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能否准确分析卫星城高铁站的公交可达性,是评判公交系统对高铁客流的集散能力,进行线路和站点优化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卫星城高铁客流特性,提出了一种由"点"及"面"的公交可达性计算模型,分别从"点"和"面"两个角度对高铁站公交可达性进行计算分析,以求准确定位公交站点和线路不足。最后结合GIS仿真技术在实例中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给出分析方法和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定位公交系统局部与整体的不足,并提供系统的优化方向,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公共交通是未来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的主体.合理、客观的评价一个城市的公交线网的合理性是发展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本文以公交系统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土地利用各个因素对公交线网密度的影响,进而对公交线网密度指标,提出了改进计算方法,算例表明,改进后的计算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公交线网密度与实际客流需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以现有城市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线网为基础,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对城市公交线网进行合理调整优化,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缩短居民出行时间, 缓解交通拥堵。 文章探讨了基于 TransCAD 软件的公交线网优化的方法和过程。 以武威市凉州城区为例, 利用公交客流预测四阶段法, 结合现有公交线网, 进行公交客流分配。 对分配结果计算相关评价指标, 分析筛选出待调整的公交线路, 针对各线路特点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4.
快速公交(BRT)在我国方兴未艾,而目前缺乏实用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方法。针对传统直达客流方法应用于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的不足,根据快速公交的特点和功能定位,提出了以直达客流运输密度最大和直达客流绕行系数最小为目标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双层非线性优化模型,对模型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简单容易操作的实用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5.
莫一魁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102-104
快速公交(BBT)在我国方兴未艾,而目前缺乏实用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方法。针对传统直达客流方法应用于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的不足,根据快速公交的特点和功能定位,提出了以直达客流运输密度最大和直达客流绕行系数最小为目标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双层非线性优化模型,对模型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简单容易操作的实用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6.
戴继锋  赵杰 《城市交通》2010,8(4):16-22
针对已有高铁枢纽设施布局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乘客集散状况为核心的评价方法。基于乘客在枢纽核心区内的集散时间、集散距离分析,细化评价指标,选取平均集散时间、平均集散距离、90%乘客集散时间、90%乘客集散距离为具体指标。以乘客出行链为分析单元对传统的交通分配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具体指标的详细计算方法。以石家庄高铁枢纽规划设计为例,应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对两个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个方案的平均集散时间为20~25 min、集散距离为700~2 000 m,均处于合理范围,但方案二交通集散效率更高,最终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乡公交线网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乡客流需求特征出发,在对城乡公交线网规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公交线网功能划分,探讨与城区公交的衔接模式,总结城乡公交的规划方法。结合慈溪市情况进行实例分析,优化慈溪市公共交通网络。提出城乡公交规划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可为相关规划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改进及其在公交线网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适应于公交线网评价的方法之一,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结合灰关联度和熵的概念,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并据此提出了公交线网方案的评价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9.
