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饲料加氟喂养大鼠的氟骨症X线表现。方法 用健康 40d龄SD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低营养组和富营养组 ,两个实验组大鼠饮含F-4 0mg·L-1单蒸水 ,实验期为 17.5个月 ,检测血氟、尿氟、骨氟及尿羟脯氨酸 (hypro)含量 ,取左髂骨、股骨及胫腓骨拍钼钯片 ,在解剖显微镜下比较观察。 结果 低营养组 (16例 )髂骨及胫骨均有氟骨症X线表现 ,1例比较轻微。富营养组 (10例 )髂骨及胫骨X线表现 :5例骨结构接近正常 ,1例氟骨症可疑 ,4例为氟骨症。实验组血清F-、尿F-、骨F-和尿Hypro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营养饲料加重了氟骨症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饲料加硼对摄入过量氟的实验大鼠骨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饲料加硼对过量氟摄入的大鼠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24只4-5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饮蒸馏水)、过量氟组[喂饲基础饲料,饮含100mg/LF-(氟化钠221mg/L的蒸馏水)]、硼预防组(喂饲加硼饲料,饮含100mg/LF-的蒸馏水)。实验3月后测量大鼠血清氟、硼含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骨氟和骨总RNA含量、胫骨纵径横径和干重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检测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过量氟组大鼠血清氟、骨氟含量和血清AKP活性显著增高;骨总RNA含量、全身骨骼平均BMD和胫骨BMD降低;胫骨纵径、横径和干重减小;股骨最大负荷减低,最大形变增加。相比过量氟组,硼预防组大鼠血清氟和骨氟含量及AKP活性明显下降;骨总RNA含量、全身骨骼平均BMD、腰椎和胫骨BMD显著增高;胫骨纵径、横径和干重,股骨最大负荷明显增加。3组大鼠血清硼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摄入过量氟可出现明显的骨损伤,饲料加硼对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270例大骨节病骨骼系统X线改变,发现多数大骨节病人骨骼系统有典型的X线改变,少数无典型改变。典型大骨节病的早期和轻度患者,改变限于手足;中度和重度患者,自指趾经过腕跺、肘膝、肩髋,损害部位渐多,可达脊椎和头颅,同时四肢关节的损害是连续的,上下肢的损害部位是对应的。不典型大骨节病的四肢损害完全或部分不连续与不对应。此外有指趾无改变而四肢大关节及脊椎有损害者。还有一种在多部位损害中有显著的肱骨上端畸形与缩短。(足母)趾近节干骺部改变,可以单独出现,同时见于全部学龄的儿童,因而是一个早期X线征,与指骨和距骨同样重要,检查了这三个部位可以防止漏诊。单一X线征在鉴別诊断中比较困难,甚至不可能,但综合判断,多数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说明多关节拍片的重要性。但通常并非绝对必要。仅在疑难病案要求严格诊断时,除手足踝外应加拍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4.
