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阻尼可控器件,通过调节励磁线圈中的电流可以灵活改变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从而改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指出了振动半主动控制对阻尼器及其控制系统动态响应要求,分析了阻尼器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响应时间试验系统。经测试。阻尼器连同控制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输出精度高等特点,能满足一定频率范围的半主动实时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地铁列车紧急制动环路工作原理与紧急制动气动系统特点,提出了以综合制动指令和中继阀容积室压力为参数的紧急电磁阀故障特征判定法则,分析了有紧急制动指令时紧急制动不施加、无紧急制动指令时紧急制动异常触发与无紧急制动指令时的中继阀容积室压力异常3类紧急电磁阀故障特征,研究了紧急电磁阀的故障诊断流程,运用AMESim软件建立了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基于故障再现的模型驱动仿真法模拟了3类紧急电磁阀故障,并在气路控制试验台上进行了第1类故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触发紧急制动信号时,中继阀容积室压力延时1.1s后达到目标压力;人为断开紧急电磁阀信号线并触发紧急制动信号时,中继阀容积室压力为0,并维持不变,2.6s后系统报警紧急电磁阀故障。可见,运用AMESim建立的制动系统模型能有效再现紧急制动的故障特征,以制动指令与中继阀容积室压力为参数的紧急制动故障识别分析方法可用于紧急制动在途故障监测与服役性能跟踪。  相似文献   

3.
借用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中控制点和禁区的概念,对选定的几种级配进行调整,使它们级配曲线分别通过禁区的上限、下限和中部,通过试验研究控制点和禁区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并铺筑试验路进行验证,从而得到了比较确定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4.
根据长平台牵索挂篮的受力特点,提出综合考虑挂篮和混凝土主梁受力安全的调索方法,即先根据挂篮受力要求确定调索次数与各次调索值允许范围,然后将各次调索值上下限均值代入正装计算,并根据斜拉桥主梁受力情况在上下限范围内对中间索力作适当调整,直至满足要求。通过计算所得结果作为石家庄市槐安路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参数,结果表明调索方法合理,可为今后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减少设计试算的次数, 缩小预应力筋用量的取值范围, 提出了基于裂缝宽度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从正常使用状态的裂缝宽度出发,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简称《公路规范》) 中对裂缝宽度的规定, 通过最大裂缝宽度求解受拉区普通钢筋的应力, 并建立关于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的一元三次方程; 根据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变要求, 结合《公路规范》中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得到了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 给出了设计方法的主要步骤和具体验算过程, 并设计了1根T形截面试验梁, 以验证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验算梁的抗弯承载力及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梁的荷载与挠度基本呈现三折线关系, 在外荷载为50.0kN时, 试验梁跨中出现裂缝, 外荷载为128.5kN时, 试验梁受拉普通钢筋屈服, 外荷载为157.8kN时, 试验梁跨中混凝土压碎破坏, 试验梁总体呈延性破坏特征, 满足承载性能要求; 在受拉普通钢筋屈服前, 试验梁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8mm, 未超过预估的最大裂缝宽度0.20mm, 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可见, 提出的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能够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11组不同走向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试验数据,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随级配曲线走向改变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级配变化的敏感程度.随着细集料由偏细的上限级配变化到偏粗的下限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逐渐变大;粗集料采用中间级配时空隙率最小,采用上限级配时空隙率最大.秩和检验表明:粗、细集料及4.75mm通过率的变化均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产生影响.其中,细集料级配的变化是导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变化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11组不同走向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试验数据,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随级配曲线走向改变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级配变化的敏感程度.随着细集料由偏细的上限级配变化到偏粗的下限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逐渐变大;粗集料采用中间级配时空隙率最小,采用上限级配时空隙率最大.秩和检验表明:粗、细集料及4.75mm通过率的变化均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产生影响.其中,细集料级配的变化是导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变化的最显著因素.关键词:级配曲线走向;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秩和检验  相似文献   

8.
