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耦合的方法建立了儿童约束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运用PSM(Prescribed Structure Motion)子结构法研究侧碰撞中儿童约束系统的相关设计参数对3岁儿童乘员动力学响应及其损伤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儿童安全座椅侧翼的深度、儿童座椅安全带开孔的位置、儿童座椅安全带刚度对儿童乘员的头、颈部及胸部的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大,适当地调整这些参数可以降低3岁儿童乘员在侧面碰撞中的受伤风险。  相似文献   

2.
基于客车正面碰撞对乘员的损害特征,通过设计客车座椅动态试验模拟整车正面碰撞试验,研究分析了客车正面碰撞中乘员的损伤机理.研究表明:安全带类型、座椅填充物吸能特性、座椅布置方式及约束隔板尺寸均会对乘员损伤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三点式安全带相较于两点式安全带对全面改善乘员损伤风险效果明显,头部损伤减小了 66.44%,胸部损伤减小了 48.34%,左、右侧下肢损伤分别减小了 45.36%、65.05%;座椅填充物对改善乘员头部损伤风险积极有效,吸能特性优异的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头部损伤减小了 55.78%;有高度偏差的座椅布置方式会增加乘员胸部损伤风险,胸部损伤增加了 11.46%;适度增加约束隔板尺寸,能够使乘员头部及靠通道侧乘员胸部和下肢损伤风险减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MADYMO软件建立对称折叠、星形折叠和环形折叠气囊以及车内正面碰撞仿真模型.通过模拟配置了有限元安全带、假人和不同类型气囊的车内正面碰撞试验,对比不同气囊折叠方式对乘员损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对称折叠气囊相比,环形和星形折叠气囊对乘员的主要损伤值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SAE J2114平台翻滚试验标准,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带有驾驶员约束系统的车辆翻滚试验仿真模型,分析了安全带、乘员头部空间、翻滚初始整车模型质心加速度对翻滚碰撞中乘员伤害的影响;得出系安全带能有效保护乘员减轻乘员头部伤害、避免乘员被抛出车外,较小的乘员头部空间可以减轻对乘员头部和颈部的伤害,以及相对于胸部伤害乘员头部伤害对模型抛出加速度更敏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汽车座椅、安全气囊、安全带等乘员约束装置都是专门为成人设计的,这使得儿童乘员在乘车时,位置过低,视野不宽,安全带过于宽松,很不安全也不舒适。而且儿童的身体结构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要脆弱得多,在遇到车祸时造成的伤害也更大。所以仅采用这些专为成年人设计的安全设施来保护儿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用额外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儿童的乘车安全,  相似文献   

6.
首先,采用分离式仿真法,将基于整车结构正面碰撞计算模型所得的B柱减速度曲线作为碰撞加速度冲击波曲线,加载于台车试验环境中的乘员及其约束系统正面碰撞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其次,采用车身、乘员一体化仿真方法,计算实车碰撞环境中的包含乘员及其约束系统的整车正面碰撞计算模型.根据乘员头部和胸部的伤害值、车身耐撞性等评价指标,研究这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的差异,进而探讨质量补偿法对计算成本低廉的分离算法的计算结果的优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Hypermesh软件建立某小型纯电动车正面碰撞及乘员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进行车辆正碰仿真计算,基于正交设计的方法,对安全带点火时刻、安全带刚度、安全带滑环摩擦系数、安全带上悬挂点高度4个参数进行设计优化。以驾驶员伤害值作为评价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驾驶员损伤影响的主次程度,及最佳安全带约束系统组合参数,使驾驶员伤害值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两列地铁车辆碰撞仿真所得响应作为边界条件,构建局部乘坐环境模型进行单独的二次碰撞分析.以FMVSS208标准为损伤预测依据,探讨了二次碰撞中座椅端部材料及布置方式、同一座椅上乘员人数变化、不同车厢这三种变量对坐姿假人损伤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坐姿乘客在碰撞事故中损伤主要集中在头部和胸部,由于局部集中载荷过大易导致相关部位骨骼和内部脏器的损伤,同一座椅上的假人数量变化直接影响假人碰撞响应峰值.合理的座椅端部布置可以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相反,不科学的布置方式也会加重对乘客的伤害,假人碰撞响应的力学参数最大值可以作为地铁内饰结构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侧面碰撞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研究侧面碰撞对于保护乘员安全是很重要的。改善车辆结构以减少乘员伤害情况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改善B柱的结构对侧面碰撞的影响很大。而通过对两辆车B柱更改前后侧面碰撞乘员伤害情况的研究,提出“合理的B柱结构可以降低乘员伤害指标”的结论,可以使车辆在不安装气囊的情况下,降低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以有限元法为主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用计算仿真技术和产品的设计研究相结合,使得新车型的被动安全性在设计研发阶段就得到控制。同时应用MADYMO和CAD/CAE软件对乘员约束系统进行建模及模拟仿真,充分挖掘乘员约束系统的潜能,降低了乘员伤害指标。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汽车儿童座椅使用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汽车儿童座椅的使用情况,指出汽车儿童座椅在使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保障儿童乘客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试验的汽车40%偏置碰撞抗撞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并验证了偏置变形壁障块模型、某轿车全宽碰撞模型的有效性,按照欧洲ECE R94.01法规建立该轿车的40%偏置碰撞有限元模型,基于虚拟试验技术对该轿车进行40%偏置碰撞抗撞性分析,确定该轿车40%偏置碰撞抗撞性改进方向和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衡量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停车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确定性,引入停车时间可靠度的概念。配建停车场停车时间可靠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类型、区位因素及停车场规模。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停车排队时间、停车搜索时间和用户忍受时间是计算停车时间可靠度的决定性指标,据此建构停车时间可靠度模型。其中,停车排队时间按照非满位排队时间和满位排队时间进行讨论;停车搜索时间是在已有丈献基础上进行的细化;用户忍受时间通过排队等待率来反映,通过模糊数学理论进行计算。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某市区综合商业大楼配建停车场的停车时间可靠度进行计算,并评估了停车场当前状态下被用户接受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依据C-NCAP中100%重叠正面冲击固定刚性壁障试验规定,应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某越野车车架正面碰撞仿真计算模型,并应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某越野车车架进行耐撞性仿真研究,并从车架碰撞变形、碰撞加速度和碰撞速度等方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架前部纵梁发生理想的纵向有序的褶皱变形,车架类S型梁的拐角部分发生弯曲变形,且碰撞加速度曲线和碰撞速度曲线并非理想,说明车架结构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揭示高职高专院校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健康素质的差异和产生的原因,为采取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比较研究和数理统计等,得出研究结果,并给出结论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微型客车前部在正面碰撞事故中吸能区域较短,基于VPG有限元前处理软件、LSDYNA后处理软件为平台,分别建立了不带螺纹剪切吸能装置和带有螺纹剪切式吸能装置的微型客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无吸能装置的客车前部变形很大,威胁到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而有吸能装置的客车前部变形较小,B柱加速度变化曲线比无吸能装置时较平缓,从而很好地保护了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螺纹剪切式吸能装置使汽车前部的正碰吸能性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而建立的关于噪声对居民影响的评价模型,可从交通噪声的实测值和居民对噪声的反应两方面进行评价。相关实例表明,该模型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噪声对居民的实际影响程度,有助于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