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杂地质环境中进行盾构进出洞施工有很大的风险,端头加固措施被应用于工程中来提高洞门区域土体强度.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某区间中间风井盾构接收工程为背景,针对苏州富水软弱地层特点,设计采用冻结法加固洞门区域土体,并采用钢套筒进行盾构接收,设计提出了相关工艺参数以及施工方法.根据盾尾和冷冻加固区域的相对位置以及施工流程,将盾构进洞段的推进施工分为三个阶段,比较分析各阶段的掘进速度、土仓压力等参数.并且监测数据显示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较好.冻结法与钢套筒法联合接收施工技术的成功应用能有效抑制漏水漏砂、有效控制地层变形,能为苏州周边地区或者相似地质特点的盾构隧道施工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绍兴地铁1号线区间工程中盾构隧道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情况为背景,研究软土地区盾构穿越锚索的处理技术。结合现场环境及地质条件,从造价、施工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常见处理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钢套筒结合人工拔除锚索的施工方案。实践证明:利用钢套筒护壁,能够安全有效地清除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锚索,同时避免大面积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盾构到达钢套筒辅助接收系统的改进设计及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盾构到达接收辅助装置钢套筒的设计背景和结构组成,结合接收场地实际工况和施工要求提出了3项改进设计,将钢套筒的球形后端盖板改为平面型以减少制造难度,在钢套筒上设置下料口以方便充填物的填注施工,采用加强型底座以实现盾构机的平移.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钢套筒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漏水、涌砂等风险,确保出洞安全,并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提高了施工的便利.  相似文献   

4.
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复杂地层盾构接收最容易发生工程事故。以长沙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盾构接收施工为例,对复杂地层注浆缺陷进行分析和补救措施研究,提出取消端头地层加固,在预埋洞门环时设置三道橡胶止水环,采用自己研发的内翻式止水帘布实现了安全接收。  相似文献   

5.
以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玉双路站—牛王庙站区间双线隧道近距离下穿运营2号线,同时进行盾构接收施工工程为背景,阐述盾构下穿前、中、后以及接收施工阶段的大管棚支护、多重注浆、刀具调整、掘进参数设定、自动化监测以及快速接收、洞门封闭处理等关键施工技术。在成都卵石和泥岩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时,通过采取大管棚预加固、自动化监测等技术措施,有效提升盾构在接收段下穿运营地铁线的施工安全系数,避免监测盲区。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桩基施工过程中钢套筒压入对邻近地铁产生的扰动,利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钢套筒的压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针对其施工顺序及钢套筒-土界面单元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套筒压入引起的邻近地铁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全套管灌注桩适用于近地铁的桩基施工;采用隧道两侧钢套筒对称施工的方法可减小对邻近邻地铁的扰动;邻近地铁结构的位移对钢套筒-土界面单元中的摩擦角和黏聚力十分敏感,地铁隧道的变形量随着二者取值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实际工程可采取改善钢套筒与土体边界条件的方法,从而减小钢套筒施工对紧邻地铁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含有承压水的粉土、粉砂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盾构接收施工,施工风险较大,需要考虑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制定出详尽、全面的施工管控措施。以天津某地下三层地铁车站盾构明洞接收工程为例,在参考目前地铁车站明洞接收方法基础上,设计出了盾构明洞接收方案,并采取泡沫混凝土等洞口硬化封闭措施。施工过程中需要防止洞门及箱体破除过程中出现渗漏水;在出洞过程中加强对冷冻体的温度监测,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防止盾构机刀盘冻住。工程实践证明施工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济南地铁R1线大杨庄站盾构接收施工中,考虑到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复杂,对原接收端头加固方案进行完善,增设液氮垂直冻结与水中接收的综合施工方案。通过优化液氮冻结参数,控制液氮冻结各环节,合理安排盾构施工工序,控制盾构水中接收的各项技术指标,使工程在复杂工况下得以顺利实施。监测数据表明:液氮垂直冻结与水中接收综合施工技术能有效控制地层损失率,车站、隧道结构以及周边建筑物沉降量均在安全范围内,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可供临近繁忙交通要道、盾构穿越富水砂卵地层的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9.
