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江苏船舶》1997,14(4):37-39
<正> 3 舱口和舱口盖 舱口和舱口盖的图形符号见表3—1。在总布置图上的液、货舱应从首至尾顺序编号。液货舱被纵舱壁分隔时,应在编号后面注明“左(P)”、“中(C)”、“右(S)”。例如左舷第1货舱标注为“第一货舱(左)”或“货舱No.1P”。  相似文献   

2.
螺旋桨坐标制图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螺旋桨的制图,从应用几何原理转化为代数式的形式作了探讨,提出了采用坐标关系式和利用微机辅助计算绘制螺旋桨图的方法,由此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根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以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和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案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提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 90年代起 ,全国各高校都按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专业、招生并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现在的一个专业可能是原来三、五个专业的合并 ,我校的“海船轮机管理专业”也改为“轮机工程专业” ,专业面扩大了。轮机工程制图教学也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 ,与跨入2 1世纪的中国图学教育的新面貌和新趋向相适应。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要求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源泉 ,更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15日,在湛江港港区宽敞的堆场上,巨大的抓斗不停地将黝黑发亮的煤炭抓起放进传送带,并输送到正在码头边停靠的电煤运输船上,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表明着眼下正是电煤运输的高峰期,更昭示着这个现代大港的蓬勃。而在珠海港,一艘艘万吨巨轮鸣着汽笛,沿着新开通的航道驶入,让人切身感受到这个新兴大港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将船体结构、船体制图、计算机绘图三门课程的主干内容进行重组,制成船体结构与计算机制图多媒体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仪制图中的线性变换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线性变换应用于数字仪制图,是一种实际需要,它是以假定数字化仪坐标系统和纸海图坐标系统都是二维线性空间为前提,由一组控制点在两种坐标系统中的坐标来确定线性变换关系的。控制网点的数字化仪坐标是采样得到的,采样误差会使线性变换矩阵的元素产生误差,从而在作业中对图上任意一点采样值,经过线性变换所得到的地图坐标也会产生误差。本文论述了线性变换关系的建立、精度分析、控制网点的选择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分析几个教学实例,说明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长处,合理地组合教学手段,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折能力,提高制图课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船体制图”课的教学实践,从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师素质等几方面就如何提高“船体制图”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提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应当突出以学员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将网络课程、CAI课件、模型库、素材库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应用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结合"船体制图"课的教学实践,从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师素质等几方面就如何提高"船体制图"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提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应当突出以学员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将网络课程、CAI课件、模型库、素材库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应用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部分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制图、记录等部分工作存在重复、繁琐和基准不统一等不精益的现象,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可为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节约时间、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结合教学实践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探讨工程制图教学中高效讲解圆柱相关内容的有效方法,以生动化教学模型和可视化思考为出发点,提出五点可行的做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工程制图教学中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使用轴测图,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可行的做法。指出把轴测图及时、合理地渗透、融合到有关内容的教学中,能增强学生对立体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提高工程图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船体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船体制图课程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提出对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程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规划构建立体、高效的现代教学模式,该网络教学系统通过图形、图像、动画、模拟装配、视频等多种方式交叉转换,化静为动,全面生动展示教学内容,既可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又可以帮助学生自学,实现了教学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