对原有试验台架的信号处理和液压系统进行改进,进行了YJH315钣金型液力变矩器的牵引试验。应用三维流场数值计算方法,提出了YJH315钣金型液力变矩器外特性的动量矩方程、力矩方程与性能参数计算方法。分别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和实测试验得到了不同转速比下的效率、变矩系数和公称力矩,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转速比在0~0.9时,试验工况下的最大效率为0.82,仿真工况下的最大效率为0.79,效率的最大误差约为2%;试验工况下的最大变矩系数为2.41,仿真工况下的最大变矩系数为2.29,变矩系数的最大误差约为3%;试验工况下的最大公称力矩为28.7N·m,仿真工况下的最大公称力矩为27.3N·m,公称力矩的最大误差约为3%。3个指标的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说明提出的钣金型液力变矩器外特性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土压力盒易发生应力集中的问题,研制了水囊土压力计,即通过透明的PU空压软管将感压水囊与电子压力表进行连接,其中感压水囊的厚度可控制在5~10 mm,在使用时电子压力表的高度位置进行固定。将水囊土压力计与振弦式土压力盒埋设在不同压缩模量的土体中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由于感压水囊比土压力盒薄,虽然实测土压力偏大问题不可避免,但相对土压力盒测试结果而言,采用水囊土压力计测试地层中的土压力时应力集中问题显著改善;从测试结果可知,由测试元件厚度所导致的土压力偏大幅值为非线性,这与测试元件周围的土体颗粒变形调整有关。将水囊土压力计用于盾构隧道响应模型试验研究中,从测试结果可知,水囊土压力计与土压力盒的测试结果具有明显的不同;从测试结果的变化趋势分析来看,水囊土压力计的测试结果可信,且有必要采用水囊土压力计直接贴在模型盾构隧道外壁测试其周围土压力。水囊土压力计的测试原理简单,且成本低、精度高,因其为柔性构造,可根据测试需求选用感压水囊用于结构物表面为非平面的土压力测试。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干湿循环作用对黄土边坡浅层土体强度的劣化效应,对甘肃定西Q3原状黄土开展了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的室内直剪试验,分析干湿循环次数、循环幅度与下限含水率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干湿循环三参数的强度劣化模型,并运用强度折减法对比了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黄土路堑浅层边坡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原状黄土的黏聚力呈现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双曲线函数进行拟合,内摩擦角呈线性下降趋势,10次干湿循环后,原状黄土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最大劣化度分别为27.64%与9.88%;在相同干湿循环次数下,循环幅度对原状黄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劣化效应大于下限含水率;干湿循环过程中黄土路堑浅层边坡的长期稳定性系数遵循指数下降函数,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边坡稳定性系数最大降幅为61.5%,且在6次循环后稳定性系数降幅约占总减小值的85%;干湿循环中循环幅度和下限含水率影响着黄土路堑浅层边坡稳定性,表现为随着下限含水率增大,浅层边坡稳定性系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随着循环幅度增大,稳定性系数线性减小;工程实际中边坡不同深度土体含水率变化范围不同,干湿循环路径存在...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 synthetic rubber test machine is to testthe rubber spring of the subway wagon. The prac-tical use of this machine is to make a preventingmaintenance so we can know with accuracy thespending life of the rubber spring. Every rubberspring is a subject of a cycle or working hours, af-ter this period the testing of this spring rubbermust do it according to specification of the manu-facturer, the testing machine is designed to test 4kinds of rubber springs; the one that is used forth…  相似文献   

12.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轨道车辆车体气密性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泄压时间或等效泄压孔面积表达车体气密性; 给出了车外瞬态压力向车内传递的规律, 得到了车内压力与进出车体空气流量理论关系式; 采用大刚度车体模型研究了车内压力与车体气密性、车外压力变化关系, 设计了带有泄压孔的大刚度车体模型, 得出车体泄压孔半径与泄压时间的关系式, 并将5种不同泄压时间的大刚度车体模型先后置于交变压力模拟试验台密闭室中进行试验, 分析了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当车体空气进出口体积流量恒定时, 车内压力随时间呈线性关系变化; 当车体空气进出口流量为关于时间的函数时, 车内压力为车体空气进出口流量关于时间的积分; 不同泄压孔径车体模型的试验和计算泄压时间误差绝对值不超过6.5%, 说明通过数值计算拟合的泄压时间和泄压孔半径关系式基本正确; 车体气密性与车内压力变化率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变化; 车内压力变化率与车外压力幅值基本呈线性关系变化; 得到了大刚度车体模型车内空气压力变化率与车体气密性、车内外压力幅值关系式,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轨道车辆车体气密性指标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列车上水自动控制系统中电磁阀关断的阀值(水箱水满判据)确定问题,基于组态软件开发设计了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的工作分为手动训练阶段和自动控制阶段,在手动训练阶段,电磁阀的开断由人工手动控制,系统自动记录当时的水压数据,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系统可进入自动控制阶段.此系统可采集不同复杂环境下关电磁阀时的水压数据,在理论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来优化水箱水满判据,使上水电磁阀自动关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负重型外骨骼液压动力单元温升及噪声过大的问题,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负重型外骨骼液压阀块内部流道主要组成部分Z型流道和交叉流道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分别设计了5组不同尺寸的仿真试验,分析不同流道尺寸下流体速度稳定性与压力损失变化情况. 仿真试验表明,对于流道直径为5 mm的外骨骼动力单元液压阀块交叉流道压力损失随着进出口流道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流体速度在偏心距为 1.25 mm时稳定性最好;Z型流道压力损失在进出口流道之间的距离为 17 mm时达到最小,流体速度随着该距离的增大其稳定性上升. 优化过后的样机试验表明,液压阀块最大温度下降了3.3 ℃,最大噪声下降了7.6 dB.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平面波截止频带内,进、出口偏置型扩张室压力脉动衰减器结构参数对其一维解析法计算精度的影响,基于面积突变处高阶模态的耗散效应,对两类偏置型扩张室一维解析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首先,截止频率范围内双调谐内插管扩张室一维解析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液压脉动衰减器是可行的;其次,将广泛应用于气体消声系统的两类进、出口偏置型扩张室结构(结构1和结构2)引入液压系统,制成相应的压力脉动衰减器,并利用一维解析法和三维有限元法分别得到其理论计算值;最后,以扩张室腔室内部存在局部非平面波效应为背景,研究了内插管插入深度、偏心距以及偏转角对一维解析法有效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结构1、2偏心距为40 mm、偏转角180°时,进、出口内插管插入深度对5000 Hz频带内(截止频率5469 Hz)高频区域的传递损失影响较大;而当结构1、2的内插管插入深度选定时,偏心距以及偏转角对0~4000 Hz一维解析法计算精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在4000~5000 Hz研究频带内,这种影响则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6.
