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是踌躇满志的年龄,我舍弃了名牌大学任教的机会,毅然投笔从戎,一千就是近20年。正当我在人民军队即将晋升更高职务时,我又卸却戎装,毅然选择了远洋职业,一千也是近20年。两个20年,燃烧了我的青春、激情,还有全部的热血;两个20年,我无怨无悔,心中满是自豪.  相似文献   

2.
正是踌躇满志的年龄,我舍弃了名牌大学任教的机会,毅然投笔从戎,一千就是近20年。正当我在人民军队即将晋升更高职务时,我又卸却戎装,毅然选择了远洋职业,一千也是近20年。两个20年,燃烧了我的青春、激情,还有全部的热血;两个20年,我无怨无悔,心中满是自豪.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09,32(8):26-27
我于1990年进入港口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19年。“农村人-企业职工-有思想的人”,我人生的两次跳跃,都发生在这里。是青岛港“救”了我,“救”了我的人生。我这个曾经走南闯北的农民工在青岛港的19年,亲眼目睹了港口飞速发展的历程,也亲身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青岛化的深刻内涵,更加感受到了和谐大家庭的温暖与希望。  相似文献   

4.
吴兆麟 《世界海运》2009,32(6):22-23
从1970年毕业留校至今,我从事航海教育已经有近40年的时间,在这40年的历程里,我见证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沧桑磨砺,也很荣幸能够伴随母校——大连海事大学经受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如果说让我谈谈对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及大连海事大学发展的理解,我更多地愿意以一个航海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从多年的执教经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立场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我已经82岁了。 从当年学习造船,毕业后参加筹建船舶检验局(现中国船级社),前往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任职,回国后担任交通部外事局局长,61岁又调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被派往德国驻西欧代表处工作。1992年回国后,1993年时任中远集团总裁的陈忠表先生邀我到远洋从事贸易工作。我在中船总办理完离休手续后,来到了中远集团,一直干到2004年。半个世纪以来我都或在验船或在用船,可以说,我把自己全部精力献给了中国的航运事业。  相似文献   

6.
我1979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驾驶专业,同年被分配到青岛远洋运输公司。做船员30年来,我亲身见证了祖国远洋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立场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我已经82岁了。 从当年学习造船,毕业后参加筹建船舶检验局(现中国船级社),前往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任职,回国后担任交通部外事局局长,61岁又调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被派往德国驻西欧代表处工作。1992年回国后,1993年时任中远集团总裁的陈忠表先生邀我到远洋从事贸易工作。我在中船总办理完离休手续后,来到了中远集团,一直干到2004年。半个世纪以来我都或在验船或在用船,可以说,我把自己全部精力献给了中国的航运事业。  相似文献   

8.
近日,《BIMCO公报》对BIMCO新任秘书长AngusFrew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为什么决定加入Bmco?AngusFrew:在过去四年里,我一直担任英国航运协会的首席执行官一职。2009年,我加入英国航运协会负责一项改革项目,以保证该协会在结构和经济方面都能满足未来十年所面·临的各种挑战。2013年7月,该项目圆满完成,而BIMe0秘书长一职自然戍为我职业生涯中的下一步,让我从英国航运协会迈向最著名的国际协会。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艘消防船,1978年在上海东海船厂诞生,弹指一挥间,30岁了。30年流水年华.我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一同走过.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陪伴着油港成长。心系着蓬勃发展的长江水上消防事业,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胡润 《游艇业》2010,(3):39-39
2009年10月是胡润百富榜的第十一次发布。回想我创立榜单的1999年,正逢中国建国50周年,那时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我很好奇.究竟是谁在背后引导这个变化?我相信这背后一定有些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谢渝 《中国海事》2009,(10):68-68
2006年8月底,作为当时新招录人员,我参加了十来天的海事新进人员培训班,杨庆文和我就在一个班上。那时,我曾私下对一个同学说:“我觉得杨庆文这人和其他人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黄冠 《世界海运》2009,32(6):64-64
2004年9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大连海事大学。作为新生骨干,我参加了为期十天的新生骨干培训,从此开始了我在海大的求学历程。  相似文献   

13.
1957年5月,我走出了大连海运学院校门,到交通部所属的广州海运管理局报到,开始了我的航海生涯。1993年由于工作年龄已超,加之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也已届满,只好告别了海洋,告别了我热爱的船舶离休上岸。36年里,除了文革中有三年多的时间被下放到广东省英德干校劳动外,其余的时间都坚持在船舶最底层机舱里工作,从轮机实习生、三管轮、二管轮、大管轮到远洋船舶轮机长。  相似文献   

14.
1957年5月,我走出了大连海运学院校门,到交通部所属的广州海运管理局报到,开始了我的航海生涯。1993年由于工作年龄已超,加之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也已届满,只好告别了海洋,告别了我热爱的船舶离休上岸。36年里,除了文革中有三年多的时间被下放到广东省英德干校劳动外,其余的时间都坚持在船舶最底层机舱里工作,从轮机实习生、三管轮、二管轮、大管轮到远洋船舶轮机长。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我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了,进入了广东新会港国际货运码头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水上消防工作已有二十年多了,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和我的战友们冲击火场,降伏火魔,办理消防案件,宣传消防知识……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责任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7.
《游艇业》2013,(7):99-99
《游艇业》:您是江苏人,南京大学毕业,您为什么会选择来到海南发展您的产业呢? 谢以楼:这个产业基于很多因素,第一个我认为,选择什么地方很重要,是北上广深,还是江浙一带。我呢,比较喜欢海南,1999年来到这里,我就感到了海南岛是我适合的地方。蓝天,白云,大海,沙滩。  相似文献   

18.
张永根 《航海》2009,(4):31-31
1953年,我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该学院由我原来就读的上海航务学院与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因此我是大连海运学院的首届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走过的路不尽相同,感受也不尽相同。回首过去岁月划下的轨迹,我发现当年的风华少年早已步入不惑之年。回首往昔岁月——我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十四岁参军。二十五岁转业。三十九岁从事高校专职档案管理工作。尽管我不曾轰轰烈烈。从事档案工作仅有九年.我却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档案事业,贡献给了经历五十五年风雨的共和国。  相似文献   

20.
我白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和上海造船工程学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幸连续担任了4届副理事长,现在是名誉理事长,所以也算是个学会的老成员。在学会复会30年来,我也见证了20年的发展历史,所以有很多感受。最大的体会就是如何构架企业与学会之间的桥梁,为船舶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在纪念复会30周年之际,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