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肿瘤热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美国、日本,热疗作为肿瘤的辅助治疗,已常规化[1]。理论界认为,无论是水浴、射频电流、短透热、微波,其治癌机理均为热效应,但对超声波来说,除此之外,还可引起局部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细胞受微细按摩,组织分界面温度升高,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改变膜电位使离子和胶体通透性增强,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影响酶的功能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改变组织PH值等,是之谓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空化效应’‘’。因此,从理论角度讲,将超声治癌的机理仅仅归结于热效应,则略显粗糙及简单化。…  相似文献   

2.
激光生物压力效应是一种很重要的激光生物非热效应。激光生物压力效应包括辐射压力,电致伸缩压力,汽轮压力,减击波压力和内部汽车化压力等。通过对这些压力效应的定量分析,论述了激光生物压力效应的远程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疗对耐羟基喜树碱膀胱癌细胞株BIU-87/HCPT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不同温度条件下热疗、化疗、热疗联合化疗处理耐药膀胱癌细胞株BIU-87/HCPT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和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热疗对BIU-87/HCPT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呈温度依赖性且在43℃时最强。热疗可显著增加羟基喜树碱对BIU-87/HCPT细胞的抑制率,作用呈温度依赖性,热疗明显增加化疗的作用。热疗联合化疗明显减少P-gp、MRP1、GST-π和survivin的表达并呈温度依赖性。结论热疗可促进膀胱癌细胞株BIU-87/HCPT凋亡,增强化疗药物作用,部分逆转膀胱癌细胞的耐药性,减少P-gp、MRP1、GST-π和surviv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纳米粒子在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持续增殖潜能,是肿瘤耐药性、肿瘤复发迁移的根本原因。此外,肿瘤干细胞对于传统的化疗、放疗具有耐受性。因此,有效的清除肿瘤干细胞是治疗癌症的关键。纳米载体可以增强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安全性,延长循环时间,且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热疗等疗法中。目前,应用纳米药物靶向肿瘤干细胞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介绍了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纳米粒子在化疗、基因治疗、热疗方面的应用研究,指出多疗法、多靶向的联合治疗是提高纳米粒子治疗肿瘤的有效途径,诊疗一体化的纳米粒子是未来治疗癌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蟾酥脂质体对小鼠膀胱原位移植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长、癌细胞核原位DNA含量、指数和组织学改变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经不同途经注射蟾酥脂质体8次后,小鼠膀胱原位移植癌的瘤重抑制率最高为61.7%;癌细胞核原位DNA含量及指数显著下降;移植癌内及周围有广泛出血坏死和带状淋巴、浆细胞浸润。认为该药的抗癌机理与减少癌细胞核DNA合成及增强局部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细胞癌(NCC)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NCC和癌旁肝组织进行TGF-β1多克隆抗体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NCC和癌旁肝组织TGF-β1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CC中TGF-β1的表达和MVD均高于癌旁肝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转移高危组中二者均高于转移低危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二者在肿瘤大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CC中TGF-β1表达强度与MV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TGF-β1在肝癌组织中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肿瘤MVD和TGF-β1蛋白表达二项指标对评估HCC的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了NM23/NDPK在正常膀胱、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NM23在正常膀胱中表达阴性,而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7.5%。鳞癌、腺癌的NM23表达与诸临床病理因素无关,而移行细胞癌NM23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正相关。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肿瘤的NM23阳性表达率较未转移者低,阳性表达组术后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提示NM23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并对移行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和预后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β-连环素(β-catenin)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P-GSK-3β)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2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21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DNMT1、β-catenin和GSK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验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DNMT1、β-catenin和P-GSK-3β表达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DNMT1在低分化程度的癌组织间相对含量高,β-catenin在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间相对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GSK-3β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NMT1、β-catenin和P-GSK-3β的活性改变与结肠癌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哈萨克族(哈族)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例食管鳞癌、癌旁正常组织及样本临床病理学资料。以CD68为分子标记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哈族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通过计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数目来量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癌巢和间质部位)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上皮和间质部位)的分布及密度。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及患者预后情况,分析高密度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否与哈族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及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结果 (1)哈族食管组织癌巢及间质中CD68阳性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密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2)哈族食管鳞癌癌巢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密度与哈族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晚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而这种相关性更明显的体现在哈族食管鳞癌间质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晚期)之间(P<0.001);(3)通过生存分析发现在哈族食管鳞癌癌巢中高密度CD68阳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高密度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促进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且可作为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膀胱癌中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转录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和逆转录PCR(RT-PCR)技术分别检测54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及45例相应癌周正常组织、3例非肿瘤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中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转录水平。结果①31.5%(17/54)膀胱癌组织中BLU基因高甲基化,相应癌周正常组织和3例正常膀胱组织均未发现该基因高甲基化改变;②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③在45例膀胱癌组织中,BLU表达缺失率为42.2%(19/45);④BLU mRNA表达缺失与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⑤在启动子高甲基化的膀胱癌中,92.3%(12/13)BLU mRNA表达异常下调或缺失。