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将影响因素分成若干层次,首先进行最低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其次由最低层次的评判结果构成上一层次的模糊矩阵,再进行上一层次的模糊综合,循此自底而上逐层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得到各备选方案的综合评判结果。研究表明,该法能够较好地评价公交线网规划方案,为公交规划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公交客流、公交运营成本及财政补贴三个方面介绍公交线网重构的必要性,随后介绍其他城市公交线网重构的成功经验,总结国内城市公交线网重构的方法和思路,以东莞市莞城街道公交线网优化为例,介绍了具体公交线网重构的案例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公交线网规划是公交系统设计的关键,较大程度上决定公交系统的运行状况。本文针对现有公交线网客流量不均衡、平高峰转换迟缓、非直线系数较大等问题,以棋盘形路网为研究范围,提出一种在棋盘形路网下的环线布置思路。该方法用环线交错覆盖路网,首先在设定的换乘系数约束下满足直达客流,然后在约束条件限制下对线网局部到整体进行修正,从而完成整个线网的初步布设。最后考虑从不同目的和角度出发修正得到的公交线网,最终比选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理想决策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优化城市公交线路网络,用定量分析法把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目标及约束条件用特定函数表示,在定义理想方案的基础上,以目标函数为因素指标集,以备选方案为论域集,求出各个备选方案到理想方案的二维距离,按距离大小对方案排序,得到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最佳方案。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公交线网利用率增大,可达性良好,优化结果符合实际,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出行时间是从乘客角度评价公交系统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在规划层面出行时间主要与公交线网和发车频率设计有关。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已有站点及规划线路数量首先确定公交线网方案,然后设计每条线路的发车频率,但将线网规划和发车频率分开设计导致最终得到的结果不是整体最优。据此,本文构建了公交线网及发车频率同步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算法实现模型求解,并引用一实际历史案例对公交线网及发车频率同步优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为规划区域设计出乘客出行时间最小化的公交线网以及与公交线网相匹配的发车频率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给出公交线网的优化原则、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如:TOPSIS方法),对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进行了排序.在该方法中,首先,构造评价指标的特征矩阵,运用信息熵理论将指标的熵数据处理后作为指标的客观权重,克服了以往公交线网优化中对目标函数取权重时的主观性;其次,通过将客观权重与欧几里得距离进行加权来计算距离尺度,使得优化方案与最优方案的距离计算更加准确;最后,以优化方案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为依据,对优化方案进行排序.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优化目标的权重分配问题,对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有效且实用,优化过程简单,优化结果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对大城市公交线网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基于证据理论和突变理论对我国大城市公交线网综合评价的方法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反复比较、探讨和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大城市公交线网综合评价指标及子指标,在综合评价指标的子指标中,对专家组中不同专家的经验和偏好,用证据理论合成规则对评价指标的基本概率赋值进行合成,将不同专家的评价进行融合,获得子指标的评价值,然后通过突变理论将评价指标及子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地面公交线网的综合评价,对北京市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城市公交线网的综合评价是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水平,弱化二者客流竞争,提出基于轨道公交一体化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法。首先,计算轨道交通影响范围内既有公交线路重合度和客运量,并采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待调线路集,按照与中心区的相对位置将待调线路分为区内线、区外线、尽头线和过境线4类,分别提出不同类型线路的调整方法。然后,选择高峰期公交衔接客流强度大的轨道站点为接驳公交站,建立目标约束函数,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生成新增接驳公交线路。最后,借助TransCAD建模并通过SPSS进行聚类分析,对昆明轨道交通1, 2, 3号线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并新增接驳公交线路。调整后的公交线网密度增加了0.21km/km2,站点500m覆盖率增加了3.2%,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降低了0.08,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缓解轨道和公交客流竞争,增强一体化网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对于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催生出的“一路一线”制运用到常规公交线网布局中,首先基于公交线路功能分级,以“一路一线”常规公交断面客流为依据,提出城市常规公交线网的“一路二线”布局模式;接着阐述了常规公交“一路一线”线网布设方法的步骤;最后,结合“一路一线”特点,介绍了“一路一线”布局模式特点及其对公交线网布设载体要求和对高换乘率和低直达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交布线仿真的需要,选择TransCAD作为仿真工具,分析了TransCAD软件的特点,阐述了应用该软件实现公交布线仿真的具体工作步骤和方法;应用实例案例,完成了道路系统的建立、公交线网的布设、交通小区的划分、公交客流分配等整个仿真过程,并计算了相应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贵阳是山地城市,城市路网、交通结构与居民出行方式特殊,公交的服务水平、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案有别于其他城市,故传统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在贵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运用广泛的层次规划法,结合贵阳公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交客流的线网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20.
贵阳是山地城市,城市路网、交通结构与居民出行方式特殊,公交的服务水平、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案有别于其他城市,故传统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在贵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运用广泛的层次规划法,结合贵阳公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交客流的线网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