对54例经颅脑CT(X线电予计算机断层扫描)或MRI(核磁共振成象)检查确诊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EEG(脑电图)、BEAM(脑电地形图)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EAM在定位价值上逊于CT或MRI,优于EEG(P<0.01),反映脑功能变化的敏感性方面,BEAM也优于EEG(P<0.05)。BEAM的改变以慢波频段能量增高明显,其分布部位以额颠部最明显,枕颠及额区次之(P<0.05)。认为BEAM对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病人不失为一种敏感性较高、对病人无损伤、价廉、易普及的早期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氟中毒大鼠骨、软骨氨基多糖各组分含量,观察过量氟化物对大鼠骨、软骨氨基多糖代谢的影响以及硼、硒、氟宁和苁蓉等药物的抗氟效果。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氟中毒时大鼠软骨己糖醛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骨己糖醛酸和硫酸根含量低于对照。说明过量氟化物可影响骨、软骨氨基多糖代谢。从上述指标的生化改变来看,4种药物中苁蓉的抗氟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20~#~23~#穿刺针改制的针芯,尖端呈三棱形、针管为“Z”型切口的骨穿刺针,在X线引导下对200例各种骨疾病进行了穿刺活检。本组未出现并发症,该穿刺针适用于除努椎病变外的各种骨疾病检查。X线引导下的骨骼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对正常领骨30例和病人53例行SPECT颌骨静态显像,结果表明领骨良恶性肿瘤病变其SPECT静态像的核素浓集程度和方式、病变侧放射性计数(A)与健侧放射性计数(N)的比值(A/N)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病变范围大小同X线对照表明;当领骨肿瘤其SPECT静态图的病变范围明显大于X线显示的病变,则肿瘤的恶性可能性大。以上的结果为临床上对良恶性颌骨病变的鉴别提供了较重要的根据和定量筛选恶性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氟中毒对大鼠剩余牙槽骨的影响。方法选用45d龄SPF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低剂量氟中毒组(饮水F-浓度为50mg/L)、中剂量氟中毒组(饮水F-浓度为100mg/L)和高剂量氟中毒组(饮水F-浓度为200mg/L),饲养2月后拔除全部左侧上颌磨牙;饲养至拔牙1月后和2月后时,取左侧上颌剩余牙槽骨;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氟中毒大鼠剩余牙槽骨中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低剂量氟中毒组碱性磷酸酶(ALP)表达较显著,成骨细胞较多;而中、高剂量氟中毒组成骨细胞数量较少,表达较弱;与拔牙1月后相比,拔牙2月后各组剩余牙槽骨中ALP表达减少。表明剩余牙槽骨骨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骨细胞数量减少,骨形成减少。结论长期氟中毒对大鼠剩余牙槽骨存在实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氟宁抗氟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48只兔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染氟加氟宁组 ,B组为染氟加维生素C组 ,C组为染氟组 ,D组为空白对照组 ,观察各组动物骨、骨骼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及血、尿、粪、器官组织的含氟量变化。结果 A组骨骼肌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 ;B、C组骨骼肌肌原纤维部分断裂、溶解 ,线粒体水肿 ,嵴消失 ;A、B、C组骨、骨骼肌组织学结构正常。A组骨、牙齿含氟量显著低于B、C组 (P <0 .0 5 ) ,血、尿中含氟量显著高于B、C组 (P <0 .0 5 )。结论 氟宁可促进氟的排泄 ,减少氟在组织中的沉积和对组织的损害 ,具有明显的抗氟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颌骨创伤性骨囊肿是一空腔或含有少量液体并有薄层结缔组织囊壁而无上皮衬里的骨囊肿。自从1929年Lucas首先报导以来,文献报导颌骨创伤性骨囊肿已有256例。morris,Hansen,Heubner、Beasley以及Kurol等许多学者先后收集了大量病例并复习了文献,对颌骨创伤性骨囊肿进行了叙述,均认为自曲面体层摄影发明后,颌骨创伤性骨囊肿不像以前那样少见了。Joseph统计近二十年的病例报导是以前的两倍,而且,绝大多数病人是在常规X线照像时发现。所以,此囊肿应引起口腔工作者的注意。关于命名1946年Rushton对颌骨创伤性骨囊肿制定了诊断标准,Howe,morris等复习近代文献,对创伤性骨囊肿更进一步确定临床特征,病理和处理方法,都未能解释它的病因,故至今对这个囊肿的命名没有统一认识,因此尚有以下名称:进行性骨腔、潜在性骨缺  相似文献   

11.