结论膀胱癌中频繁发生BLU基因的高甲基化和mRNA表达缺失,其高甲基化可能是基因转录失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43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与癌组织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NDPK在大肠癌原发灶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74.4%,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84.0%)比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61.0%)高,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灶中nm23/NDPK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说明nm23/NDPK对肿瘤的浸润转移有重要的抑制作用。还提示,nm23/NDPK的表达不仅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还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因此,检测大肠癌组织中nm23/NDPK的表达情况,可预测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43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与癌组织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NDPK在大肠癌原发灶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74.4%,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84.0%)比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61.0%)高,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灶中nm23/NDPK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说明nm23/NDPK对肿瘤的浸润转移有重要的抑制作用。还提示,nm23/NDPK的表达不仅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还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因此,检测大肠癌组织中nm23/NDPK的表达情况,可预测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肝细胞癌 (HCC)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4 5例HCC和癌旁肝组织进行TGF β1多克隆抗体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HCC和癌旁肝组织TGF β1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HCC中TGF β1的表达和MVD均高于癌旁肝组织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转移高危组中二者均高于转移低危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二者在肿瘤大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HCC中TGF β1表达强度与MV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TGF β1在肝癌组织中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肿瘤MVD和TGF β1蛋白表达二项指标对评估HCC的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调控因子Snail、Slug对E-钙黏蛋白的调控和参与人宫颈癌细胞转移侵袭的机制。方法对2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及85例宫颈鳞癌标本制成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Slug基因和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转录因子Snail蛋白和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结果在宫颈鳞癌组织中Slug蛋白和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随着临床分期增高,其阳性表达率有升高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组织分化级别下降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其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0.05);Snail蛋白在鳞癌组织中荧光强度高于正常宫颈组织,浸润癌组织高于宫颈CIN组织(P<0.05),随着组织分化级别下降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荧光强度高于肿瘤组织,宫颈CIN组织高于浸润癌组织(P<0.05),随着组织分化级别下降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其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5)。结论人宫颈组织上皮-间质转化在宫颈癌侵袭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Snail、Slug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6.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P16和P53蛋白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 6、P5 3基因产物在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恶性葡萄胎 (恶葡 )、绒毛膜上皮癌 (绒癌 )中的表达与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恶葡、绒癌组织中的肿瘤抑制基因P1 6、P5 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恶葡、绒癌组织中P1 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1 0 0 % (1 0 /1 0 )、75 % (3 0 /40 )、41 .7% (5 /1 2 )、2 2 .2 % (2 /9)呈递减趋势。正常绒毛组织与葡萄胎之间以及葡萄胎、恶葡、绒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正常绒毛组织P5 3蛋白不表达 ,葡萄胎表达呈弱阳性 3 0 % (1 2 /40 ) ,恶葡为83 .3 % (1 0 /2 0 ) ,绒癌为 88.9% (8/9) ,显著高于正常绒毛组织和葡萄胎 (P <0 .0 5 )。正常绒毛、葡萄胎、恶葡和绒癌中P1 6和P5 3蛋白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恶葡及绒癌组织中P1 6蛋白低表达和P5 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与滋养叶细胞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非癌性乳腺肿块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000例非癌性乳腺肿块及100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非癌性乳腺肿块的ER阳性分布,均在上皮增生活跃的部分;乳腺癌ER阳性病例多属上皮性来源的肿瘤。提示乳腺上皮增生与乳腺癌中上皮性肿瘤似有一潜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多药耐药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2 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 gp1 70的表达。结果  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 gp1 70的表达阳性率为 42 % ,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 ;化疗后复发肿瘤P gp1 7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发肿瘤。结论 P gp1 70介导的多药耐药是膀胱癌腔内灌注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DNA含量及S期细胞比值与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及S期细胞比值(SPF)测定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56例肺癌新鲜组织及36例非癌性病变的肺新鲜组织的DNA含量(DI)和SPF进行测定,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意义。结果①肺癌病变组织DNA含量、SPF均显著高于非癌性病变组织(P<0.01)。肺癌组异倍体率78.6%,而肺非癌性病变组异倍体率5.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肺癌组织DNA含量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③肺癌异倍体组SPF高于二倍体组(P<0.05)。肺癌SPF与肿瘤分期、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SPF均相应增加(P<0.05)。结论DNA含量改变、增殖活性的增加在肺癌组织中具有普遍意义。肺癌组织增殖活性越高,肿瘤转移的潜能越大。肺癌组织的FCM DNA含量及细胞增殖活性测定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肺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结合传统热疗理念与磁感应技术,原创性用磁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并探索其机制,以建立具有现代医学特色的KOA治疗新方法。方法 建立大鼠原发性KOA模型,并构建以涡旋磁氧化铁纳米环为平台的高效磁热疗介质,在低强度磁场条件下对KOA病灶部位进行精准控温加热,通过痛觉、膝关节组织病理学、膝关节形态和MicroCT显微骨结构变化等临床指标检测及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测定等,观察磁热治疗KOA的疗效及机制。结果 经磁热治疗后大鼠的机械痛阈值相比模型组提高了约48.9%,关节囊和滑膜组织充血、水肿及软骨表面磨损程度较模型组均明显减轻,Mankin及OARSI评分分别降低了约33%和20%,MicroCT结果显示软骨下骨的硬化程度有所改善,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降低。结论 利用涡旋磁氧化铁纳米环设计并构建高效磁热疗纳米制剂,应用于KOA的治疗有确切疗效,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