MMPC系统排气歧管出口形状与入口形状有较大差异。为降低歧管内的流动损失,需要入口形状沿歧管轴线平滑过渡到出口形状,确定歧管截面形状沿歧管轴线的分布规律是实现平滑过渡的前提。给出一种基于分段控制的MMPC排气歧管几何建模方法,建立对出口、入口形状近似程度不同的一组截面,通过各截面在扫描路径上的位置变化,控制MMPC排气歧管段的平滑过渡,为MMPC排气管段的优化设计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墙体平动和转动模式下黏土非极限被动土压力分布规律,采用自制模型箱,进行了墙体平动和转动模式下黏土非极限土压力试验,研究了墙体变位模式以及墙体位移大小对侧土压力的影响规律细化方法,首先进行了室内试验,得到了黏土的基本物理参数,其次进行了模型箱和测试仪器的固定安装,最后进行了挡土墙平移模式(T模式)、绕墙顶转动模式(RT模式)以及绕墙底转动模式(RB模式)3种模式下的土压力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T模式下,非极限侧土压力沿墙体深度的增加总体趋势增大,局部会有减小趋势,总体接近线性分布,当土体达到极限破坏时,靠近加载墙体处土体表面形成阶梯状错层;RT模式下,侧土压力随墙体的深度总体接近凹曲线分布,上部侧土压力随深度增加较慢,下部侧土压力随深度增加较快,当土体达到极限破坏时,靠近加载墙体处土体表面产生裂纹,模型箱中部土体表面鼓起;RB模式下,侧土压力随墙体的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总体接近凸曲线分布,当土体达到极限破坏时,靠近加载墙体处土体表面形成阶梯状错层,其阶梯状错层范围要小于平动模式工况;三者非极限侧土压力合力随着压缩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当压缩位移相同时,RT模式下土压力合力与T模式下土压力合力比值在0.53~0.97之间,RB模式下土压力合力与T模式下土压力合力比值在0.65~0.83之间. 结论中是否有可以量化的数据,参考附件模板修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运输过程对结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配合比符合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碳化、抗氯离子渗透)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拌和楼出口、搅拌车出口、泵口等取样点混凝土配合比分析结果与设计配合比有一定误差,不同取样点混凝土抗压强度、各个龄期混凝土碳化深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对称型多输出齿轮马达的泄漏与容积效率,通过对称型多输出齿轮马达的内部结构计算出内外马达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几何排量,分析了马达的主要泄漏途径,通过建立泄漏的数学模型归纳不同连接下泄漏的一般表达式;同时搭建试验平台测试对称型多输出齿轮马达的容积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当马达的进出口压力由0.9 MPa增加至5.9 MPa时,内马达工作时容积效率由94.2%下降至80.2%,外马达容积效率由92.5%下降至73.6%,内外马达同时工作时容积效率由88.8%下降至63.2%,差动连接时容积效率由86.0%下降至62.7%;当进出口压差为5.9 MPa时,内马达单独工作容积效率最高为80.2%,差动连接下马达的容积效率最低为62.7%.   相似文献   

20.
对于模数转换器(ADC),电容失配所产生的误差是一种主要的非线性误差源.分析了采样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由电容失配产生的误差,并利用有源误差平均技术对文中采样保持电路进行误差平均.在采样频率为100MHz情况下,输入偏移量为0.75V,振幅为0.375V,频率为2.5MHz的正弦差分信号,经误差平均电路后电容失配造成的误差由1.1mV降至0.8μV,证明了有源电容失配校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