48例多发性骨髓瘤入院时误诊为骨骼。肾脏、肝脏.造血和神经系统等疾病,而本身被漏诊,漏、误诊率66.7%。临床分析表明,40岁以上病人如有:进行性骨痛;原因不明的贫血或红细胞缗钱现象;血沉明显增快或高球蛋白血症;反复感染,持续性蛋白尿或不伴高血压的肾衰;扁平骨肿块;脊髓压迫或神经根受损等情况时,应疑及本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正> 肠道平滑肌肿瘤较罕见,无论良性或恶性其X线表现较典型,尤其伴发溃疡瘘道者具有特殊改变,在诊断上有一定价值,故将我们遇到的两例小肠恶性平滑肌瘤和两例结肠平滑肌瘤报导如下例1,女性,41岁,住院号4654。因腹部坠痛伴右下腹块5个月入院。腹块约成人拳头大,可随体位移动、有腹泻史,无黑便,对症治疗无好转。一月来腹块明显增大,食纳差消瘦、气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氯化镓 (GaCl3 )对Walker2 5 6癌骨侵袭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抽取SD大鼠的Walker 2 5 6癌腹水瘤 ,在大鼠右后肢胫骨内侧上 1/ 3处旁肌肉内接种 ,造成癌骨侵袭大鼠模型 ,从X线、生化、病理等方面 ,观察GaCl3 对Walker2 5 6癌骨侵袭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X线上显示GaCl3 对大鼠骨溶解有抑制作用 ;同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的活性 ;镜下观察能减轻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论 GaCl3 对Walker2 5 6癌骨侵袭大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和经病理的普通 X 线诊断,并报导两例误诊病案,共中一例误诊为腹后腔肿瘤,另一例曾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骨髓瘤等。52例全曾经诊断其他疾病而剖腹者1.6例,占32.5%。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在诊断上可能走一段弯曲的道路,因此应该提高警惕、胸腹部普通 X 线检查,胃肠道餐检查,胆囊造影,肾盂造影,气腹等能给原发性肝癌提供有力的证据。原发性肝癌在普通 X 线检查所呈现的征象如下:1、膈升高,局部凸起,动度减弱或消失,相邻肺通气不良,盘状肺不张,胸膜炎等等;2、肝肿大,肝脾同时肿大或小肝大脾;3、腹水或无腹水或肿块附近的脂防影如腹膜线,肾轮廓、腰肌影等保存者,4、食道静脉曲张,甚至胃底静脉曲张;5、胃向左向后向下移位,十二指肠向左移位,结肠肝曲及横结肠向下移位;6、胆囊可以显影或不显影,胆囊显影者可除外由于阻塞性黄疸所引起的肝肿大;7”肾盂造影可以除外肾肿瘤,主要的儿童的 WLcm 氏瘤;3、肺或骨的转移。上述 X 线征象对原发性肝癌起着提示作用或在鉴别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如能善于利用各种简单易行的 X 线检查,可以缩短确诊日期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如果根据胸腹部普通透视,见到肝脏肿大且肺内有转移瘤者,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硼复方”对氟骨症的治疗效果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抗氧化物质和骨、软骨核糖核酸合成的影响。方法  78只SD大鼠 (4~ 5周龄 ,体重 5 0~ 90 g) ,随机分为对照组、低过剂量氟组、高过剂量氟组及相对应的“硼复方”治疗组。测定过量氟实验大鼠用“硼复方”治疗后血清、四肢骨氟含量 ,血清SOD、ALP、MDA、骨和软骨RNA的变化。结果 ①“硼复方”治疗后高过剂量氟组大鼠血清和四肢骨氟分别降低 4 7.81%和 2 9.15 % ;②过剂量氟组大鼠血清SOD在染氟后显著下降 ,“硼复方”治疗后明显恢复 ;③染氟后高过剂量氟组血清MDA明显升高 ,“硼复方”治疗后降低 ;④治疗前后实验鼠骨与软骨中RNA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用“硼复方”治疗实验大鼠氟骨症有降低体内氟含量 ,减轻过量氟性的过氧化损伤 ,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但“硼复方”对过量氟导致的骨和软骨含量的减少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证实,踝关节功能障碍所致下蹲不全,在病区4~14岁儿童中检出率为9.4%,并随年龄增大而检出率增高;42.6%的下蹲不全复查时可恢复正常;仅21.5%的下蹲不全者踝关节有X线异常改变,其中12.3%者可因距骨塌陷引起踝关节功能障碍外,余均难以X线结果来解释下蹲不全的原因;58.4%的下蹲不全者既无踝关节也无手部X线改变。