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面向S3C2440的视频监控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ARM9处理器和LTV350QV液晶、视频解码芯片TVP5150的硬件连接,给出了面向S3C2440处理器的液晶驱动、视频图像采集的实现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TVP5150驱动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
芮万智  夏立 《船电技术》2009,29(2):23-26
文章分析了传统故障诊断系统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高分辨率谱估计算法-MUSIC算法,并针对该算法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异步电动机嵌入式故障诊断系统,重点阐述了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可操作性较强、实时性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船上的自动舵均通过机械结构和模拟电路实现,线路复杂,稳定性和操纵性较差,急需更新换代.为此采用ARM嵌入式处理器作为控制器实现中小型船舶自动舵电控系统的设计,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和控制策略,并进行了软件设计.该系统设计功能全面,性能稳定,成本低廉,能满足造价不高的中小型船舶对自动舵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种船用传感器集成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基于ARM7微控制器,设计船用传感器集成平台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法,给出了以S3C44B0X芯片为核心的硬件设计原理图,详细阐述了S3C44B0X CPU核心电路、模拟信号测量电路、周期信号测量电路以及系统测控软件的设计方法.ARM船用传感器集成平台,利用其强大的测量控制能力及数据计算处理能力,可以配接机舱内十多种模拟式和数字式传感器,应用于中小型船舶机舱集中监视与报警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干扰力矩对光电跟踪系统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模糊 P ID的光电跟踪系统前馈补偿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按扰动前馈补偿的控制原理,提出了自适应前馈补偿方法;然后,对用直流力矩电机驱动的光电跟踪系统进行了建模;最后,为光电跟踪系统位置环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自适应前馈补偿函数。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PID控制的固定前馈补偿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加快了反应速度,大幅提高了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6.
徐汉斌 《中国水运》2006,6(9):73-74
本文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工作原理。根据电控单元的输入信号车辆速度、发动机转速和扭矩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采用H桥电路作为助力电机的驱动,并为电控单元各部分设计了监控电路,分析系统的电源电路,确定了电控单元的硬件系统构成,对电控单元进行了初步测试,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货箱在航海中的安全,研制了一种基于GPRS、GPS的货箱跟踪终端.该系统以ARM7TDMI-S LPC 2292为核心处理器,利用GPRS作为数据通信载体,同时终端提供继电器接口和密码键盘,可以实现对货柜的安全控制.介绍系统的硬件原理,并介绍具体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当前船舶车钟记录仪对实时性强、人机交互性好等要求,设计了以ARM9处理器为硬件平台,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船舶车钟记录仪。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硬件结构与软件设计方法。完成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驱动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应用程序采用多线程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数据的采集、显示与打印的同步执行。实践证明该系统操作方便,满足车钟记录仪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ARM9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ARM9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其实现,其中硬件部分的核心是三星的S3C2410X微处理器,是基于ARM920T内核的RISC型CPU,软件部分采用了源代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主要对启动程序U-Boot、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各模块设计及系统运行等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王其  徐晓苏 《船舶工程》2007,29(5):34-36,15
介绍一种基于DSP TMS320VC33PGA和ARM系列微处理器S3C44B0X构成的光纤捷联/GPS组合导航计算机的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设计、高精度数据采集电路、FPGA接口电路设计、FLASH程序引导设计以及系统软件设计.通过实验室三轴转台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体积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伺服控制直接决定了光电跟踪系统的性能,文章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具有参数学习和结构学习功能,通过Matlab仿真对比发现无论是动态、静态性能还是鲁棒性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PID控制以及模糊控制,表现出很好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为光电跟踪系统伺服控制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实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反馈-前馈变增益迭代学习法。[方法]首先建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简化模型,然后对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进行改进,采用带遗忘因子的变增益学习律,最后开展Matlab仿真对比验证。[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迭代学习和传统PID控制,改进后的迭代学习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更小的跟踪误差,可以使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快速精确地跟踪位置曲线,从而提高系统动态特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优化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胜  李海宝  张兰勇 《船舶工程》2016,38(11):67-71
为了解决WPC(穿浪双体船)尾压浪板的高精度位置控制问题,将重复控制应用在伺服系统中充当控制器,通过设计的重复控制PID控制器,使得WPC尾压浪板位置伺服系统具有高精度及鲁棒性好的特点,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针对PMSM(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做了重复控制PID系统的仿真分析,并与常规PID控制作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重复控制PID控制可有效提高位置伺服系统精度,且使系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在动态和稳态性能方面都表现出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地消除船甲板由于发动机或螺旋桨不平衡矩所引起的振动,研制了一种新型作动器,其激振频率及激励力幅值均可实现在线调节,由于这种激励幅值的在线调节,使得整个系统的控制方程为非线性,为了消除控制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对其跟踪性能的影响,将滑模控制引入其伺服跟踪控制,同时为了减小滑模控制器的颤抖采用了基于趋近律的位置及速度跟踪.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滑模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跟踪性能,能有效地控制船甲板的振动.  相似文献   

15.