太原地铁2-1号线联络线盾构隧道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由于地层稳定性差、地下水位浅及隧道上方地层中存在电力排管,因而接收施工风险突出。为保证盾构能够顺利安全接收,通过对端头井地层加固、在封门处安装翻板+橡胶帘布的组合密封装置、安装固定接收钢托架、根据降水井中水位确定端头井中的灌水液面高度、调整盾构机出洞掘进参数,实现了盾构机水下安全接收。盾构接收过程中地表沉降监测结果证明了水下接收方案的有效性,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海底高水压下,用矿山法施工接收段进行盾构接收的研究还不全面。本文结合青岛市地铁8号线大洋站~青岛北站区间海底盾构与矿山法接收节点工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接收段矿山隧道注浆加固的变形规律,详细梳理了接收工法各步骤,最后通过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施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体育场站~北宋站区间隧道穿越粉细砂地层,施工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对始发洞口进行了双管旋喷桩加固,掘进过程中优化了盾构推进速度、土仓压力、出土量、推力及注浆压力等主要技术参数,保证了施工安全,区间隧道顺利贯通;采用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措施及优化的掘进施工参数控制了掌子面的稳定和地表沉降。工程实践证明土压平衡盾构也适用于粉细砂地层的区间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苏州轨道交通2#线盾构与站场的交叉施工方案及苏州火车站至第三人民医院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站场的保护方案,并对交叉施工方案和保护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所采用的方案正在沪宁铁路沿线下穿工程中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沥滘站~大石站区间)盾构工程为背景,基于Attewell方法建立计算机模型,对盾构隧道掘进施工中引起的土体沉降进行预测,并利用施工中实测的沉降值对施工进行反馈,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盾构在砂卵石地层施工过程中,刀具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大磨损,为了保证盾构的持续掘进能力直至完成区间施工任务,需要结合工程情况合理维修刀具。以北京地铁16号线肖家河站~西苑站区间盾构施工为例,盾构机下穿特级风险源前在联络通道处设置检修井。检修井采取倒挂井壁法施工,开挖到刀盘中心以下1m处,接收后首先检修上半部分刀具,然后旋转180°再检修剩余部分刀具。采用这种刀具两幅检修技术,减小了富水砂卵石地层检修井降水施工风险,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某城市轨道交通盾构区间地面沉降的工程实例,对盾构机在富水砂层中下穿河流前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了系列分析。文章从影响盾构施工的内外部环境、工程水文地质、盾构施工参数等方面着手,重点对该区间盾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面沉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其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为解决盾构在砂层中控制地面沉降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至象颈岭段)施工五标夏园站~南岗站区间工程为背景,对盾构空推过矿山法段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介绍了盾构过矿山法段施工准备以及盾构空推和管片背衬回填关键技术。并根据工程实际提出关键技术控制措施和工程重难点处理方法。为广州地铁盾构空推过矿山法段施工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盾构法施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区间隧道不可避免会存在穿越既有桥梁的情况;而穿越既有桥梁时必须要考虑施工过程桥梁墩顶的位移情况,确保桥梁运行安全。以宁波市轨道交通4号线金达路站—钱湖大道站区间下穿杭深线、北环线鄞县特大桥工程为例,利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盾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不同施工工况下桥梁墩顶的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铁桥梁桥墩横桥向、顺桥向及垂向位移,并对该设计方案进行了技术分析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8.
洞门密封施工是确保盾构安全始发、正常掘进的关键环节之一,南京长江隧道作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盾构始发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突出。工程实践中采用预埋密封钢环、橡胶帘布密封、二次密封及注高分子堵漏材料等技术措施确保了盾构安全始发,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较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京轨道交通南京站站~新庄站区间中的中间风井~新庄站区间右线盾构工程由于竖井场地的限制和其结构的特点,采用了非常规的分体始发技术进行始发。盾构区间的施工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竖井结构是地下4层、同步注浆、盾构机小曲率半径、螺旋机的喷涌和土压力的建立、保持等。施工中采取措施处理好这些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长江漫滩地层某道路暗桥全套管钢护筒灌注桩近接既有盾构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通过单桩及群桩施工期间既有盾构隧道变形现场的实测结果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单桩施工工况下,全钢护筒施工方案相比半钢护筒施工方案,临近既有盾构隧道变形主要发生在钢护筒穿越密实砂层期间,5~15m净距工况下,变形总量增加2.6~4.3倍,影响半径扩大30%;群桩施工工况下,通过调整群桩成桩顺序实现遮挡隔离作用,可有效减少后续成桩对运营隧道的影响,隧道变形量平均降幅达35%。由此说明,穿越密实砂层的全钢护筒方案对既有盾构隧道影响较大,近接运营隧道施工方案须慎重论证,不穿越密实砂层的半钢护筒方案可作为既有盾构隧道结构保护的主动预防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