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调研海上搜救知识库,搜集了海上搜救方法其中包括搜寻海域确定方法、人员搜寻方法等;搜集了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及他们的责任区;搜集大量海上搜救案例,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提出各种海上搜救事件的辅助决策方案,为我国的海上搜救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和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我国海上搜救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需求的变化,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海上搜救力量建设,提升海上搜救能力;加强海上搜救力量运用研究,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人艇海上搜救路径规划问题,从海上搜救区域的最优确定和海上搜寻方案的最优规划2个层面概括确定海上搜寻区域的方法,并分析其技术内涵与应用情况;介绍包括传统方法和区域覆盖算法等的各类搜寻方法,并深入分析其特点与不足;对无人艇海上搜救路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展望。研究成果可为无人艇海上搜救路径规划技术的进一步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事》2007,(1):64-67
一、英国实行的大搜救管理模式英国搜救工作实行大搜救的管理模式,包括对海上、陆地和航空器遇险人员的搜救,具体分为:英国近海、远海和海岸线海上搜寻和救助;英国陆地和海上民用航空搜寻和救助;内陆搜寻和救助。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上搜救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雯梅 《水运管理》2009,31(8):35-38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与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海上搜救体制历史沿革及相关海上搜救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现状和特点,提出改善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的建议:修改相关海上搜救法律,制定全国性的海上搜救条例;明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性质;强化海事管理机构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完善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救助力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3月23日,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韩国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山东烟台举行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该《备忘录》旨在加强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海上搜救业务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做好中韩水域间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提高海上搜寻救助行动效率。  相似文献   

7.
海上搜救区域的确定一直是海上搜救的核心内容。以海上漂移人员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漂移位置的多重影响因素下,计算海风、海流、风生流等对搜寻目标的偏移,提出了漂移模型,并编写计算机辅助程序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得到其漂移轨迹和最可能的区域。经过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搜救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海上搜救责任区是指"一个划定明确范围的,与救助协调中心相关联的,在其中提供搜寻救助服务的区域"。各国应在搜救责任区内建设船舶交管系统等遇险标的定位系统,并提供足够的应急救助力量,即海上搜救责任区可作为各国海上管控能力建设合法性的重要依据,亦被各国视为海洋主权的组成部分。为此,世界各国在交叉海域几乎都存在或存在过搜救责任区争议。在我国南海水域,各国海上搜救  相似文献   

9.
正《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设立的"海上搜寻救助"专章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海上搜救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上搜寻救助"专章,就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海上搜救领域,完善海上搜救法治体系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海上搜救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探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罗永宏 《中国航海》2004,(3):21-24,57
对海上搜救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实现条件进行了阐述,从技术层面对如何实现海上搜救智能辅助决策提出了具体途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加强海上人命救助,提升温州海上搜寻救助能力,积极鼓励社会救助力量参与海上人命救助工作,体现海上搜救工作的社会共同性,确保海上救助行动快速、及时、高效。针对目前温州搜救责任区搜救基点配布不合理、搜救力量配置不足的现状,本文将对如何建立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于1985年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有承担公约赋予的海上搜救责任和对海上遇险人命及时救助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于2002年9月成立以来,为搜救工作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3日,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承办,唐山市人民政府协办的"2021年国家海上搜救无脚本实战演练"在河北曹妃甸海域成功举办。实战演练以"强化科学搜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主题,突出"实战性强、专业性强、科学性强"三个特点,模拟1艘渔船在曹妃甸海域因大风天气翻扣、11人失联的重大险情,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协调指挥国家专业救助船、海警以及渔政等公务船、社会救助力量等协同联动,迅速开展大规模海上搜救。实战演练综合运用了救助直升机、无人机、水下机器人、智能无人艇等新技术新装备,形成了陆、海、空、天立体化综合救援网络,对海上遇险人员实施快速、有效搜寻救助。  相似文献   

14.
对比中英两国海上搜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事》2007,(2):53-54
海上搜寻救助作为海上人命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上应急救援水平,减少水上人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损害,更好地履行国际海上搜救义务,交通部海事局组成第一期赴英国海上搜救管理培训团,于2006年9月8日赴英进行了为期3周的海上搜救管理培训。通过培训考察,对比两国海上搜救管理工作,更好地提高我国海上搜救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海难事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海运事业健康发展的难题。海难事故的产生不仅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会产生较大的财产损失。同时,对海洋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在发生海难事故时,由于海上险情的影响因素较多,救援环境较为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制订海上搜救措施,致使海上搜救工作的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对海上搜救工作所带来的直观影响。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应积极构建海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辅助指挥人员确定海难事故信息,并且做好科学合理的搜救指导工作。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海上搜救智能辅助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确保海运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大对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力度,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指挥人员快速完善海上搜救方案,确保搜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海上搜救的立法不足,人员的多区域配合程度需要提升。文章通过对目前中国海上搜救管理体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基于目前我国现阶段对海上搜救的新需求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结合,采用合作治理的方式以期探索海上搜救管理在体制上的路径创新,能够针对性地找寻出当下海上搜救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事》2020,(3):6-6
海上搜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海上救助女神“妈祖”的传说到人们熟知的“泰坦尼克”号海上搜寻,再到如今“马航MH370”“桑吉”轮搜救,随着人们对海洋探索的不断深入,海上搜救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增长。1989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成立,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30余年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秉承“惠海泽航人本至善”的搜救精神,在海上搜救过程中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以最满意的搜救效果回馈最关切的社会期待。本刊将从海上应急体系建设、搜救文化理念塑造、搜救成功案例盘点、国际搜救合作交流等多种角度,展现中国海上搜救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18.
彭信发 《珠江水运》2006,(Z1):98-101
海上搜寻救助是一个既离不开航海技术,又契合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混合体。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为背景,选择组织管理、技术管理两个视角,对当前海上搜救存在的几个问题如搜救的组织协调运转不畅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任茂 《珠江水运》2016,(5):76-77
本文概述了我国直升机海上搜救特点,着重介绍了直升机海上搜救前对救助点信息的预判,通过综合分析选择科学且可行的搜寻模式、高度、速度和吊运方式,进而优化搜救计划,保障救助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结合“5.7”空难谈海上搜救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搜救是《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赋予我国的神圣义务,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也有明文规定。如何认识海上搜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履行国际公约、保护海上人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