作,从而解决了制约DeviceNet在我国推广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新的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测控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DSP系统板、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工况模拟装置、汽车转速仪表以及上位机。介绍了器件选型及硬件设计过程,分析了汽车仪表转速系数修正与标定、转速信号频率测量及系统测控流程。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转速传感器信号测量准确可靠,模拟工况控制快速平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我国首台1 750 m3/h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仿真训练器分布式并行智能I/O接口系统的组成和I/O数据通信原理,分析了这种I/O接口系统的特点,说明了接口驱动器和接口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和使用方法以及计算机之间的数据管理和数据通信等.为确保计算机之间的实时通信,采取数据集中管理模式对系统大量实时交换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多进程、共享内存等计算机应用及仿真技术的综合运用有效提高了系统高效性和实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