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道港口》2006,27(3):157-157
据上海市城市投资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适应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实现与苏、浙两省在内河运输方面的对接,“十一五”上海将投资117亿元,以集装箱集疏运通道为重点,集中建设“一环十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到2008年,上海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赵家沟、大芦线、苏申外港线、杭申线等一批项目完成,上海内河集装箱可通过赵家沟、大芦线等内河航道实现与洋山深水港相衔接,通过苏申外港线、杭申线与京杭运河贯通。到2010年,上海将全面完成内河航道二期工程,初步形成内河高等级航道辐射长三角地区的运输框架。  相似文献   

2.
实施“十四五”规划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智能化、智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内河航道是智慧水运工程建设的重点。以内河智慧航道建设需求和目标为出发点,基于现阶段电子航道图提出内河智慧航道“一张图”的概念,并详细阐述智慧航道“一张图”的内涵、架构、数据生产模式、应用场景和服务类型,以期为内河智慧航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九·五”期开始,由于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广东省迎来了一个航道建设高峰期,预计至“十·五”后期,广东省“三纵三横”骨干航道网将基本形成,航道基础设施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航道建设、维护和管理发展趋势如何,今后路在何方,这是大家极为关心的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高等级航道发展,低等级航道萎缩的必然趋势 按最新全省航道定级资料统计,广东省航道里程为13687公里(而非习惯上的10808公里),现有……  相似文献   

4.
《水运工程》2006,(B09):73-73
9月13日.国内首条“四自”航道(自行贷款、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还贷)浙江湖州市妙湖线改造工程。顺利通过竣工质量鉴定,被评定为优良工程。妙湖线的建设,有效破解了航道改造筹资难题,开创了航道建设融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吴加红 《水运工程》2001,(11):26-27
东宗线航道在地理位置上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航线,它是沟通京杭运河、杭申线、长湖申线3大主干线航道的中心连接线和最短连接线;该航道在战略上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阐述该航道地位和作用及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创建、生态廊道构建,推动旅游航道发展,结合全国首条以绿色航道命名的“锦江绿色航道项目”工程实践,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的绿色旅游航道建设理念,“节能低碳、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航景融合、安全畅通、智慧建养”的绿色旅游航道建设目标体系,“生态、旅游、休闲”为特色旅游航道,构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旅游航道顶层建设理念体系。研究成果可为交通运输部门推动旅游航道绿色发展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     
小蠡 《珠江水运》2004,(2):41-41
内河航道(inlandwaterwaychannel)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中供规定尺度的运输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内河航道有的是利用河流、湖泊或水库库区,有的则是人工开凿的运河。内河航道是发展水上运输事业的基础,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我国古时多把航道称为“漕”、“漕水道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2006,(6):40-40
近日,江苏连云港市内河航道网规划中间成果通过审查。这一规划方案充分依据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和物流等规划,目标是建成以三、四级高等级航道为主,以五、六级航道为辅,与连云港港口“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相匹配、与连云港市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综合运输网横向相协调的航道网络。到2010年,连云港将形成以盐河为主轴线,保证纵向横向都有高等级航道贯通的航道体系:到2015年,进一步增强纵向横向高等级航道贯通能力,建成与“一体两翼”综合节点(六大港池)相配套的疏港航道,改善连云港港区水运疏运能力;到2020年,进一步优化航道线路,全面建成现代化的航道网络。  相似文献   

9.
赵刚 《珠江水运》2002,(9):39-40
2001年12月,广东省交通厅部署将西江南江口——肇庆段创建为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 广东创建全国“文明样板航道” 交通部决定从2000年起在全国交通系统中开展创建文明样板航道活动。随后,全国交通系统掀起了创建文明样板航道的高潮。2001年8月,京杭运河苏南段、浙江段航道通过了交通部的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条文明样板航道。……  相似文献   

10.
李菁  李佳恒 《中国水运》2011,(10):38-39
结合三峡坝区数字航道系统建设,针对三峡河段水位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了内河电子航道图动态水沫线算法,并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实现了水沫线的动态显示,方便航道管理部门及时掌握航道动态。  相似文献   

