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沿线的热带雨林自然环境.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对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做一简单分析.并给出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一些符合热带雨林地区环境的减少水土流失影响的工程防治措施.可应用于减少热带雨林地区公路建设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同时结合现场调查及雨季水土流失的监测分析得出.工程措施能够较好地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能够有效地降低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建设所导致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
以元双公路为例,在分析工程特点、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对工程措施和植物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措施实施后,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取得了生态修复的目标。此研究结果对于山区公路建设中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以广东梅平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防治措施为例,通过总结归纳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各阶段主要特点,分析水土流失诱发机理及常见的表现形式,得出了水土流失对工程本身及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同时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围绕"最小扰动,最快支护,合理防护,及时恢复"的水土保持理念,从减少临时用地、合理消纳弃土、施工过程防治和施工工后恢复等几个方面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措施,项目有效减少了临时用地37.4万m~2,施工过程防护到位,工后恢复及时,有效减少了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为其他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马少杰  刘国东 《公路》2006,(10):128-134
高速公路的修建往往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西南地区的4条高速公路为基础,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并积极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以期搞好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结合西部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根据山区公路建设的工程及地形特点,分析讨论了公路项目对沿线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对大气、水体和声环境的影响,以及隧道工程的生态影响等。并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提出阶段性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并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采取相应的工程和植物措施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建设对热带雨林环境的影响及工程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夫才  赵迁乔 《中外公路》2004,24(6):109-112
通过对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沿线热带雨林自然环境的调查,结合高速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从自然植被、珍稀保护动物、水土流失、水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热带雨林地区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介绍了一些符合热带雨林地区环境的具体工程措施,可应用于热带雨林地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阐述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主要的水土流失问题和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同心—沿川高速公路沿线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大量调查,结合高速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从对自然植被的影响、对珍稀保护动物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等4个方面对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保护区环境的影响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给出了一些符合自然环境保护区环境的具体工程措施,可应用于自然环境保护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成因及其防治措施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存在施工扰动范围广,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强度大、难治理等问题,以重庆万州至开县高速公路为例,阐述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成因及其防治措施体系,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弃土场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破坏性的线外附属工程,弃土场对环境的破坏和水土流失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需对全线废方有所控制,另外一方面也要在施工工程中对弃土场进行合理设置和施工。弃土场的设置是评价建设工程好坏的一个因素,通过对高速公路中弃土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应对措施,为高速公路弃土场的设置、管理和处治措施建设,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考虑公路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并估算公路产沙量,从而为合理配置高速公路建设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提供依据,使用道路侵蚀模型SEDMODL2在西南喀斯特地区选取实例道路进行了水土流失估算,并使用USLE计算了路域背景水土流失量,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公路泥沙源的侵蚀强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对路域范围内土壤侵蚀加剧...  相似文献   

13.
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调查分析及保持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阐述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主要的水土流失问题和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亮  刘国东  蹇依 《公路》2007,(12):119-123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其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沿公路呈线形分布,在时间上与主体工程具有高度同一性。在对213国道郎川段(郎木寺至川主寺)所处的高寒地区进行的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搞好高寒湿地区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弃土场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破坏性的线外附属工程,弃土场对环境的破坏和水土流失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需对全线废方有所控制,另外一方面也要在施工工程中对弃土场进行合理设置和施工.弃土场的设置是评价建设工程好坏的一个因素,通过对高速公路中弃土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应对措施,为高速公路弃土场的设置、管理和处治措施建设,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洞庭湖区公路建设步伐加快,沿线的水土流失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南省省道S201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及危害,提出湖区公路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分布、水土流失预测数学模型、参数取值等,对湖区公路水土流失作有效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路穿越湿地的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康 《公路工程》2008,33(3):155-159
主要从公路施工和运营2个阶段,分析了公路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公路施工对湿地水质的影响;公路运营以后,路面径流对湿地水质的影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对湿地水质的影响;公路施工产生的水土流失对湿地的影响;公路施工和运营后,造成的大气污染对湿地植物的影响;公路建设对湿地动物的影响;桥梁施工对湿地的污染等。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公路选线、施工、运营几个阶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飞李锐  杨勤科 《公路》2003,(8):148-152
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很大。基于4条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修建公路所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都远大于沿线的初始侵蚀量,弃土弃渣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是公路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主体。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公路建成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作用后,公路沿线的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经过一定时间,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与公路减少的水土流失达到平衡,公路开始发挥水土保持作用。一般来说,区域水土流失越严重,公路建设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越大,达到平衡的时间也较短。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国道212线陇南段沿线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泥石流侵蚀强度远大于土壤侵蚀强度;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育最重要的外动力条件。水土流失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处理好公路建设与沿线泥石流防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公路穿越膨胀土地区路基的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路建设中,由膨胀土造成的公路病害相当普遍,已严重影响了工程技术人员对公路质量的正确评价和公路的正常运营,为此本文结合普惠高速公路工程实践,提出了几种防治膨胀土公路病害的措施,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