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K197+606-K197+646滑坡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树信  陶涛 《交通标准化》2014,(13):112-114
以青银高速公路K557+000~K557+710段路基病害为背景,结合勘察试验数据,分析了该路段的路基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病害产生原因,并计算了该段路基的稳定性及地基沉降量。  相似文献   

3.
阐述郴州市107国道绕城公路K5+590~K5+690段左侧山体滑坡概况,通过分析滑坡形成机理及边坡稳定性,对支挡构造物进行计算及评价,制定出合理的滑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镇至大同高速公路K72+500—K77+600段软基路段进行了沉降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工后沉降不能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中采用了相应的处治方法并提出对应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措施,从而确保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公路高填方路堤施工处理不当,常会发生沉陷等病害现象,对公路的正常运营遣成极大的危害。通过对临汾至大宁公路K25+290-K25+390段路基病害现场实际勘察,对其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做出了分析评价,稳定性分析已成功地应用到施工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石环公路(省道S101)是石家庄的环线公路.环路总长74.828km。西环防洪堤段为改渠段(K44+800-K45—470、K45+810-K46+200、t、K47+900-K47+996).地基软弱。为了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及保证桥头高填土路基稳定性.我们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  相似文献   

7.
张花高速地处湘北山区,地形复杂,雨量充沛,易发生滑坡灾害.在这种情况下处治滑坡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对张花高速公路K128 +690~K128+ 890段路堑边坡滑坡处治进行了分析,取得了理想的处治结果,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祁临高速公路K909+085--K909+450段边坡整治工程实体,分析了该边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坡面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且评价了坡体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应的边坡整治方案。通过近两年的运营,认为设计方案合理、经济、可行,其思路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线路全长6.479km。其中K62+110~K62+240段左侧边坡最高约51.7m,采用6级边坡防护, K62+920~K63+230段左侧边坡最高约56.7m,采用7级边坡防护,均为二元结构边坡:上部为坡积粉质粘土,其下为(晶屑)熔结凝灰岩及其风化层,基岩埋深较浅。该边坡岩土结构较为破碎,开挖后高度大,稳定性差,须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施工过程需加强边坡变形监测,根据监测情况进行动态设计是本标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相似文献   

10.
喷锚网支护技术可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根据滦赤线东营至西瓜园段K6+300~K6+725段路堑边坡采用喷锚网支护的工程实践,介绍了特殊岩土边坡运用喷锚网支护的设计方案、材料要求、施工方法、技术措施以及现场质量管理和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平定高速公路K128+700~K136+298.442段高填路基基底强夯施工的工程实践,对强夯施工的方法、工艺过程、检测方法及施工效果进行了介绍,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滑坡成因分析及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涛 《交通标准化》2009,(15):202-204
某高填方段路基置于松散土石堆积体之上,属滑坡堆积体,对路基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在分析该路段地质条件和滑坡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处治方案,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涂凌云大桥跨径组合为29.4m+80.5m+93m+80.5m+29.4m,中间3跨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两端25.55m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半拱),文章对横梁吊装顺序进行比选,并对所选方案进行静力计算和稳定性评估,验证了所选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长安综合试车场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控制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高速公路而言,汽车试车场的建设具有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项目管理及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而且在我国它的设计和施工没有现成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对长安综合试车场(垫江)高填方路堤试验路段的高速环道断面和标准坡道断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试车场典型断面高填方的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了黏土路基经过石灰土换填后典型断面路堤的沉降变形情况。研究表明:石灰土对高填方路堤的沉降变形和稳定性有着很好的改良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了路堤的沉降变形以及表面沉降差。  相似文献   

15.
公路工程中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将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尤其是高填方路基,如果施工技术不当或质量控制不严,很容易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效益.因此高填方路基施工时,必须严格组织施工,合理调控施工程序,同时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以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对高填方路堤在浸水情况下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了水位高低、路堤高度、加筋、填料性质等因素对浸水高填方路堤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水位时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比低水位时显著;浸水高填方路堤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填土层高度的25%~35%处;加筋能有效地减小浸水高填方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起到防止路堤填土层底部开裂和提高路堤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的大量修建,高边坡失稳现象时常发生.通过宁绩高速公路K19+520~ K19+660段右侧路基高边坡综合治理的成功实施,阐述了高边坡加强前期勘察、开挖后及时防护、加强过程监测、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思想,并对锚索在加固具有深层滑移面高边坡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呼集高速公路K415+950处路暂高边坡坍塌治理方案经过一年多的观测,证明效果良好,对于类似病害的处治可以推广应用,同时也说明,路基防护应以边坡稳定为前提,结合边坡地质情况,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大面积的圬工防护,真正做到“安全至上,资源节约”。  相似文献   

19.
王纯鸣 《交通标准化》2010,(11):229-231
通过冲击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阐明冲击压实对高填方填土路基整体稳定性、减少沉降量的作用及其经济社会效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武康二线新刘家沟隧道起讫里程为DzK123+902~DzK124+772,全长870m,位于半径1600m的曲线上,隧道进口右邻既有线,DzK123+902~DzK124+020段距既有花果隧道较近,最小线间距11m,新旧线衬砌背最近距离为4.0m。进口紧接新建千字沟中桥安康端桥台,正下方为316国道,地势陡峭,自然坡度大,处于公路、铁路立体交叉的咽喉部位。由于隧道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爆破施工很可能会影响到既有线结构稳定、运营安全以及316国道行车安全,施工安全形势尤为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