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外的推广和应用,其存在的问题不断出现,其中由于燃料电池散热系统中冷却液电导率过高导致整车高压绝缘检测无法通过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散热系统中冷却液电导率过高问题展开研究,重点对散热器本体及所含成分和冷却液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助焊剂在液相环境中会释放导电离子,散热器内表面在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助焊剂是导电离子的主要源头;冷却液电导率提升主要集中在冷却液初始循环阶段,其中的导电离子与助焊剂中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水套内冷却液从高温零件所吸收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因此,散热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效果,进而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会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车用铝制散热器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易发生渗漏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对铝制散热器的渗漏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热器中缺少冷却液时,因散热管带两侧流场分布不均,造成两侧散热管带因冷热交变导致的形变量不同,由于受到上、下水室的刚性约束,形变量较大一侧的散热管带易发生疲劳开裂,造成冷却液渗漏。  相似文献   

4.
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多采用自动补偿封闭式散热器,其结构特点是增设了储液罐,储液罐盖上有蒸气阀和空气阀。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冷却系统内冷却液的损失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转鼓试验台架上进行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试验,利用阶梯等速法研究散热器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散热器布置的情况下,燃料电池在较低环境温度下散热很好,但是当环境温度高于45℃后,原有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已无法满足燃料电池的要求,需要对冷却系统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开车的朋友对于防冻液并不陌生,"防冻液"即发动机冷却液,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散热介质.防冻液的主要功能是:在寒冷冬季停车时,防止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缸盖;而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则能有效防沸,避免出现"开锅"现象.汽车防冻液作用大,直接影响汽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汽缸穿孔康明斯柴油机采用无套缸体,汽缸外壁直接与柴油机冷却水接触进行散热。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冲刷汽缸的外表面,会在汽缸外表面形成穴蚀及汽蚀现象长期如此下去,会使汽缸外表面的迎水面出现较密集的凹坑,严重时会使汽缸穿孔,冷却液便由此进入汽缸,并渗入柴油机油底壳内。机油散热器损坏散热器芯由一排铜管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铜管中流动,机油在管外循环。  相似文献   

8.
1前言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液散发到空气中,因此,散热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进而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奕  陈建利  赵阳  许思传 《上海汽车》2010,(1):19-20,48
以某型燃料电池客车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量进行设计计算。根据已有的冷却风扇的性能曲线以及散热器的管路阻力曲线确定风扇的工作点,从而确定流通风速。根据已编制的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计算程序计算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为改进目前的客车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计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燃料电池汽车因为其自身特性的原因,在散热上同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散热器的散热可以考虑通过加大风扇的功率、增加散热器的面积以及改变散热器的布置位置来实现,上述3种措施在某款燃料电池轿车上得到了实际应用,经试验验证,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侧置式重型柴油发动机舱内的冷却模块(中冷器和散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发动机舱及冷却模块的内部三维流动与传热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舱内冷却空气流动与冷却模块的传热耦合仿真分析,研究了中冷器和散热器在前后布置与上下布置两种形式下的散热性能。结果表明:与中冷器和散热器的前后布置形式相比,采用上下布置形式时,散热器冷却液出口温度基本不变,中冷器热侧出口温度降低了24%。中冷器和散热器上下布置形式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热负荷,减小发动机冷却模块尺寸,节约材料,优化发动机舱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Al质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翅片管传热元件的结构与特点 ,对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与管带式散热器进行了对比试验 ,并对试验所得的传热与阻力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传热性能和可靠性优于管带式散热器 ,且体积小 ,质量轻 ,工序少 ,是目前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理想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散热器翅片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运用AMESim软件搭建某商用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散热器翅片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散热器的外翅片间距对其散热能力有较大影响,随着翅片间距,散热器换热能力增大;散热器内翅片间距的变化并不会对散热器的散热性能造成明显影响;散热器内翅片的高度不宜过小。  相似文献   

14.
汽车散热器之平底形换热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将汽车散热器的波浪形换热带折弯处的圆弧形状改变成为平面形状后,能扩大冷却管向换热带导热的面积,提高汽车散热器的换热性能,加强换热元件之间的钎焊连接强度,减少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耗。  相似文献   

15.
散热器性能评价和标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价散热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是散热器Qn,和空气阻力△Pa,Qn数值愈大,散热效果愈好,△Pa则正好相反,分析介绍了风扇功率判别法和风扇特性曲线判别法,首次提出了动压差判别法。通过对以上三种判别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应建立散热器模拟试验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用管带式散热器,在试验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建立预测管带式散热器的传热与流动阻力的数学模型,即传热因子j(柯尔朋数)和摩擦因子f(范宁摩擦系数)的计算关联式,并且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在常规工况范围内基本吻合。同时,也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了Y. J. Chang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利用所编制的计算程序分析了散热器结构参数对散热器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改进散热器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了目前描述汽车散热器热力性能和阻力性能的常用计算模型,并结合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建立了用于各类计算的性能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CAD软件。  相似文献   

18.
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评估需要压降-流量曲线和换热量-流量曲线。传统方法只是选定某个工况分别评估两条曲线,甚至仅仅选定某个工况点的压降值和换热量值。文章介绍的新方法是定量地将两条曲线关联起来评估散热器性能。此方法更具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通过零部件数据分析来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节约开发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19.
Nanofluids, the fluid suspensions of nanomaterial, became a promising fluid that is invoked when heat transfer increase is required. Using of nanofluids as a coolant in the engine radiators is a crucial topic for the thermal engines manufactrers due to the expected enhancement in the cooling process. In this study, Two nanofluids (Al2O3/water and CuO/water) flowing in a flat tube of radiator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to evaluate thermal and flow performance. The resizing process for the radiator is performed by using nanofluid instead of water flow.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adiator volume is achieved due to marked improvement in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while, the required pumping power after this reduction in the volume is increased over that needed for base fluid. The normalized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to the pumping power) is found to be a function of both Reynolds number and nanofluid concentration ratio while the ratio of the normalized heat transfer i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ly on the nanofluid concentration ratio. These dependencies are formulated as general correlations.  相似文献   

20.
罗静 《天津汽车》2011,(3):27-28
基于目前的半导体制造技术,LED输入功率中只有大约15%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其它的则转化热能,如果LED散热问题解决不好,输出光功率减小,加速芯片蜕化,寿命缩短,不能突显灯具的优势。文章在某轿车现有前照灯组合结构的基础上,制作了LED汽车前照灯样灯。介绍了热管散热器的导热和散热方式,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散热效果较好,指出热管散热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散热方式应该向智能散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