陈潇  邓攀  安宁  夏占 《船舶工程》2018,40(5):68-71
为解决当前液压伺服操控滞后、精度不足等缺点,提出了基于双交流同步伺服电机的船舶电动舵机操控模式,并给出了实现其一致性操控方法,最后通过采用原理样机操控方法对系统的精确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双摆缸同步操控模式及其一致性控制方法已具备了实船装配的工程基础与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梁利华  孔繁增 《船舶工程》2016,38(10):41-45
电动绞车用于海洋仪器的吊放、回收以及信息传输,是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当仪器吊放海洋深度达到10000米以上时,缆绳的重量会远远大于设备的重量。针对用于设备数据传输的光电复合缆绳张力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提出了一种电动绞车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PLC控制核心,以交流伺服系统作为驱动单元,采用变频控制方法实现对绞车的变转矩恒张力控制。该控制系统具有运转精度高,稳定性好、机械和电气结构简单等优点,满足绞车在缆绳张力可控的条件下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7.
结合无模型控制的优点,首次将无模型控制理论应用到船舶减摇控制系统中.减摇水舱试验台架电液力矩伺服系统所采取的控制策略是设计减摇水舱试验台架的关键,针对模型控制策略对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在应用中表现出的不足和局限性,采用无模型控制律对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无模型控制器表现出优良的控制品质,跟踪性能良好,具有结构适应性,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变质量俯仰系统分区间PID位置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变质量俯仰系统随载荷质量和俯仰角位移的变化,其俯仰体质心位置随之变化,进而其驱动转矩等因素也随之变化.为设计变质量俯仰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策略,提出了俯仰机构驱动电机的分区间PID控制方法.以位置随动精度和随动时间为目标,设计了位置环三区间PID控制方法.基于ADAMS与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建立了变质量俯仰系统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与物理样机试验,对比分析经典PID和分区间PID控制算法的位置控制准确性和快速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区间PID控制算法在规定响应时间范围内,误差精度不超过0.5°,能有效提高变质量俯仰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9.
冒如权 《船舶》2016,27(4):74-77
通过对自航模运行特点的研究,研制出一套利用伺服系统驱动的单台摄像机自动跟踪系统,主要由水平旋转伺服系统、垂直旋转伺服系统和安装在伺服系统之上的工业相机组成。系统对图像进行采集和处理,并与伺服系统形成闭环。当船模成像到达图像正中心后,采集当前水平与垂直伺服系统的角度,计算当前船模坐标,并与上一坐标点进行关联,绘制运行路径。通过实际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轨迹定位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0.
航海观测设备是船舶航行的重要组成装置,本文以ARM11为核心芯片,对观测设备的主控系统进行设计。以Mega128为辅助芯片,构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了系统各软件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光电传感装置、录像机、伺服控制板、鼠标、键盘等外设进行控制的各项功能,能实时计算观测目标的相关参数,同时具有外基线测距功能,并能储存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