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鹿特丹规则》一日趋加大的承运人责任挑战 《鹿特丹规则》既有站在海运长远发展角度,从海运法律立场、学术观点的融合、碰撞,也有各国间政治、经济和外交等综合力量的博弈,折射出各国对《鹿特丹规则》在不同经济发展背景下各不相同的利益诉求.尽管由于批准加入国家尚未达到《鹿特丹规则》生效条件,但在残酷的航运竞争实践中已经逐步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
《鹿特丹规则》具有相对明确和统一的法律制度,该规则是2009年正式确立和实施的。之所以会确立该规则主要是希望缔约国之间可以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更加广泛的经济合作。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目前还没有加入《鹿特丹规则》的缔约国队伍中,但是《鹿特丹规则》却在有形和无形中影响着我国的海运发展。《鹿特丹规则》中有关"海运货物控制权"的规定是第一次以"国际立法"的方式将控制权制度展现在世人面前。基于此种情况,文中主要针对《鹿特丹规则》背景下我国海运货物控制权的立法完善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海运货物控制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海运强国"的战略目标,推动我国航运业发展,提升我国航运企业核心竞争力,从竞争性、引领性和保障性等方面分析《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简称《鹿特丹规则》)对我国"海运强国"战略产生的影响,认为《鹿特丹规则》对我国航运业的竞争性影响比较大,但对我国航运业的保障性和引领性的影响不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能拖就拖,积极应对"作为我国应对《鹿特丹规则》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卢小青 《世界海运》2010,33(10):70-75
对"鹿特丹式"无单放货制度进行剖析,建议中国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根据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在吸收《鹿特丹规则》合理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慎重把握合法无单放货的尺度。  相似文献   

5.
为探求发达国家临港经济发展规律,以鹿特丹为例,从定性角度分析鹿特丹临港经济的发展特点。在分析鹿特丹临港经济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将其临港经济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阐述,并结合产业经济理论从港口直接产业、港口依存产业和港口关联产业3个方面分析鹿特丹临港经济的产业类型。分析结果表明,鹿特丹临港产业的发展采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模式是随着港口扩张而从内向外不断延伸的过程,对港口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事消息     
15国签署《鹿特丹规则》由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制订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通称《鹿特丹规则》),9月23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  相似文献   

7.
傅志军 《集装箱化》2012,23(7):28-33
2009年9月23日,《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以下简称《鹿特丹规则》)在荷兰鹿特丹开放供各国签署。《鹿特丹规则。》的目标是取代现有的海上货物运输领域的三大国际公约,即《海牙规则》《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以统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根据公约规定,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和国际航运中心正向亚太区域转移,亚太因素和中国因素日益发挥更大作用和更广泛影响,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应清醒认识自己的地位、环境和使命,更应客观评估和选择新规则,使“鹿特丹规则”更多反映中国及亚太国家之利益和诉求,助推中国和亚太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和国际航运中心正向亚太区域转移,亚太因素和中国因素日益发挥更大作用和更广泛影响,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应清醒认识自己的地位、环境和使命,更应客观评估和选择新规则,使“鹿特丹规则”更多反映中国及亚太国家之利益和诉求,助推中国和亚太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海牙规则》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在为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统一化而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鹿特丹规则》在内的四部公约问世。其中,《鹿特丹规则》的诞生,开辟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统一化进程的新道路。而"一带一路"战略,也是我国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统一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构想。"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统一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统一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水运管理》2009,31(12):42-42
备受瞩目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鹿特丹规则》)签约仪式于2009年的9月23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相对于现存的3大国际海上运输公约(《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及我国《海商法》而言,  相似文献   

12.
李凌 《水运管理》2010,32(5):30-33
通过对《鹿特丹规则》与《海牙规则》《海牙一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等3个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有关规定的比较,从承运人的角度论述《鹿特丹规则》在承运人责任基础、义务等方面的变化,指出其为了平衡船货各方利益,加重承运人的责任并重新构建承运人的责任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公约与法规     
《中国海事》2009,(8):75-75
MEPC59次会议通过MARPOL 73/78附则Ⅰ的修正案;德国对《鹿特丹规则》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14.
王建伟 《集装箱化》2010,21(11):30-34
《鹿特丹规则》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对现有海商海事制度产生诸多冲击,为降低船方风险和保障货方利益,从船货两方角度出发,分析航海过失免责取消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为我国是否加入《鹿特丹规则》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鹿特丹规则》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对现有海商海事制度产生诸多冲击,为降低船方风险和保障货方利益,从船货两方角度出发,分析航海过失免责取消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为我国是否加入《鹿特丹规则》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外交大会通过了《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并定于2009年9月23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开放式签字仪式,将该公约命名为“鹿特丹规则”。这是继“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之后,第四个统一的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经开放式签字加入,满足公约规定的缔结国后,该公约将生效。  相似文献   

17.
李洋 《中国港口》2021,(1):33-34
集装箱码头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对世界各大集装箱码头现状的调研,可以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发展定位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1993年投入运营的荷兰鹿特丹港的ECT自动化码头为代表;第二阶段以2002年投入运营的德国汉堡港CTA码头为代表;第三代以2010年投入运营的荷兰鹿特丹港Euromax码头为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Wholly or Partlyby Sea),简称《鹿特丹规则》(The RotterdamRules),(下称《规则》)于2008年12月11日在联  相似文献   

19.
《鹿特丹规则》下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水运管理》2010,32(8):24-28
针对《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简称《鹿特丹规则》)对港口经营人作为海运履约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规定,分析其与我国法律以及其他国际公约相关规定的不同之处并得出结论:《鹿特丹规则》并未彻底解决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问题,其适用对于港口经营人而言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20.
<正>壳牌公司称,欧洲内陆水路首艘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已开展首次加油作业,为在荷兰鹿特丹的"Containerships Polar"号和"Containerships Nord"号集装箱船提供燃料。"LNG London"号加油船主要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安特卫普港口开展加注业务。"LNG London"号船在鹿特丹的Gate码头装载LNG。一种创新的传送系统能够将LNG交付海上的船舶、内陆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