提示大部分踝关节所致下蹲不全是关节相关较软织受损害结果,它可在无任何X线改变情况下导致关节严重功能障碍。故作者建议,将该类损害命名为“关节相关软组织损害型”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与骨生长因子基因BMP—2、IGF—l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育期缺碘所致甲状腺功能低下造成的发育障碍及对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复制了第 1代和第 2代碘缺乏大鼠动物模型 ,测定血清中T3 、T4水平 ,拍摄X光片 ,并作股骨远端骨切片观察骨发育情况。结果 甲状腺病理学变化显示 ,从生后 1d开始 ,碘缺乏大鼠已经出现了甲状腺肿大的典型变化 ,包括 :滤泡体积变小、形状不规则、胶质明显减少或缺如。滤泡上皮细胞增大呈柱状 ,胞浆淡染 ,有空泡变性 ;滤泡间小血管增多 ,充血明显。碘缺乏大鼠的体重在整个发育过程中 ( 1~ 84d)始终低于正常组 ,平均降低了 5 6 %。X光片中可见 ,碘缺乏大鼠的长骨较同日龄正常大鼠短且细 ,骨间隙增大 ,钙化不良。股骨远端骨骺病理切片显示 ,碘缺乏大鼠次级骨化中心形成迟缓且小 ,骨骺生长板中几个软骨细胞区域层次混乱 ,储备细胞数目减少 ,增殖区宽度较正常大鼠者减少。生后补碘可以部分纠正上述改变。结论 碘缺乏导致大鼠发育迟缓 ,体重增长缓慢 ,同时亦引起骨骼发育障碍。生后补碘可以改善骨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发育期缺碘所致甲状腺功能低下造成的发育障碍及对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复制了第 1代和第 2代碘缺乏大鼠动物模型 ,测定血清中T3 、T4水平 ,拍摄X光片 ,并作股骨远端骨切片观察骨发育情况。结果 甲状腺病理学变化显示 ,从生后 1d开始 ,碘缺乏大鼠已经出现了甲状腺肿大的典型变化 ,包括 :滤泡体积变小、形状不规则、胶质明显减少或缺如。滤泡上皮细胞增大呈柱状 ,胞浆淡染 ,有空泡变性 ;滤泡间小血管增多 ,充血明显。碘缺乏大鼠的体重在整个发育过程中 ( 1~ 84d)始终低于正常组 ,平均降低了 5 6 %。X光片中可见 ,碘缺乏大鼠的长骨较同日龄正常大鼠短且细 ,骨间隙增大 ,钙化不良。股骨远端骨骺病理切片显示 ,碘缺乏大鼠次级骨化中心形成迟缓且小 ,骨骺生长板中几个软骨细胞区域层次混乱 ,储备细胞数目减少 ,增殖区宽度较正常大鼠者减少。生后补碘可以部分纠正上述改变。结论 碘缺乏导致大鼠发育迟缓 ,体重增长缓慢 ,同时亦引起骨骼发育障碍。生后补碘可以改善骨骼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一、骨黄色肉茅肿系少见的骨组织病变,它具有组织细胞增多症X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二、好发于股骨、胫骨、肋骨、背柱等。三、症状与体征不明显,或完全无症状,多由外伤引起症状而就诊,无X线特有表现,易与骨巨细胞瘤相混淆,最后由病理确诊。四、治疗:有自限性,部分患者可不治自愈。小剂量放疗+激素,可促进病变组织吸收,纤缩化而愈。手术切除病骨植骨或刮除+放疗+激素。  相似文献   

20.
<正> 长骨釉质瘤甚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介绍如下:患者,女,59岁,1986年1月23日在我科因“右胫骨肿瘤”行搔刮植骨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胫骨造釉细胞瘤。1987年冬又感觉原患部隐疼。1988年初碰伤患处,右胫骨中下1/3骨折,在外院治疗中发现肿瘤复发。X线片示:右胫骨中下段膨胀性骨质破坏,呈多房性状或皂泡样改变,后内侧骨皮质消失,前外侧骨皮质变薄,部分骨皮质有断裂现象。近段外侧有轻度骨膜反应,胫骨远端可见散在的圆形密度减低区,骨皮质呈溶囊样改变。整个病变累及约12cm骨干。腓骨未受累。胸部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