11.
基于RS和GIS技术对一期工程治理前后的长江口深水航道进行可视化研究,从空间三维角度反映了深水航道特征。采用RS技术对ETM+影像进行高通滤波增强处理;采用GIS技术将一期工程治理前后地形图资料数字化,并建立数字地形模型,从横剖面、纵剖面、空间平面等不同角度研究航道的特点。结果表明:经过增强处理的遥感影像上能清晰辨认导堤、丁坝和周围出露水面的沙体,揭示出它们的空间边缘特征;航道中段水深明显增深;航道向导堤方向水深线变密集,水底地形坡度变大,近似“U”字形“河道”;航道底部较平坦,纵向深度逐渐变化,最深处为-12.2m左右,最浅处也在-8.5m以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修复苏申内港线西段航道两侧破损的护岸,恢复航道的航运功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需要对苏申内港线西段航道护岸进行改建.根据现状老护岸的实际情况、航道规划和生态要求,提出"以岸造景,以景建岸"的护岸改造理念,并针对航道的不同水域,设计4种护岸结构型式,用于改建老护岸.护岸经改建后,护岸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提高,航道的通过...  相似文献   

13.
《水运工程》2008,(3):32
2008年,全省航道建设计划完成投资5.02亿元,整治航道里程1254km。 2008年,广东省将全面启动“十二五”航道建设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力争完成磨刀门水道航道整治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海安航道、榕江航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按计划动工建设。“十二五”期,广东省将重点考虑做好东、西两翼和山区航道的建设规划,争取打通通往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的部分水上省际通道。  相似文献   

14.
渝南 《珠江水运》2002,(11):4-4
1992年,交通部在广州召开了全国内河航道养护管理工作会议,确立了“深化改革、依法治航、加强养护、征好规费、科学管理、保障畅通”的航道养护管理工作指导方针。十年来,各级交通部门和航道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这一方针,使我国内河航道事业得到了好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长湖申线(上海段)航道现状,结合航道整治项目工程建设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货运船舶禁航改道绕行的线路和可行性,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整治航道提升等级,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优化取水口布置,探索“傍河取水”方式;强化管理手段,防污染应急联动;科学制定规划,逐步引导船舶“禁航绕行”。  相似文献   

16.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4):325-325
本刊从7月6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长江航道局2012年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长江航道局将加强科技创新,实施航道大规模系统治理工程,提前完成2020年规划建设目标,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并全面建成数字航道,基本建成智能航道,把长江航道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内河航道。长江航道局将加快数字航道和智能航道建设,确保到2015年基本建成长江干线数字航道,综合运用遥感、遥测、  相似文献   

17.
建设长江"数字航道"的构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简要介绍长江“数字航道”的由来和建设长江“数字航道”的意义、目标及原则,并对建设长江“数字航道”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进行简单的描述,提出了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1):60-60
本刊从长航局获悉,我国计划在5年内初步实现长江干线航道智能化,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内河航道。过去内河航道建设和管理的重心侧重于“硬扩容”,就是将航道挖宽、挖深或者筑坝收束水流增加水深。这样做不仅成本高、难度大,而且也有极限。建设数字航道,重点在于“软提升”,即通过加强管理向航道要潜能。  相似文献   

19.
徐峰 《水运管理》2002,(1):20-22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建设,交通部从2000年起在全国交通系统开展创建“文明样板航道”活动,2000年7月制定了《文明样板航道标准》,8月成立了交通部文明样板航道创建领导小组。交通部水运司作为文明样板航道创建办公室,首先将京杭运河、长江等水运地位特别突出的航道作为文明样板航道创建工作的重点。京杭运河苏南段和浙江段先后于2001年5月和8月通过交通部的验收。京杭运河江南段(江苏谏壁船闸至浙江三堡船闸308公里航道)被命名为全国首条“文明样板航道”。 一、深刻认识开展创建“文明样板航道”活动的…  相似文献   

20.
开征航道通行费拓宽资金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水运强省”发展战略。浙江省港航局为此制定了重点建设“十线三连五港”规划,形成“北网南线”的骨干航道布局,其中浙北杭嘉湖地区干线航道网新建和改建工程有“六线三连”,即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申线、乍嘉苏线、杭平申线、杭湖锡线、东宗线、湖嘉申线、嘉于线,共计785公里,尚需投入建设资金约4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